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區塊鏈用于新聞與公共信息傳播,如同“天眼”注視太空,統攬萬事萬物,知曉人間的一切動態。區塊鏈新聞不可刪除和篡改,真實準確、洞察秋毫,掌控世界的一切動向。媒體“入塊”將打破信息封殺,被全球各地的人訪問,創造新型的新聞選擇、分享、傾聽、回饋和營銷系統。
【關鍵詞】區塊鏈;媒體天眼;區塊鏈媒體;新型新聞市場
區塊鏈(Block chain)作為當前國內外最熱門的話題,是許多人難以理解的概念。我們看到的相關資料,術語抽象,知識艱深,讓人往往摸不著頭腦。什么“哈希值”“加密貨幣”“公共賬本”等一系列語匯和論說,讓人眼花繚亂。但它也打開一扇廣闊的知識之窗,讓人瞥見新聞傳播障礙被徹底移除與智能網絡知微達變的神奇。2019年10月24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我們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新聞業下一步發展的著力點,很可能是區塊鏈建設,給媒體裝上一雙透視世界的“天眼”。
一、打造媒體“火眼金睛”的奇跡
我國黔南群山中,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的射電望遠鏡時刻凝視著太空,全方位記錄“天體的電波和轟鳴”。區塊鏈一旦用于新聞媒體,就像巨大的“中國天眼”一樣,記者不出編輯部就能對萬事萬物洞察秋毫,坐知千里,記錄和報道各種自然界和社會的動態。
不久的將來,新聞報道完全不同于今天,智能電腦和全能網絡成為記者的“火眼金睛”,快速推出一條條視頻新聞。網絡仿真系統把全球發生的各種事件迅速記錄并儲存在區塊鏈里,記者利用機器算法生成新聞作品,即使最隱秘的事件也難以逃過媒體的眼睛。區塊鏈技術和新聞智能算法創造的奇跡,難以言傳意會,我們只能以虛構的新聞故事詮釋它的超凡入勝,因為智能網絡翔實地掌控與報道一切新聞事件,在若干年后才能變為現實。
我們設想,2025年某天傍晚,記者拿著一盤新聞錄影盤走進編輯的辦公室。當編輯把錄影盤插入機器播放口,顯示器里立刻出現一對老年情侶走下飛機舷梯,等候在飛機前的男女青少年頓時高舉鮮花,歡騰地雀躍起來……
這位記者送來的是關于某市100多位老人周游歐洲兩個月回國的報道。兩個月前,市私營企業聯合會出資組織有過杰出貢獻的退休人員出國旅游,在歐洲走了十多個國家。為迎接老人回國,市政府又組織兩千名青少年在機場迎接,還舉行汽車隊入城和召開座談會等歡迎儀式。令人興奮的是,有位中國鰥夫在這次旅游中和西洋老婦結為好友帶其歸來,聽說這個消息,市民們異常高興,沿路早就擠滿看熱鬧的人群。
晚上8時,該市多家媒體播出這條消息,電視臺記者在現場手執話筒說:“各位觀眾,首先走下飛機的是一對老年情侶,他們滿臉洋溢幸福的笑容,相互牽手拾階而下,好像已經返老還童。我市這位老人是沿河區李時珍街道桂圓小區3號樓的居民李寶錄,今年71歲,退休前曾為我市黎明機械廠工程師,他曾三次被評為我市勞模。他帶回來的這位女友是H國人,名叫妮娜·杜波娃,出生在該國S市耐克斯琴區吉尼瓦大街,今年67歲。31歲時她父母先后因病去世,5年后她的丈夫因車禍身亡。真是人間的不幸,不久她患了乳腺癌,做了切除手術,后來已痊愈,但始終孤身一人……”
新聞剛一播完,許多興致勃勃的觀眾給媒體打來電話,向記者提出一個問題:你如何知道這些老人詳細的身世和在國外奇異的經歷?記者回答說:我們聯機區塊鏈,那里記載著他們每個人一生的經歷,這次他們出國游遇到很多奇事,區塊鏈里立刻就有詳細記錄,歐洲的媒體也有報道。有的受眾又問:“這位H國老婦人的人生境遇,特別是她曾患過乳腺癌,你還沒有采訪她,你是怎么知道的?”記者告訴這位受眾:“我知道她的名字和國別與出生地,就能在H國的區塊鏈里了解她的一切,在該國醫療信息區塊系統查了她的醫療記錄,詳細介紹了妮娜·杜波娃的患病經過,她的手術過程也寫得清清楚楚,還有幾段視頻……”
這就是區塊鏈及其功能。每個人在區塊鏈里都是透明的,從生到死,每段人生歷程,特別是介入重要事件時身置何處,進出哪個大門,如何參與其中,都有清晰的記錄和影像。記者對新聞事件根本不用采訪,除加密的隱私外,可在區塊鏈里獲取每個人的詳細資料,媒體成為名副其實的“天眼”。
二、區塊鏈原理及其信息聚合力
區塊鏈最先用于比特幣交易①,也適用于電子商務、金融市場、醫療保健、科學技術研究、宏觀經濟分析等領域,似乎同新聞媒體毫無關系。今天的媒體大都靠記者的實地采訪獲得新聞素材,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沒有神奇的法力看穿迷津、識別真偽,只能靠記者的實地調查和解讀。區塊鏈卻給媒體帶來意外的收獲,把萬事萬物呈現在記者面前,對化解索取新聞源的困境和高昂的成本有顯著成效。
美國俄亥俄州歐柏林新聞雜志《荒野之聲》的編輯杰克·弗蘭肯菲爾德(Jake Frankenfield)在《區塊鏈:你需要知道的一切》一文中說:“當我們在這里說‘塊’和‘鏈’時,我們實際是在談論存儲在多種公共數據庫(‘鏈’)中的某類數字信息(‘塊’)。”[1]簡單地說,“區塊鏈是一種安全存儲數據的技術。數據被打包成小的‘塊’并串成一個‘鏈’,嚴格的塊序允許用戶察看它是如何記錄的,以及是否有人試圖重新排列或增加鏈中的塊”。[2]這種分布式數據存儲,通過二叉樹型(merkle tree)結構匯集每個信息的全面內容,按照若干分支節點的散列(hash,又稱哈希)排序,加上時間標記,構成某個信息的系統內容。網絡由海量信息混雜在一起,為克服“網絡擁擠”造成的“信息迷路”,區塊鏈能使尋找和閱覽網上信息的人節省大量時間。
在金融交易和商務活動的區塊鏈里,記錄的主要是每筆交易的數額、交易者的簽名和成交的時間。在社會事物的區塊鏈里,記錄的信息涉及人的活動、事件的發生、演變及結果等更為復雜的內容。其主要有四個部分內容及屬性:(1)誰參與某項事務或活動,其身影、行為甚至名字就會和這一事務與活動一起被記錄在區塊里;(2)同一種信息同時被存儲于不同的數據塊中,如果某個區塊的這個信息被刪掉,其他區塊仍保留下來,這是區塊鏈信息不能徹底刪除、不可更改,能夠永遠記錄的原因;(3)區塊鏈上的單個信息塊可以存儲高達1MB的數據,即1兆手機的流量,大體等于一個店鋪幾千筆交易的全部信息;(4)當一個“塊”存儲新信息時,它就被添加到區塊鏈中,同時也記入無數個其他數據塊中。
推薦閱讀:新聞學傳播學著作出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