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牙周病是指發生在牙支持組織(牙周組織)的疾病,包括僅累及牙齦組織的牙齦病和波及深層牙周組織(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質)的牙周炎兩大類。牙周疾病是常見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類牙齒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牙周病的早期癥狀不易引起重視,造成牙周組織長期慢性感染,炎癥反復發作,不僅損害口腔咀嚼系統的功能,還會嚴重影響健康。
關鍵詞:牙周病,中醫治療,醫學論文
大多數患者的牙周炎癥可以得到消除,松動的牙齒得以穩固,患者的咀嚼功能未受到明顯影響。但是,仍然會有部分患者,因為牙槽骨炎性吸收破壞,牙齒支持能力下降而無法承擔正常的咀嚼壓力,出現牙合創傷,后者進一步加劇牙槽骨的吸收,以致進入惡性循環。在臨床上表現為牙齒的松動,移位,咀嚼無力及不適等,嚴重時牙齒可自行脫落或導致牙齒拔除。經過牙周基礎治療之后,仍然會有個別牙齒,甚至多顆乃至整個牙弓中的余留牙齒松動,難以行使正常的咀嚼功能,一旦出現上述問題,則需要采用牙周炎修復治療。
世界衛生組織將牙周病列為當代危害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據國家衛生部統計,我國青少年發病率為69%,中年發病率為97%,由此可見牙周疾病在我國屬高發性疾病。所以預防、治療牙周病勢在必行。目前中醫治療牙周病是根據疾病和患者的機體來處理,在牙周治療的同時,考慮全身因素,運用中醫辨證論治的方法進行治療。本文通過閱讀大量文獻和收集數據,分析中醫治療方法、過程、療效、禁忌等因素,總結如下。
1.中醫藥治療牙周病的研究進展
1.1牙周病的病因
牙周病是指發生在牙支持組織(牙周組織)的疾病,分為牙齦病和牙周炎兩大類。作為多因素疾病,牙周病的發生是由菌斑微生物及其產物引發的。菌斑微生物是牙周病的始動因子,與隨后發生的宿主反應造成牙周組織的破壞。中醫學中沒有牙周病之稱,根據其臨床表現,可歸屬于中醫之“牙宣”“齒動”等病范圍。我國歷代醫籍中對它的病因、癥狀都有許多記載,認為其病因主要為胃火熾熱、腎氣虛虧和氣血不足。現代中醫則認為牙周病發病原因分為內外兩種。外因:不良飲食習慣。內因:脾胃腎臟功能失調,腎氣虛尤其嚴重。
1.2中醫治療牙周病
中醫對牙周病的研究源遠流長,創造出如湯劑、丸劑、膏劑、散劑、針灸、含漱、牙齦按摩、叩齒等多種療法,避免了服用抗菌藥物造成的耐藥性、菌群失調及毒副作用,取得了
良好的效果。中醫將牙周病分為兩種類型:1.胃火型:是因為胃中有實火,循經上犯于牙齦,證見牙齦紅腫出血、口臭、潰爛、常伴有胃脘灼泛嘈雜,小便短黃,色紅苔黃,脈滑數。2.腎虛胃熱型:是因腎陰虛兼挾胃火熾盛,證見牙齦紅腫、疼痛或變聲膿腫,牙齦出血、牙齒松動、常伴有頭暈、目眩、耳鳴、腰酸、膝軟、盜汗、失眠、多夢等癥狀,素質紅,苔薄黃,脈細見脈弱。
1.3專方治療
以本草綱目、黃帝內經、傷寒論等古典醫書及上百篇現代口腔科研論文為參照,查閱并總結各種方劑, 針對腎虛胃熱型,采用清陽明經火毒,消腫涼血通便的方劑,如清胃散。針對患者腎氣虧損的表現,如病期已久則需補腎固齒,如六味地黃湯等。再如針對腎陰不足、胃火熾盛的患者,則用滋陰清火的玉女煎等。
(表一):、
名稱組成方解臨床應用用藥禁忌
玉女煎
生石膏5~30g
熟地9~30g
麥冬6g
知母、牛膝各5g主治少陰不足,陽明有余之證。陽明之脈上行頭面,入上齒中,陽明氣火有余,胃熱循經上攻,則見頭痛牙痛;熱傷胃經血絡,則牙齦出血;熱耗少陰陰精,故見煩熱干渴,舌紅苔黃且干。諸藥同用,胃熱得清,腎陰得滋,補瀉并投,標本同治?,F代此方常常應用于加減治療口腔炎、牙齦炎、舌炎、糖尿病等證屬胃火 盛腎水虧這。大便溏泄,脾胃陽虛者不宜使用。
(表二):
名稱組成方解臨床應用用藥禁忌
清胃散生地黃、當歸
、牡丹皮、升麻、黃連各6g 諸藥共用,使火降熱清,腫消血止,共奏清胃涼血之效?!夺t方集解》載本方有石膏,則清胃之功更有力,為口腔科選用的處方。清胃散主要有抑菌,免疫,抗炎等作用。主治:治胃有積熱,上下牙痛,牽引頭腦,滿面發熱;其牙喜寒惡熱,或牙齦潰爛,或牙宣出血,或唇口頰腮腫痛。若屬風火等牙痛,宜加防風、薄荷以疏風.風寒牙痛忌用
(表三)
名稱組成方解臨床應用用藥禁忌
六味地黃丸熟地黃24g、山茱萸、山藥各12g、澤瀉、牡丹皮、茯苓各9g本方為滋補腎陰的重要方劑。六藥合用,三補三瀉,以補為主;三陰并補,以補腎陰為主。寓瀉于補,補不礙邪,瀉不傷正,為平補少陰的常用方劑。用于口腔潰瘍、牙齒動搖、老年皮膚瘙癢、慢性食管炎、頑固性失眠、口干癥、慢性腰腿痛(外源性)、慢性腎炎、高血壓等。腎、脾陽虛之人絕對忌用;肝火過旺之人服此藥猶如火中添柴,亦不適宜。
2中醫藥治療牙周病的前景
中醫藥在中國已有4000余年的歷史,其對牙周病的研究認為牙周病的發生除與局部因素作用有關外,還與全身因素密切相關,這與西醫的觀點是一致的。從現代醫學的角度看,中醫所謂“腎”的功能,并不僅包含解剖學上的腎臟,實際包括了遺傳、內分泌、生長發育等多方面,而這些都與牙周病的發病密切相關。中醫藥用于其它領域的治療研究也表明,有補腎功能的中藥復方能起到調節性激素或受體水平,調節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的作用。目前市場上中草藥牙膏、漱口水等含中藥成分的產品在預防和防治牙周疾病中作用較為單一。開發中草藥的醫用價值,其發展前景十分廣闊。研制出更實用性、更具預防和治療牙周疾病的中草藥產品,會給患者帶來更多的幫助和選擇。
3.中醫藥治療牙周病研究方面的不足。
中醫藥對牙周病的認識是以整體論為依據,彌補了西醫在牙周病上偏重局部診治的缺陷。但中醫藥在對牙周病的治療和研究中尚存一些問題。如課題設計不嚴謹,中草藥療效判定結果不一,經驗觀察較多、缺乏臨床研究等問題,制約了中醫藥在牙周病防治中的臨床應用。且中藥研究牙周病的病例收集和病例報道,沒有嚴格的病例對照研究和嚴謹的治療,更沒有高質量的動物研究和臨床研究模型。現代醫學注重實驗結果,需要有確鑿的數據,而非簡單的經驗醫學。因此,中藥對牙周病治療應以實驗室研究、動物研究為基礎,探索并闡明作用機理,中藥組分及功能。
4.討論
牙周炎藥物選擇治療原則:一般情況下,牙齦炎和輕、中度的牙周炎不需要使用抗菌藥物。用藥前或用藥的同時,必須清除菌斑牙石,或擾亂菌斑生物膜的結構,使藥物能作用于殘余的細菌,起輔助治療作用。用藥前盡量做細菌學檢查和藥敏試驗,有針對的選擇窄譜抗菌藥,有計劃的用藥。盡量局部用藥,以避免和減少產生耐藥菌株的產生和毒副作用。
參考文獻:
[1]徐治鴻.實用中醫口腔病學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1991.93
[2]樊明文,孫小平,花紅等.固齒健周煎劑對老年小鼠的抗氧化作用口腔醫學縱橫雜志,1994.10(4)195
[3]謝吳,蘇霞,黃志強等.固齒散對牙周炎抗炎作用的治療觀察腔醫學縱橫雜志1988.14.(1)14
[4]蔡明文·彭林·羅玲荊·固齒散對體外培養人牙齦成纖維細胞的影響華口腔醫學雜志1995.30.(5)298
[5] Loesche WJ.Treatment of persodontal infevtions clue to anacrobic bacteˉria with short-term treatment with metronidazole.J Clin Persodonfol,1981,8:29.
[6[]曹采方.牙周病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30
[7]張舉舉.固齒丸合螺旋霉素治療牙周病的臨床研究.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2,12(2):80-82.
[8]傅高根.清胃散合玉女煎治療103例急性牙齦炎.上海中醫藥雜志,1994,6:31.
[9]羅禮君.牙周病的中醫藥治療概況和展望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3,13(9):534
[10]束蓉.牙周病病因及治療研究進展.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7 -03 -16
[11]羅禮君.牙周病的中醫藥治療概況和展望.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 2002 -09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