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AVRT)的發生率僅次于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AVNRT),約占全部室上性心動過速的30%。患者可有心悸、心前區不適或心絞痛、眩暈,嚴重時可有血壓降低、休克及心功能不全。文章發表在《按摩與康復醫學》上,是醫學期刊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 藥物, 折返性心動過速, 影響
隱匿性旁路參與的AVRT的發病率尚不明確。隱匿性旁路參與的AVRT患者從兒童到老年人均有發生,年輕者更多一些。年輕患者常不伴有器質性心臟病,年長患者可伴有各種器質性心臟病。大部分預激綜合征伴發AVRT患者臨床無器質性心臟病依據,小部分患者可伴有肥厚性心肌病、風濕性心臟病等。
單一抗心律失常藥物的療效結果往往與臨床療效不符,為探討其原因和對策,我院近5 a來對64例折返性心動過速施行單一抗心律失常藥物心律平為基礎,異丙腎上腺素和心得安為輔助的系列電生理研究,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心動過速患者(排除其他器質性心臟病)64(男23,女41)例,年齡14~52歲,心電圖確診為室上性心動過速. 受試前停用一切抗心律失常藥物至少5個半衰期,食管心房調搏(TEAP)采用程序刺激誘發出心動過速,測誘發窗口(心動過速帶)或高頻刺激誘發心動過速,然后按下列步驟進行:
①誘發PSVT后緩慢靜脈注射心律平70 mg用生理鹽水稀釋至40 mL,若PSVT被終止,立即停用心律平,否則在注射完后5 min重復靜脈注射心律平,總量不超過140 mg,隨即重復TEAP. 若不能誘發出持續性PSVT,取異丙腎上腺素靜點,直至竇性心律比原來穩定提高20%~40%時重復TEAP。
②上述TEAP又能誘發出PSVT,被超高頻刺激終止后,靜脈應用心得安0.1 mg/kg,10 min后再行TEAP. 用高效刺激或程序刺激誘發出PSVT,靜點藥物后不能再誘發,判斷有效. 以程序刺激誘發心動過速時誘發窗口寬度改變,誘發窗口縮小75%為有效,誘發窗口增加為無效. 用藥后電生理檢查復發為無效. 64例單用心律平顯效58例,有效6例,靜點異丙腎上腺素后療效明顯降低,其中34例可誘發PSVT,加用心得安后,又有2例可誘發PSVT,但誘發窗口縮小75%以上。
醫學論文范文推薦:討CT血管造影(CTA)及三維重建成像在骨科軟組織腫瘤術前診治的運用價值。【方式】14例軟組織腫瘤患者手術前行CTA檢討,采取表面遮掩顯示法、容積再現等方式三維重建圖像。【后果】三維重建清楚地顯示一切腫瘤灶的部位、大小、形態、輪廓的三維構造,特殊清楚地顯示出腫瘤供血血管、腫瘤與
2討論
評價藥物療效物過去是以自覺癥狀、12導聯心電圖及運動負荷試驗等方法,長程心電圖普及后,對評價治療室性早搏的藥物療效更加精確,但對治療PSVT藥物療效的評價仍有限制,PSVT并不經常發作,可能長程心電圖也記錄不到. 經食管心房調搏技術,由于能重復誘發和終止各種心動過速,因而也開創了系列性藥物試驗以篩選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藥物,從而減少了用藥的盲目性并能準確預測藥物的長期療效[3].
一般認為電生理學研究(EPS)是選擇有效抗心律失常藥物的較理想方法,但經EPS證實有效的藥物用于臨床時,復發率達10%~40%,已有資料證明EPS結果與臨床療效不相一致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循環血中兒茶酚氨水平高,逆轉了藥物的效應. 本試驗結果表明:
①基礎狀態下心律平抗心動過速的療效明顯高于靜點異丙腎上腺素后,提示血中循環兒茶酚氨水平升高能降低其療效。
②適當劑量的β受體阻止劑能抵消異丙腎上腺素對抗心律失常藥物效應的逆轉作用,從而提高療效. 因此認為對PSVT的預防性治療方案宜采用食道電生理進行藥物篩選,對單一藥物效應能被異丙腎上腺素所逆轉者,在應用單一藥物基礎上加用β受體阻滯劑;反之僅服一種藥物即可,同時應事先證實兩藥合用對竇房結和房室結功能無明顯抑制作用.
副主任醫師職稱論文投稿須知:《按摩與康復醫學》雜志,原《按摩與導引》雜志,創刊于1985年,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公開出版物,本雜志現為中華中醫藥學會系列期刊,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國外發行號①DK4406;②DM6621,郵發代號:46-114。
【參考文獻】
[1] 徐有秋. 心律失常的心肌電生理研究進展[J]. 心臟雜志,2003;15(2):165-168.
[2] 徐有秋. 心律失常的心肌電生理研究進展[J]. 心臟雜志,2001;13(2):143-145.
[3] 胡大一. 室上性心動過速的研究進展[J]. 心電學雜志,2002;2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