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播音是廣播電視傳播的重要環節,播音員語言表達能力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傳播效果的優劣。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增強可聽性和接受性。本文發表在《新聞愛好者》,是新聞傳播論文發表范文,文章對如果做好播音工作,進行工作創新做了探討。
關鍵詞:播音;技巧;提升;創新
播音,是研究播音技巧的前提,只有了解了播音的正確定義,才能從定義中明白構成播音的要素,我們才能有效的研究播音的技巧。從廣義上講,播音是指電臺、電視臺等電子傳媒所進行的一切有關聲音語言和副語言傳播信息活動;而從狹義上講,是播音員和節目主持人運用有聲語言和副語言,通過廣播電視傳媒進行傳播信息的創作性活動。無論是哪一種定義都要求主持人在播音的時候講究播音技巧。如何提高播音技巧呢?
一、播音員的聲音要富有感染力。
擁有好的聲音感染力,會很快拉近你和聽眾之間的距離,使你的聽眾很快接受你,喜歡你,對你建立瞬間親和力有很大的幫助。
從溝通要素來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聲音感染力:首先要有規范的發音,就是按照普通話的標準和規范來吐字發音,使發音正確具有穿透力,聲調準確,字正腔圓,聽眾聽到的內容就會清晰明了;其次是正確選擇發音時的語氣,播音員播音時,語氣將直接訴諸于聽眾的聽覺,聽眾當即就可感受到,因而它對口語表達的效果將產生直接的、立竿見影的影響,非常的重要。而語調的不同往往也代表了說話者內心真實的想法,語調的變化是較為復雜的,很多情況下還要看說話者的背景以及當時的上下文,所以,即便是同樣一句話,在不同的節目中也需要采用不同的語調來進行播音工作,有時在同一個節目里,我們仍然需要因為其位置的變化而采用不同的語調;再次是合理調控播音時的速度會產生不同的語言效果。播音時的速度分快速、中速、慢速三種。快速一般用于表示恐懼、驚奇、緊張、激動等的心情,或者用于敘述急劇變化的事物與驚險的場景等。中速一般比較安靜和沉穩,主要是在感情與情節變化起伏不大的場合上使用, 或用于平常的敘事、議論、說明、陳述等。慢速大多用于表示沉重、悲傷、憂郁、哀悼的心情,或用于敘述莊重、嚴肅的情景;最后要注重發音時變換節奏,富有節奏變換的聲音會激蕩聽眾的情感,啟迪聽眾的思維,引發聽眾強烈的共鳴。
二、播音員在播音中要加入情感,感染聽眾。
播音時的聲音其實僅僅只是一個外在的形式而已,其中所含有的內在的感情才是其真實的內容。這就迫使我們要想將播音工作開展的更好,就要積極主動的從思想以及精神上有效地強化自己的素養,讓自己能夠有著充沛的感情,能夠通過稿件對于文字的理解來很好的處理我們所需要傳播給觀眾的思想,同時也要能夠控制好播音的節奏,形成感染力,做到用自己的感情來打動聽眾。播音時所形成的感染力是播音員通過廣播播音在宣泄自身情感的時候形成的一個情感場,這個情感場可以感染聽眾,和聽眾形成互動,從而能使聽眾感受到播音員所帶來的情緒感染力。有很多的聽眾會隨著播音員的播音而高興的手舞足蹈、或者是悲傷的潸然淚下,或氣憤的握緊拳頭,或興奮的忘乎所以。這都是情緒感染力的力量。情緒感染力的影響我們不容忽視。
三、播音員要注重語言的表達。
播音員在播音時要注意詞語的種類、詞語的曲折變化或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詞在句中的功能和關系。簡單來講,就是善于運用簡潔明了的語法知識,使聽眾能夠在第一時間領悟播音員的意圖。當然我們還可以使用個性化的語言,如用一些較為直白的語言來展現自已的個性化特點。語言是播音員表達情感的重要的工具,同樣也是形成播音員主持風格一個不可的缺少的重要因素。個性化語言使用的好,能夠有效的形成播音員的主持風格。也可以使播音員的個性特征變得更加的鮮明通亮,也就能發揮出播音員內在的感染力。作為一名合格的播音人員不是簡單的將文字改編成有聲的語言就可以,而是需要對于稿件進行一定的把握,將其中的所含有的感情醞釀好,在實際的播音中能夠將這種感情通過自己的聲音給傳達出來。
四、播音員要擁有文化底蘊和內涵。
在播音主持語言表達技巧的培養中,播音員、主持人一定要認識到提升文化內涵與品位的重要性,這也是新時期媒體工作人員必須具備的素養。文化內涵與品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可以將其總結為人類內心情感的外觀表現,在廣播電視節目中,播音員、主持人一定要關注受眾的基本審美需求,而自身只有具備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較高的文化品味,才能運用語言表達自己對于文化的獨特見解,進而影響到廣大受眾。但是我們也發現,國內部分的播音員、主持人在節目中過于咬文嚼字,滿口之乎者也,甚至是賣弄學問、故弄玄虛,這種做法往往會引起受眾的反感。一個優秀的播音員、主持人應該了解受眾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在各種語言的組織與應用要注意節奏感、時代感的有機結合,盡量體現出廣播電視節目應有的人文關懷,在潛移默化的環境中進行信息與文化的傳播、滲透。總而言之,播音員、主持人運用語言的文化策略具有能動性,他們必須加強日常的學習和積累,進而才能形成獨具一格的語言氣質。
五、直播節目里播音員語言表達技巧的培養。
直播節目通常會對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表達技巧要求更為嚴格,他們不但要將現場內容及時傳達給聽眾或觀眾,而且要對現場環境和節目流程進行有效的控制。如果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表達能力不過關,很難提升直播節目的品質。在直播節目中,播音員、主持人應注意以下語言表達技巧的培養:1)在現場直播節目中,需要與現場環境有機結合,合理組織語言,以保證各類信息傳播的及時性、準確性、生動性,并且使觀眾或聽眾又如身臨其境,盡量縮短受眾與節目之間的距離;2)播音員、主持人要結合自己的理解,對于全局進行掌控和協調,特別是在文化綜藝、訪談、新聞、體育等直播節目中,主持人要善于隨機應變,節目組提供的資料僅是作為參考,而主持人的臨場發揮能力才是至關重要的,這就要求主持人在日常加強知識儲備,從而做到以不變應萬變,運用語言技巧靈活處理各類現場的各種突發情況。
六、在工作的實踐中進行有效地創新
多媒體以及網絡的迅猛崛起讓我們的觀眾、聽眾有了更多的選擇余地,人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喜好來決定收看什么,已經完全擁有了自己的主動權與決定權。所以,我們如果想要自己在播音主持方面有所突破,就必須要在播音的形式上、內容上能夠有效地創新,能夠打破以往的各種條條框框。對幕后的編輯寫好的播音稿件,我們經過一定的消化吸收后,要轉變成自己的播音語言。仔細而正確的把握播音這條主線,在科學合理的前提之下有效地摻入自己的各種想法與創意。充分的施展個人才華,有效的發揮個性化的播音風格和特點,進行個性話主持播音。,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我們的觀眾記住你,并且下回在收看節目的時候主動地去選擇你。我們需要依照自己的工作內容來進行有效的發揮,切忌盲目的進行模仿,那樣只會適得其反,達不到我們當初所追求的效果
綜上所述,廣播電視節目最能打動人的優勢是通過播音員、主持人來實現的,因此,就要求播音員、主持人一定要注重自身語言表達技巧的培養,并且還要在不斷的實踐中進行有效的創新,迅速提升語言應用的能力,同時以規范標準的普通話、過硬的語言功力、精彩的內容、多樣的形式和悅耳動聽的有聲語言,讓受眾在獲得所需信息的同時,又獲得美的熏陶。
參考文獻:
[1]張頌.論播音藝術[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2.
[2]孟夢.主持人播音技巧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1.
論文發表期刊簡介:《新聞愛好者》1986年創刊,河南省一級期刊。河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以廣博性、可讀性、實用性為宗旨,關注新聞、追蹤熱點、傳遞信息、普及知識。是新聞界人士研討新聞交流經驗園地,是業余通訊員開闊眼界、自學成才的助手,是青少年學生豐富知識、學習工作的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