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在當前有關抗菌的藥物有哪些呢?這些藥物在神經內科中起到了什么的作用個,如何正確的來使用這些藥物呢?本文主要從抗菌藥物的分析和抗菌藥物的應用作用和對預防上又有哪些意義呢?本文選自:《中國藥物警戒》,《中國藥物警戒》(月刊)創刊于2004年,是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管、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價中心暨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期刊。現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是國內唯一藥械警戒專刊與最權威藥械安全信息期刊。
摘要:碳青霉烯類藥物是神經內科重癥感染患者常使用的藥物。神經內科腦卒中合并重癥肺炎,在藥敏結果支持下,可選用三線抗菌藥物,如美羅培南等,該藥廣譜,抗菌作用強,價格相對貴些。圖2所示,抗菌藥物人均費用年底較前偏高。抗菌藥物費用受疾病類型、感染程度及患者體質、藥品類型等影響。重癥感染患者使用抗菌藥物級別 高,費用亦相對高些,且規格相關的藥品,進口藥品比國產的貴。抗感染治療過程,盡量首選國家基本藥物,同時,抗生素人均費用偏向,說明醫師可能偏愛應用廣譜、價格昂貴的“高端”抗菌藥物[4]。針對這些現象,應進一步細化管理措施。
關鍵詞:神經內科,抗菌藥物,醫藥學
Abstract: green carbon alkene drugs is nerve medicine use is comm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infection. Neurology stroke with severe pneumonia in drug susceptibility results support, can choose three lines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such as beauty e.faecalis, its broad spectrum, strong antibacterial effect, the price is relatively expensive. As shown in figure 2, the per capita cost at the end of the year from the previous high antimicrobial drugs. Antibacterial drug costs by disease type, degree of infection, and the constitution, the types of drugs, etc. Severe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high level of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costs are relatively high, and specifications related to drugs, imported drugs than homebred expensive. Anti-infection treatment process, as far as possible choice for national essential drugs, at the same time, the antibiotic costs per bias, physicians may broad-spectrum, a preference for expensive "high-end" [4] antimicrobial drugs. Aiming at these phenomena, should further refine management measures.
Key words: neurology, antibacterial drugs, medicine
資料與方法 1.資料來源 從我院感染監測數據庫中,收集整理2012年1~12月神經內科出院的965例患者在院期間使用抗菌藥物的數據。
2.方法 根據WHO推薦“限定日劑量”(DDD值)作為藥物使用指標。DDD值:指藥品應用于成人主要適應證的每例平均劑量。計算抗菌藥物的使用強度(AUD)和抗菌藥物的用藥頻度(DDDS)。DDDS反映該藥在臨床的地位,DDDs值越大,表明該藥的使用頻度越高。抗菌藥物使用強度:指每100天消耗抗菌藥物的DDD數。抗菌藥物使用強度越低,說明用藥的合理性就越高。
結 果 1.抗菌藥物的使用率 2012年1~12月神經內科出院患者共計965例,每月抗菌藥物使用率均不超過30%;上半年標本送檢率均大于30%,而下半年患者標本的送檢率均大于60%。見表1。每月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均低于40 DDD,總體呈現下降趨勢。見封四圖1。
2.DDDs前10位的抗菌藥物 2012年1~12月中我院神經內科使用抗菌藥物共40種,其中 DDDS排序前10位的抗菌藥物主要為頭孢類、喹諾酮類、青霉素類、氨基糖苷類、碳青霉烯類,其中β內酰胺類有6種,喹諾酮類有2種,氨基糖苷類有1種,碳青霉烯類有1種。見表2。
作者簡介:何小群(1976-),女(壯族),廣西田東縣人,主管藥師,藥學學士。 3.抗菌藥物使用費用 2012年神經內科二病區患者使用抗菌藥物共計54.35萬元,占藥品總費用的10.76%。其中頭孢菌素類抗生素24.86萬元,占抗菌藥物費用45.74%;其他依次為碳青霉烯類和糖肽類藥物11.90萬元,占21.89%;青霉素類抗菌藥物8.84萬元,占16.26%;喹諾酮類藥物2.86萬元,占5.27%;其它抗菌藥物5.89萬元,占1084%。詳細來看,神經內科抗菌藥物費用支出主要在頭孢菌素類,碳青霉烯類費用次之,喹諾酮類藥物費用較少。詳見封四圖2。抗菌藥物目前在臨床上對控制、預防和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同時也出現了因不合理的應用而導致細菌耐藥性。了解和掌握臨床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和變化趨勢,對抗菌藥物的供應管理及指導臨床合理用藥具有重要意義。為了解我院神經內科抗菌藥物用藥現況,特對我院2012年1~12月神經內科965例出院患者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進行回顧性調查分析。
4.抗菌藥物每月人均費用 2012年神經內科患者抗菌藥物每月人均費用以1月份最低為555.50元,以12月份最高為1161.04元,見表3。神經內科患者抗菌藥物每月人均費用變化不大,基本平穩,只是11月份和12月份呈快速上升之勢。見封四圖3。
討 論 抗菌藥物作為預防和治療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藥物,在醫院中的應用非常普遍,但不合理使用的情況嚴重。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抗菌藥物的監管力度和宣傳力度不斷加強,抗菌藥物的臨床應用有了好轉的趨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規定使用抗菌藥物前,應盡量做病原學檢查和藥敏試驗,作為合理選用抗菌藥物的依據。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原學標本送檢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情況。我院神經內科使用抗菌藥物患者的標本送檢率均>30.00%,達到衛生部的要求。標本送檢率幾乎呈逐月上升趨勢,是否行標本送檢與醫師重視程度和患者經濟狀況及其它患者不配合治療因素有關。
本研究結果顯示,我院神經內科2012年1~12月各月抗菌藥物使用率達到衛生部對醫療機構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60.0%的要求,抗菌藥物的使用強度均<40 DDD,也與衛生部要求的合理范圍相符合。我院神經內科抗菌藥物使用率和使用強度符合要求,可能跟以下幾個因素有關。主要原因是由于該科室感染患者不是很多,多屬于治療性用藥的原因。其二,該科室介入治療,能嚴格按照清潔手術預防感染的要求,未濫用抗菌藥物進行預防。其三,嚴格分級分類管理,對限制使用的抗菌藥物,尤其是特殊使用抗菌藥物,要求經專家會診同意后方可使用。研究表明,專項整治活動促使醫院抗菌藥物使用強度顯著下降,使用種類更趨合理,限制使用的第三、四代頭孢菌素、喹諾酮類以及碳青霉烯類使用強度明顯下降,推薦使用的第一、二代頭孢菌素使用強度明顯上升[2]。
2012年1~12月我院神經內科抗菌藥物DDDs排序中第1位的是頭孢曲松鈉,該藥為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具有抗菌作用強、耐酶、臨床療效高、毒性低、不良反應較青霉素類藥物少,且對多種β內酰胺酶穩定,對革蘭陰性桿菌的抗菌活性強等特點。頭孢曲松鈉對顱內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等具有良好效果,且該藥半衰期長,用藥頻次少,腎功能異常者不須調整劑量等特點,在神經內科應用廣泛。頭孢呋辛酯片排名第二,該藥為第二代頭孢類口服藥物,按照能口服就不靜滴原則選藥,降低患者輸液次數,且院外繼續治療,降低用藥風險,增加患者用藥安全性。喹諾酮類藥物使用頻度亦不少,該藥亦對多系統的感染有良好效果,其對頭孢類過敏患者,可選用喹諾酮類藥物。隨著抗菌藥物在臨床的廣泛應用,細菌對該類藥物的耐藥率也逐步增長。研究表明,一定范圍內抗菌藥物使用種類和使用量的變化可以導致病原菌整體耐藥水平以及耐藥病原菌感染率的相應變化[3]。
綜上所述,我院神經內科抗菌藥物利用基本合理。神經內科的住院患者以腦梗死和腦出血為主,且多為發病急、病情嚴重、基礎疾病多,常合并意識障礙,因此容易發生各種類型的感染[5],因此,應高度重視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避免產生細菌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