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媒體融合改變著傳播生態環境,電視新聞直播作為傳統媒體最具魅力和影響力的節目形態,如何在融媒體時代實現轉型,保持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新聞傳播研究的重點。筆者以安徽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新聞直播節目為例,分析新聞直播節目的現狀并指出其存在的問題。要實現突破,在敘事層面,電視新聞直播必須力求敘事主體的轉型、敘事視角的下沉和敘事情感策略的表達;在傳播層面,電視新聞直播應凸顯技術意識、受眾意識和新舊媒體的融合意識。
【關鍵詞】融媒體;新聞直播;敘事;傳播策略
我國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11億,其中6.38億人平時愛看直播,刷短視頻、看直播正在成為全民新的生活方式。[1]媒體融合時代,直播的普及不僅改變了人們收看節目的方式,也重塑著主流媒體的電視直播節目形態。以現場電視播報為主線的多屏呈現的融合成為電視新聞直播的必然趨勢。越來越多的新聞直播類節目呼應了融媒體時代發展的訴求,借移動終端之東風,跨平臺矩陣傳播,持續提升傳播力、引導力和公信力。然而各種直播節目不斷涌現的同時,也出現為融合而融合,融而不合;重直播形態輕內容和交互性差等問題。本文以安徽電視臺公共頻道直播節目為例,將視角投向融媒體背景下新聞直播類節目的生產制作與傳播層面,研究如何利用新媒體,轉變自己的敘事與傳播策略,如何在新聞傳播中重塑主流媒體價值這一新時代的重要問題。
一、見證與記錄:直播中的時代觀察者
(一)新聞直播節目發展的三種形態
安徽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新聞直播節目主要有三種形態:“非常態直播”、常態新聞直播節目和移動終端直播。
在過去,往往在發生具有較大新聞價值的社會事件時,傳統媒體才會組織人力物力財力對其進行直播。這些直播的題材往往是重大活動、突發事件,因為直播頻率低,直播也往往被解讀為“非常態直播”。隨著觀眾對于當天熱點話題和最新資訊求知欲的增加,新聞直播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很多主流媒體開始對新聞直播進行常態化的策劃、制作和播出。至此,直播活動成為每天欄目日常編排的常規操作。“非常態直播”演變為常態化直播,凸顯了新聞頻道“第一現場”的時效性。而隨著傳媒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形式靈活、語態鮮活、收看方式便捷的移動終端直播受到觀眾的追捧,成為融媒體時代直播的新樣態。
安徽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作為安徽省唯一省級應急電視頻道,曾參與報道多起社會重大事件或活動。不僅承擔“非常態直播”的任務,而且頻道從成立之初,就一直堅持每天直播幾檔常態新聞節目。近幾年來,頻道在媒體融合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通過與多家新媒體平臺合作,跨屏直播,改變了過去傳統媒體新聞直播中大屏單一、互動性差的困境。除了圖文和語音互動,短視頻、互動小游戲、VR等新媒體產品也常態化呈現在新聞直播中。
(二)直播主題以及形式
作者抽取了2015年1月到2020年1月六年的直播數據,其中“非常態新聞直播”約125場。直播主題主要分兩類:一類是突發公共事件直播,約35場。直播內容涉及暴雨、塌陷、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和持槍劫持、墜機救援等相關的公共安全事故。一類是可預知的重大活動、重要會議和節日慶典等,約90場。直播內容涉及中高考、高鐵開通、地鐵運營、體育競賽、集體婚禮等活動。除了“非常態新聞直播”外,傳統媒體移動端小屏視頻直播開始異軍突起。從2019年至今,在兩年多的時間內,頻道在新媒體平臺發起直播約400場。除了與頻道直播節目并機直播外,直播內容涉及面更廣,大到社會熱點如疫情、大橋塌陷、勞榮枝案庭審,小到名醫面對面、頻道的地面推廣活動等。小屏新聞視頻直播正在成為主流媒體的標配和主力軍。
(三)直播效果及影響
1.跨地域傳統媒體間融合常態化:多地聯動、全景式呈現
5G技術和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讓多地、多場景的聯動直播成為可能。安徽公共頻道積極與兄弟媒體對接,強強聯手,優勢互補,展現出現場直播全方位、立體化、全景式的魅力。
2015年6月28日,安徽公共頻道與福建新聞頻道、江西都市頻道聯合直播《“飛越山海 合福夢圓”——合福高鐵開通》活動。這條合福高鐵線貫穿福州、武夷山、上饒、婺源、黃山、歙縣、銅陵、合肥等22個站點。因為沿途風景如詩如畫,被人們譽為最美高鐵線。直播中,閩贛皖三地電視臺開通多路視窗,在合肥、黃山、上饒和福州四地衛星實時連線,直播延著高鐵線路圖從安徽的“高鐵網”到福建的“旅游經濟”,與多家媒體跨時空、長時段、多分會場連線。通過無縫對接直播、遠程接力式直播,以點帶面,以“小”見大,記錄各地旅游景點、交通建設、人文景觀和經濟發展成果,折射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的大主題。
聯合直播不僅指各省級媒體間的合作,省內各級廣播電視臺之間的直播融合也在一步步深入。比如,2015年12月4日,公共頻道啟動《奔跑吧皖江——寧安高鐵開通現場》直播活動。省內各廣電媒體協同聯動,聯合安慶、池州、銅陵、蕪湖、馬鞍山等多家電視媒體,通過沿線多個站點的衛星和4G直播連線以及航拍,展現安徽積極融入高鐵交通大動脈的良好形象。
2.跨平臺新舊媒體融合創新化:形成多平臺矩陣傳播
新聞直播不僅要積極走出去,與其他傳統媒體融合;更要沉下來,利用頻道自身優質資源,結合新媒體平臺,實現四通八達的多渠道傳播。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威脅著人類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疫情暴發后,安徽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立即開啟直播窗口,連續數天進行直擊抗擊疫情第一線的《抗擊疫情在行動》特別直播。隨著疫情的緩解,頻道又推出《復工復產 同心抗“疫”正進行》直播活動以及后續歡迎援鄂醫護隊返程的《春暖花開,我們回家》等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