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這篇繪畫藝術論文投稿發表了我國繪畫藝術教學中色彩的問題,隨著社會發展與時代變遷, 繪畫形成了各種各樣的藝術風格,繪畫是一種運用點、線、色彩、構圖、明暗等手段在平面上進行圖像創造, 并借此反映思想情感與審美感受、現實的一種藝術。
關鍵詞:繪畫藝術論文投稿,色彩表現;繪畫藝術欣賞;課堂教學
現如今,人們的生活質量逐漸提高,對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豐富,在眾多建筑、繪畫、宗教、陶藝、人文、歷史、科學、設計等方面的綜合藝術中,繪畫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也屬于一種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動,是學校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繪畫的教學和藝術欣賞中,最基礎的表現形式就是色彩表現形式,教師可以通過對色彩的研究,提高學生對繪畫作品中色彩的認識,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健康的身心發育,通過色彩繪畫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另外通過藝術鑒賞教育的形式,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藝術鑒賞基礎知識和相關技能,因此優化藝術鑒賞教學方式至關重要。
一、目前我國繪畫藝術欣賞教學遇到的問題
(一)相關教師素質和理念落后
目前在繪畫藝術欣賞教學中,由于對繪畫藝術的關注度不夠,所以導致有許多教師的專業素養不足,教學技巧掌握不夠,并且無法進行教學創新,另外在教育的大環境下,教學改革也存在著困難,再加上授課理念比較落后、講課的模式缺乏創新性、目的性不夠明確,導致教學模式死板單調,無法根據同學們的具體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從而影響課堂氛圍,降低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
(二)實踐教學機會少
有些學校因為對于繪畫藝術欣賞課程不夠重視,所以也導致了繪畫藝術欣賞課程所需要的相關基礎設施極度缺乏,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更注重的是理論方面的教學,導致跟不上現如今學生們的需求。并且只有理論教學,缺少實踐教學的話,會無法培養學生們的相關品質,影響學生未來發展。
(三)對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
現如今不僅僅是在繪畫藝術欣賞教學課程中,在其他教學課程中,也存在著大量以老師為主導而忽視學生的現象,一些教師過于重視自身的地位導致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這種情況下不利于學生自主能力的提高,不利于未來就業,再加上,學生如果長期被老師忽視,就是喪失對學習技能的興趣,不僅無法進一步培養相關品質。
二、色彩在繪畫藝術欣賞中的作用
(一)色彩是獨特的藝術風格的體現
繪畫在藝術領域中占據著極大的比重,在藝術事業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其不可磨滅的作用,在一副繪畫作品中,色彩是其最基本的表現形式,一副繪畫作品的好壞,是受到五顏六色的色彩比重所影響的,不論是黑白灰還是其他顏色的表現,都屬于一種色彩的表現手法,是作家通過對色彩的表現,表達出自己真正要抒發的情感的態度,表現著創作者思想理念和藝術風格。而在繪畫藝術中,包含著眾多不同的畫派,每個畫派都具有不同的繪畫特點,其中包括中國古典水墨畫、歐洲印象派繪畫作品、“野獸派”畫作等,其中在中國古典水墨畫中,色彩樸實,且墨彩相互融合,實現了氣韻的融合;歐洲印象派繪畫作品對于陽光下真實色彩的追求與表達,所彰顯出的對于自然的憧憬、對于生命的熱愛;再比如“野獸派”用色的鮮艷、濃烈,表達著畫作者不可替代的狂熱與奔放……這些都充分說明了色彩對于表達繪畫作品藝術風格的強烈作用。可以說,一幅畫作之中,作者通過對色彩的表達,促使畫作更加完整,使畫作更加生動形象。
(二)色彩是引起欣賞者審美愉悅的重要情感要素
在人類生活的世界中,色彩是表達人類情緒的重要手段,而其又是繪畫表現形式的一項重要手段,能夠極大地提高相關人員對其的欣賞力度,通過對繪畫水平的欣賞,提高自身的情感[4]。在不同的繪畫作品中,作者所表達的繪畫情感也不同,由于不同色彩能夠表達出不同的思想情感,因此作者在畫作中通常都會使用對色彩的不同表現手段,實現自身情感的表現。在當今社會,藝術已經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斷提高,繪畫作品對于色彩的應用也越來越大膽,越來越豐富,能夠給人們帶來不同的視覺感受。當人們進行繪畫作品欣賞的時候,主要分為三個步驟,即審美感知、審美理解和審美創造,三個步驟相互獨立卻又呈現出一定的遞進性。色彩在這三個環節中,起著基礎作用,通過對人們視覺的刺激,極大地提高了人們對于繪畫作品的感染力,不僅是最感性的藝術語言,更擁有能夠在瞬間便引起觀者注意,并引起情感共鳴的藝術張力,而這也是繪畫藝術創造者和欣賞著情感的又一種體驗與顯現。
三、提高色彩在繪畫藝術欣賞教學作用的措施
(一)培養興趣策略
在任何一種科目的學習過程中,學習效果都會受學生自身的心情和態度影響,學生每天都重復做一種事情難免會出現懈怠和喪失興趣的情緒,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采用合理、科學、靈活的教學方法,創造一個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并適當采取激勵機制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采取一系列方式,增加學生對色彩的敏感度,并且培養學生們在色彩觀察中的積極性,通過提高對美術藝術的興趣,來提高繪畫鑒賞水平。
(二)培養學生整體觀察能力
對于初學美術的人來說,最基礎的就是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因為在繪畫中,首先要根據事物的全貌,再著重注意各個組成部分,最后才是局部細節部分,因此教師在速寫教學中,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要告知在學生觀察事物細節時,不能脫離事物的整體。在進行繪畫前以及繪畫期間的觀察,要是學生的目光始終注意到事物的整體,不能夠把目光集中在一個地方,這樣容易忽略整幅畫作的整體協調性,出現大小比例方面的誤差和錯誤,學生只有通過整體性觀察才能將一個事物完整的展現在畫紙上。
另外,要在注重整體的過程中注意到局部細節,達到整幅畫的協調性。對于色彩方面的教學,觀察能力更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色彩是人們進行觀察所看到的第一個基本現象,因此教師通過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對色彩的敏感度,從而提高繪畫欣賞水平。
(三)將現代化技術應用到美術課堂中
現如今,傳統的教學方式就是板書教學,這種教學方式枯燥乏味,不能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而多媒體教學技術將圖像、聲音、視頻、動畫等集于一體,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著重要作用,學生們的積極性會被調動起來,有利于他們觀察能力和學習成績的提高。尤其是對美術教學來說,一幅美術作品是難以用語言來形容的,所以應用多媒體技術,將美術作品用圖片的形式向大家展示,讓學生們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美術藝術的魅力,提高對繪畫作品中色彩的基本認識,在學生的不斷增加的參與度下,教師進行課堂教學也不會感到太過枯燥,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促進了教師不斷改革創新自己的教學模式。
(四)注重意象能力的培養
一幅優秀的作品,不僅僅要和事物相像,而且還要有作畫者獨到的心思在里面,這樣才能稱得上是一幅好作品。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將一幅美術作品的內在含義表達出來,或者可以讓學生們自主觀察理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且通過學生自身對畫作的理解和意識,加強對美術的理解,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藝術情操。
(五)合理利用圖書館資源
古今中外,優秀的美術作品數不勝數,為了培養學生的整體美感和鑒賞水平,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多欣賞優秀作品,從而提高自身的修養和水平,開拓新思維,從而開動腦筋多領悟美術藝術的真諦,根據優秀作品中的表現手法來提高自己的技能,同時也能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并且可以通過臨摹的方式,可以促進初學者快速入門,對于其他學生來說,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造型能力,還可以使學生在臨摹中感受繪畫的基本樣式,學習他人的表現方法,為今后訓練奠定基礎,并且提高自己畫畫的手感。另外要注意的是,在臨摹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規范的作品,以免產生不良影響。
結束語
在當前的繪畫欣賞水平教育中,許多學校缺乏對藝術鑒賞教育的重視和規范,所以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產生懈怠的狀態,從而影響課堂的教學質量,也無法使學生對藝術產生興趣,不利于學生藝術鑒賞能力的培養。對于高校學生來說,通過提高學生對色彩的認識,可以促進學生繪畫欣賞水平能力,并且能夠提高學生身心健康發育,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要對相關教學手段進行優化,改善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導,幫助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通過激發學生積極性與創造性,改善教學質量和效率,推動繪畫藝術鑒賞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彥.論繪畫藝術欣賞中的“色彩”[J].藝術科技,2015(11):119-119,165.
[2]楊冬.關于色彩基礎教學的思考[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7):63-64.
[3]李泊含.論繪畫藝術欣賞中的"色彩"[J].芒種,2017(16):108-110.
[4]季增輝.裝飾繪畫的色彩表現意義及特點[J].大眾文藝,2016(20):45-46.
[5]潘初華.論油畫作品中色彩美感的藝術特性[D].湖南師范大學,2016.
[6]王德立.水粉靜物的內涵表達與色彩表現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6(7):421.
作者:孫立 單位:吉林廣播電視大學
推薦閱讀:《包裝學報》(季刊)創刊于2009年,是由湖南工業大學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具有國際視野的包裝行業學術型期刊,其刊號為:ISSN號為1674-7100、CN號為43-1499/TB,于2009年10月創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