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guī)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yè),沒有后顧之憂
來源:期刊VIP網(wǎng)所屬分類:新聞傳播時間:瀏覽:次
摘要:電視新聞編輯每天都要面對從不同渠道涌來的大量不同的稿件。這些稿件對于記者來說,基本上都是成稿,是已經(jīng)完成的作品。但是,對于編輯而言,它們只是編輯合成新聞節(jié)目的一些素材。編輯的“成品”應是一組完整的、高質量的、符合編輯意圖和宣傳思想的新聞組合。這就要求編輯對稿件進行選擇和加工.要按照當前的宣傳中心工作。按照新聞的價值進行組合和編排。這就是編輯的“再創(chuàng)作”。
關鍵詞:電視;編輯記者;再創(chuàng)作
電視編輯是電視創(chuàng)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一項具有高度創(chuàng)造性的創(chuàng)作活動,它包括了創(chuàng)作層次和技巧層次這兩方面內容。在電視創(chuàng)作中,編輯思維應該貫穿于節(jié)目創(chuàng)作始終。電視新聞是利用電視傳播工具對新近發(fā)生的事實所進行的報道。而電視新聞編輯,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協(xié)調編采人員、整合新聞資源,同時基于專業(yè)知識和相關政策進行新聞判斷,并根據(jù)所作的判斷去取舍新聞、整理原稿、制作標題、編輯畫面,以求再現(xiàn)新聞真實、落實編輯政策、吸引讀者閱讀、承擔社會責任的人。這就是電視編輯對素材的“再創(chuàng)作”。
一、電視新聞編輯的含義
電視新聞編輯有兩種含義,其一是指從事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人.其二是指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而關于電視新聞編輯工作,又存住廣義與狄義兩種理解 廣義的電視新聞編輯概念是從編輯學中的大編輯概念出發(fā),立足于一個完整、固定的新聞節(jié)目:狹義的電視新聞編輯概念則繞過了編輯對于采訪的策劃與指導作用,只著眼于在采訪素材基礎上進行的加工與合成工作。
電視新聞編輯工作既是對前期采訪素材的程序化整理過程,同時也是一種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材料的篩選與各種形式表達要素的運用,都是包含了自我觀點與思想的創(chuàng)造:根據(jù)前文的定義,可以將其工作內容概括為以下幾方面:(一)查看、熟悉素材 (二)撰寫、修改、加工文字稿 (三)畫面編輯 (四)聲音編輯 (五)字幕、特技,以及動畫的編輯(六)榆查與修改 。
二、電視編輯再創(chuàng)作需要掌握的技能
電視新聞編排既要有規(guī)矩,又不能墨守陳規(guī),成功的編輯往往得益于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對一名電視新聞編輯來說,求實、求準、求新、求快、求變應當 是必備的意識、素質和工作作風,而刻板、保守、因循守舊、反應遲緩則是大忌。抓社會主流、抓最新動向應當是電視新聞編輯需要長期訓練的素質之一。報道什么、如何策劃、如何報道、報道效果如何都是電視新聞編輯應當隨時考慮的新聞業(yè)務問題。不過在實踐中,電視新聞編輯還需要掌握以下幾條技能:
(一)提煉和升華主題
當編輯先要當好記者。
電視新聞編輯僅有文字功夫和判斷新聞價值的能力是不夠的。他們日常大量的工作是與圖像打交道,如果對電視新聞采訪拍攝一竅不通,就很難修改記者和通訊員發(fā)來的消息。
電視編輯對記者的稿件要有一個準確的把握。時代呼喚學者型的電視新聞編輯,呼喚能給廣大觀眾帶去真理和知識的電視新聞編輯。因此,電視新聞編輯應當在工作之余,沉下來鉆研一些學問,力爭在某個領域有較扎實的知識基礎和特長,并將其運用到新聞報道的編輯中。對主題的提煉以及稿件之后的編后話也可以實現(xiàn)對主題的升華。同時可以增強新聞的感染力與號召力;可以引發(fā)觀眾更多的思考,以彌補電視新聞一閃即逝的不足。
(二)駕馭電視畫面
電視編輯要有純熟的節(jié)目剪輯技術。相對于報紙、廣播編輯而言,電視新聞編輯除熟練運用文字語言外,還必須熟練運用音像語言,其中最基本的就是畫面的剪輯——靜接靜、動接動、起幅落幅等以及同期聲的運用。畫面剪輯應同時遵循事件發(fā)展、人物關系 內在邏輯原則和與解說詞聲畫對位原則,不能單純追求聲畫對位而違背內在邏輯原則。否則,就會給觀眾造成視覺上的邏輯混亂,傳達給觀眾的信息支離破碎,不連貫順暢。取舍同期聲時應遵循必要、清楚、生動、自然的原則,讓同期聲與解說相互補充,相得益彰。隨著電視技術的發(fā)展,還應當掌握電視非線性編輯系統(tǒng)操作。節(jié)目剪輯包括單條新聞的剪輯成片,多條新聞的組合和后期的切換導播三個部分,這些工作通常都是由編輯完成。純熟的編輯技術,不僅是為了搞好新聞包裝,而且有利于“分秒必爭”。
畫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新聞的內容和形式。“圖像優(yōu)先”是每一個電視新聞編輯應該遵循的原則。編輯在“再創(chuàng)作”過程中必須充分了解圖像。新聞稿件用來釋解畫面。而且,在編輯新聞時,應該“聲畫對位,畫出聲隨”。這樣,解說不會干擾畫面,不會干擾觀眾自己理解畫面,進而理解新聞。同期聲的運用也是一種將新聞講述得生動、完整的重要方法。缺少同期聲,新聞就缺少了生動、鮮活的一面。
(三)巧用編排手段
巧妙地運用編排手段,可以使一些稿件變得重要起來。進而擴大影響力。這也是編輯“再創(chuàng)作”的一個重要技巧。
內容相似的稿件,編輯可以進行綜合敘述,讓許多內容單一、形式單一的稿件組合起來,變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既增加了新聞的信息量,也增加了新聞的厚重感。在編排稿件時,編輯還可以運用對比的手法將稿件聯(lián)系起來,起到互相襯托、相輔相成的作用。內容不同的,作為編輯,就要將這些稿件分門別類的重新組合,相互對比,再加以創(chuàng)作,讓觀眾在觀看之后,對于我們報道的新近發(fā)生的娛樂消息有個更全面深刻的了解。
“再創(chuàng)作”要以事實為基礎,不能憑空想象。不能主觀臆斷,更不能胡亂編造。同時。編輯技巧服從于編輯思想,服務于新聞內容。如果一味地追逐技巧.忽視新聞內容的挖掘和對新聞真實性、使命感的追求,技巧只會變成華而不實的空中樓閣。這對新聞節(jié)目的健康發(fā)展是有害的。
(四)電視編輯要具備良好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
電視新聞編輯不僅經(jīng)常與社會各個層面打交道,而且還要與本系統(tǒng)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發(fā)生關系。新聞編排與單條新聞的編輯是整體與局部、共性與個性的關系,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單條新聞編輯是基礎性編輯工作,是新聞編排的“磚瓦”,新聞編排則為單條新聞編輯提供最終的價值體現(xiàn)平臺,只有兩者有機融合,才能最終完成編輯工作。如果將整個電視宣傳隊伍比作一個龐大的樂隊的,那么,新聞中心或新聞部的人是樂隊指揮,而編輯則是吹大號的角色,既接受指令,又發(fā)布指令,并確保指令百分之百地執(zhí)行。
與其他媒介的新聞編輯工作相比較,電視新聞編輯工作具有明顯的特殊性。其中編輯對象的復雜性和編輯主體的群體性,直接關系編輯工作的全局。而正是電視編輯工作的特殊性決定著作為一個新聞編輯必須要具備良好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和耐心細致的工作態(tài)度。
(五)電視編輯要具備一定的美學素養(yǎng)能力
美學素養(yǎng)為電視新聞編輯提供多彩、生動的表現(xiàn)工具。一條好的電視新聞應當是文字、解說、音像、字幕等諸要素的最佳結合。如電視新聞的標題最好用黑體字(較醒目),字幕的顏色、大小、位置等也要從美學角度來選擇。一些經(jīng)濟報道需要用特技,使枯燥的數(shù)字解說配以圖表、動畫等,使電視新聞表現(xiàn)得更加直觀、生動、明了,更符合觀眾的審美需要。
總而言之,以上五個方面技能,是衡量一位編輯是否勝任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重要尺度,同時也是一名電視編輯對稿件以及素材的再次創(chuàng)作過程時,所需要具備的基本技能。當然,我們不能用“基本技能”涵蓋一切。在當今這個信息時代,電視編輯的職責和任務也更具挑戰(zhàn)性。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一定要有“為他人作嫁衣裳”的奉獻精神,和“為人民服務”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