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測繪工作是一項復雜且工作量較大的工程,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以及4S技術的不斷發展,測繪行業的發展壓力與日俱增。本文簡要介紹了測繪工程的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并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
關鍵詞:測繪工程,質量管理,措施,系統控制
1 測繪工程的特點及發展趨勢
1.1 特點
現代測繪工程的主要特點概括起來就是“六化”和“十六字”。“六化”即測量內外業作業的一體化、數據獲取及處理的自動化、測量過程控制和系統行為的智能化、測量成果和產品的數字化、測量信息管理的可視化、信息共享和傳播的網絡化。“十六字”是精確、快速、可靠、實時(動態)、遙測(遙控、遙傳)、集成、簡便、安全。
1.2 發展趨勢
1.2.1以測量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和自動化系統的廣泛應用。
1.2.2基于知識和數據挖掘的工程信息系統。
1.2.3從土木工程測量和三維工業測量到人體醫學測量。
1.2.4多傳感器的集成和混合系統。
1.2.5 GPS、GIS、RS、DCS和激光掃描系統等技術的集成與融合。
1.2.6大面積空間數據的快速采集和處理。
1.2.7精密數據處理和海量數據處理方面的數學物理建模。
1.2.8信息服務的網絡化和可視化。
2 測繪工程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的重要意義
測繪工程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不僅關系到測繪工程建設的質量與安全,而且關系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科學決策,還對順利推進我國信息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作用;不僅是促進我國信息化建設重大戰略的基本保證而且是提高測繪工程單位管理決策與控制能力的關鍵措施,更是實現測繪事業全面協調發展的客觀要求。
此外,測繪工程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作為測繪單位統一管理、統一監督、統一控制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測繪事業發展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與作用。因為,測繪工程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是《測繪法》賦予測繪工程生產單位及其主管部門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職責,也是測繪行業依法開展測繪管理與控制的重要標準,還是提高測繪行業管理能力、控制能力、監督能力以及服務能力的重要條件。對此,測繪工程生產單位及其主管部門要切實把測繪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作為加強測繪管理、監督、控制的重要內容,逐步健全完善體制機制,強化管理與監督,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全面推進工作創新,強化測繪隊伍建設,不斷提升測繪事業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整體質量與水平。
3 質量的系統控制
質量管理是由一系列系統的特定的概念組成的一個合乎邏輯的理論的概念體系,它包括質量、質量環、質量方針、質量計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質量審核、質量成本及質量體系等。
3.1 測繪工程的質量管理點
測繪工程的質量管理點應分別設定在人員、設備和數據采集過程上。人員的質量管理點主要是人員的能力水平能夠勝任工作崗位,應達到一定的學歷、職稱、工齡、業績、培訓等。設備的質量管理點是年檢和使用前的檢校,以確保設備工作正常,滿足工程使用。
3.2 測繪工程的數據檢查
測繪工程數據的質量檢查,是保證地形建模和數據庫數據正確性的基礎,這里的檢查包括圖形數據、屬性數據、風格檢查、拓撲檢查這幾個方面。
3.3 測繪工程的過程控制
測量是測量人員進行的一組操作。測繪工程中的各項任務都是一個過程,所以測繪工程的質量管理關鍵是對測繪過程的控制。每個過程有三個階段:輸入、操作、輸出。因此一個合理的質量管理就是輸入無誤、操作正確、輸出合格。所有《測繪記錄》均應按照表格欄目規定執行。
3.4 記錄和標識
測繪工程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有關的記錄應進行控制并編制相應的記錄控制程序文件,確保記錄的標識、貯存、保護、檢索、保存期和處置。所有記錄表格,包括操作記錄、檢查一記錄、質量管理記錄、測量設備的測量能力和測量結果的記錄均按統一規定的系統進行統一編號。與質量管理有關的記錄應由一記錄的部門或個人保存,特別是書面記錄應確保記錄不丟失、不受潮、不損壞,保證記錄的完整和清晰。計算機硬盤和光盤貯存的記錄,在備份好的同時應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通過采用科學分類的統一編號或編碼或計算機軟件儲存,確保在需要時能夠迅速及時查找到所需要的記錄。根據記錄的用途,規定各類記錄的保存期并由文件作出規定。
4 測繪的工程質量保證體系
質量的保證體系系統的功能一般是通過制定一種科學的管理程序與工作程序,可以及時的獲取各種質量的信息,并且對于獲取的質量信息來進行加工、儲存和傳送,而后輸出信息的反饋,最后通過改善體系中的各個要素來確保體系的良好控制狀態,保證質量。質量的保證體系要素包含信息管理、工作標準、目標值系統、體系評價、管理點、程序標準和組織的系統。
測繪的工程質量管理系統的要素是質量管理的系統基本的組成單位。質量的管理系統是根據(GB/T19001-ISO9001)的標準來設定,可以包含管理的職責、資源的管理、產品的實現和測量、分析和改進等四大過程。下面我們具體看一下。
4.1 完善的管理機制。
質量管理其實是一個概念的體系,由一系列的系統所特定的概念所組成,是合乎邏輯的理論概念體系。質量管理中所含有質量、質量體系、質量的審核、質量的控制、質量成本、質量方針、質量保證、質量環、質量計劃等等。質量的控制其實是指通過質量的監督,消除質量環上的所有階段有可能會引起不滿或是不合格效果的各個因素,以確保達到質量要求,并且能獲取相應的經濟效益而采取的質量作業活動。產品質量的標準是一個尺度,這個尺度是來測量檢驗產品質量是否合格的,是根據科學技術的發展來要求的、是按照實際生產技術的水平以及經濟適用的原則來制定的,會隨著用戶的需要以及生產技術的發展來修訂的。
4.2 通過培訓提高質量管理水平
測繪單位要做好人員的技術質量培訓工作,不間斷的組織員工系統地學習國家測繪局頒發的《測繪生產質量管理規定》和《測繪產品質量監督管理辦法》等文件;在學習過程中,要努力加強優秀技術總結、設計等技術資料的學習,把測繪技術管理、質量管理、計量管理作為培訓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時還要特別強調測繪行政管理部門的質量監督管理職能,維護測繪持證單位的合法權益,提高測繪單位的工作積極性。
4.3 加大經費與人力的投入力度
測繪單位的經費投入要遵循以下三點進行:一是國家基礎地理信息的更新計劃,當列入國家和省一級年度經濟計劃,在預算中列有專項,安排適當的經費額度,由測繪主管部門按計劃實施。二是基礎測繪實行分級管理,改變多年來我國大比例尺基礎測繪都由國家測繪局包下來的狀況。其三,還應注意采取多種方式,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比如通過建立測繪成果的有償使用制度等方法,建立各種經費補償機制。
4.4 嚴格執行國家的標準
國家的標準是一個統一的標準,對全國的經濟技術發展有著非常的重要影響。國家在測繪工程項目的方面一直有制定相關的工程測量法律和法規等強制性的標準,該標準連接著科研、設計、生產以及所使用的技術,如國家水準的測量規范、大地的測量規范、航空攝影的規范、航空攝影的測量外業和內業規范、國家三角的測量規范、房產測量規范及比例尺的地形圖圖示等等。可是在實際的操作之中,一些作業的單位的測量項目工作是違反國家所制定的強制性標準的。因此,各作業單位都應加強對于儀器檢測站的監管,切實的做好校驗測繪儀器工作,要嚴格的貫徹并且執行國家強制性標準。
5 結語
測繪事業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信息產業,它的服務范圍和對象也在不斷擴大,不僅是原來單純的控制測圖,為國家制作基本地圖的任務,而是擴大到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等與空間數據有關的各個領域。它必將隨著21世紀更加成熟的信息化社會的到來向更高層次發展,在未來數字地球的概念和技術框架中占有重要的基礎性地位。因此在開展測繪工程的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過程中,必須進一步強化對測繪工程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重要性的再認識,著力提高測繪工程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的效率,為測繪工程順利推進創造必要的條件與基礎,不斷為經濟社會的全面持續穩定發展提供科學、優質、高效的測繪服務。
參考文獻
[1]王叢香. 對工程測量中數字化測繪技術的研究[J]. 民營科技.2010.(1)
[2]文雪中.深度探討測量工程質量控制管理思路[J].科技創新導報.2010(3)
[3]甘宏度.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測繪事業單位的必然選擇[J].測繪軟科學研究.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