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設計師(SuwanKhongkhunthian)為品牌家具Yothaka設計的家具組件,一如其名“來自天堂的植物”,用水葫蘆、竹與藤等材料制作,盤曲而簡潔,具有濃烈的東方和熱帶風情。他用布袋蓮(waterHya-cinth)編織的手工家具,行銷世界,經久不衰。近年來,Yothaka將類似蘆葦的蕨類,經過特殊手工編織,做成高科技塑膠質感的家具用品。設計師(UdomUdomsrianan)為品牌家具Planet2001設計的植物雕塑式的座椅,受到宇宙萬物的鼓舞啟發,以天然藤條為材質,經由加熱彎折并以手工層層塑型,展現出獨特風貌。
一、當代繪畫
當代藝術家較傳統藝術家,更加強調個體認知和創造,采用寫實、夸張、隱喻、象征等語言表現出,其作為創作主體的審美情趣。泰國當代藝術的先驅者,泰國偉大的藝術教育家,FuaHaripitak(1910-1993)嘗試以繪畫作為藝術媒介,尋找探索在表達方式、圖像及象征物中隱藏的美。他曾說過:“我的藝術靈感來自激情、信仰和真誠。是自然萬物中尚待發掘的美促使著我在藝術創作中不斷求索。”他的風景和人物畫作融合了現實主義(Realism)、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印象派(Im-pressionism)和立體主義(Cubism)等風格。他的作品畫面顏色交錯迭放,卻恰到好處地捕捉了創作主題此時此刻的情感。又如畫家TaweeNandakwang(1925-1991)利用豐富的想象力,將寫實手法和超現實場景巧妙的結合,構成了他獨特的繪畫風格。在他的筆下有金色的山野,藍色的河道,妻子的肖像以及月光下的池塘。其中他以第一位妻子Suwanee為模特的人物畫被譽為最具開創性的肖像畫,畫面線條粗狂,作者似乎刻意通過大膽的筆觸淡化細節,在畫布上展現出人物鮮活的生命力和自然流露出的情緒感受。
泰國也有像中國田園詩人的畫家DamrongWon-guparaj(1936-2001),在他的畫作中可以看到創作主題對農家質樸生活的向往。即使沒有人物出現的場景,卻處處充滿農家生活簡單、恬靜而美麗的氣息。陽光下金色稻草堆砌農家小屋,夜幕中停靠的打漁船,裝盛糧食的竹樓,隨意晾曬的衣物仿佛都在等待它們主人的出現。他的畫作極具裝飾性,其線條不難讓人聯想到班清時期陶瓷外表樸實的圖案,而畫中的色彩組合又能把你帶到灑滿陽光的谷堆旁,以及映襯在蔚藍的阿達曼海的漁村上空。說到泰國當代美術家,不得不提到SilpaBhirasri(1982-1962),他在1933年建立了泰國的第一所藝術學院。這位意大利籍的雕塑家也是曼谷民主紀念塔,拉瑪六世塑像,陶順娜麗女英雄紀念碑的設計者。他代表了當代致力于利用西方印象派、后印象派和立體主義風格表現泰國風土人情的藝術家們。作為泰國杰出的女性藝術家,MisiemYipinsoi(1906-1988)的繪畫及雕塑都取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她偏愛山水畫創作,常常帶著畫布到泰國各地采風。在她的畫作中的運河、池塘、沼澤、山林,光影交錯,仿佛色彩就是語言,講訴著她眼前這片多彩的世界。
從1958年開始,她將車庫改成工作室,在那里開始了雕塑創作。她的雕塑造型極簡,文理粗糙,平凡的姿勢卻散發著舞蹈的張力。作為泰國雕塑界的領軍人物,KhienYimsiri(1922-1971)的雕塑作品簡約而優雅,人們通過他作品含蓄而簡約的語言得以感知泰國傳統元素和現代藝術理念的完美結合。其代表作魔笛(MagicFlute)塑造了一個頸戴項圈,眉目清秀,席地而坐的少年,獨自吹奏長笛的摸樣。少年雙手輕握長笛,食指和無名指微微上翹,青銅的質地透露出肌膚的光澤,流暢的線條刻畫出健美的體態,讓人不僅想到素可泰時期的青銅造像。ChaloodNimsamer(1929-至今)作為一個多產的天才藝術家,他總是利用不同的藝術載體,無論繪畫、雕塑、攝影還是印染,進行著自己的視覺藝術實踐。在他可以在的畫作中有一個反復出現的主題引人入勝:一個年輕女子,著傳統紗籠,齊耳黑發,寧靜祥和。事實上,女孩的短發總讓人想到畫家本人,不知道是偶然的巧合,還是畫家俏皮的自畫像。
人物的背景或是佛教圖案,或是半抽象的自然景象,或是茂密的樹叢,色調簡單,紋理復雜,與色彩鮮艷的人物形成強烈的對比。這種人物與背景的沖突,以及女孩幾乎佛般的笑容仿佛在向世人描繪在紛擾世界中保持的另一種寧靜。作為泰國當代最多產和最具爭術家之一,Mon-tienBoonma(1952-2000)常常被貼上"佛教"藝術家的標簽,卻又公開否定正統的佛教藝術教學。他使用短暫存在的塵、草、陶、蠟等材料和失蠟鑄造等傳統工藝技術,大膽地把傳統鑄造方式和宗教儀式融入到當代藝術創作中,不斷強調觀者在觸覺、嗅覺、視覺與聽覺上的藝術體驗。他曾寫道:“觀眾們想處于安定與滿足的心境中,于是我想把佛像內部的空間變成一個觀眾們正念的庇護所。”上述具有代表性的當代藝術家的繪畫風格,代表了當代繪畫風格,在繼承傳統美術精髓的基礎上,正在突破各種束縛,更加大膽,更加富有創造性,向著多元化,個性化的方向發展。
二、曼谷設計
如果極簡主義是現代設計風格的標志,那么泰國當代設計藝術則特立獨行,超越時空,在傳統與現代的之間穿梭游走。無論是工藝設計、室內設計、平面設計還是服裝,泰國設計者們都可以在保留傳統文化或吸收外來文化的基礎上,塑造具備自己特征的東西。這并不意味著堅持一味的佛教的意象或花里胡哨的民俗感,而是一種自由的、天馬行空的閑趣精神。泰國的設計往往具備手工藝特點,用自然材料制作,透著原始的生命力,張揚著奔放的色彩和不拘一格的形態,往往會讓人想起阿瑜他王朝之前簡單質樸的工藝之美。編織工藝是泰國的傳統工藝,而本土的靈感和自然資源則是藝術創作的源泉。不僅蔓藤、黃麻、雜草、水葫蘆以及竹木,就連回收的舊報紙、塑料,都可以在設計師的手中成為擁有藝術蓬勃生命力的語言。
2011年在米蘭展泰國設計主題為慢手設計(SlowHandDesign),再一次展現了設計師們對傳統工藝的珍視,以及對大自然的向往,正如美國《紐約時報》所說:“泰國豐富的手工藝傳統,帶給了年輕的本土設計師不少靈感。這些設計師通過現代設計方式,重新激活了這些古老的民間智慧。”在紡織工藝方面,泰國也有異常精美的表現技巧。
由美國企業家吉姆.湯普森(JimThompson)創立的泰國絲綢公司(ThaiSilkCo)生產的泰絲,其做工精細、質地華麗、色澤鮮艷。由于泰絲造價高,起初僅用于演出服裝,后來一些時裝設計師和室內裝飾設計師將這種絢麗多彩的布料用于時裝和裝飾領域。而今,泰國絲綢公司在室內紡織品設計師蒂那特.尼薩拉克(TinnartNisalak)繼續著革新之路,采用手工編織棉線和纖維,不僅質地富麗,而且充滿泰國現代風格。泰國的白銀飾品,以其時尚的設計理念和精湛的制作工藝,享譽世界。其靈感多來自泰國的傳統文化元素,如大象、魚蟲、花朵等象征和平、幸福、純潔等吉祥意義的動植物形象,飾以螺旋紋、云紋等圖案。
設計師將純銀熔煉、制條、拉絲、打磨、拋光,制成銀片、銀條或者銀絲,然后用打壓、雕刻、鏤空等工藝制出精美的圖案,或配以有寫意風格的陶瓷,或鑲嵌五顏六色的寶石,或運用古樸的檀香,或搭配染色珍珠和貝殼。
結語
我們通過對泰國傳統美術發展的梳理以及對當代繪畫和工藝的品鑒,可以看到泰國美術如同其他國家的美術一樣無一不歷經著時代的錘煉。但其與眾不同之處是:不管是炮火戰亂,還是王朝更替都無法將泰國的傳統美術連根拔起,它始終保持著對傳統文化的尊敬;不管是對印度佛像造型藝術、中國傳統繪畫的被動模仿,還是受到歐洲寫實畫法的沖擊,它始終堅持著對外來文化的欣賞。而這種謙和的文化姿態,恰如土壤里的養分留在泰國當代美術植根的泥土里,在藝術家們自由大膽而熱烈的創造中,開出燦爛瑰麗的藝術之花,并在世界藝術之林中獨秀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