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網絡時代營造了一個全新的媒介生存環境,當網絡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時,一種新的電視形態——網絡電視正以前所未有發展態勢茁壯成長。國內研究數據表明,伴隨著因特網的迅速成長,網絡與傳統媒體此消彼長的競爭態勢以開始明顯顯現,在因特網的發源地美國,甚至已出現因特網挑戰電視在傳媒領域的主導地位的跡象,而網絡電視正是因特網浪頭上的主角。
關鍵詞:網絡時代;網絡新聞;廣播新聞;動態新聞;信息導航;
中圖分類號:G229.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05-00153-01
一、網絡成為發展基礎
(一)網民人數。2013年底,中國的網民總人數已達6.18億,其中手機網民5億,可以看出中國的網民總數呈良好發展趨勢。
(二)網民獲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徑。在網民獲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徑中,網絡獨占鰲頭,所占比例達到60.8%;電視緊隨其后,所占比列為30.6%;接下來是報紙,所占比例為15.7%;其他媒體所占比例都非常低。由此可見,互聯網已經充分融入網民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以及娛樂之中。
(三)網民的年齡分布。隨著網絡的發展,電視不再擁有傳媒中最新成員的特殊地位,它不應也無法對來自手段更先進的因特網的挑戰視而不見。就年齡分布而言,在中國同樣出現了因特網的影響力在年輕人中較高的趨勢。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3年一月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在我國大陸的網絡用戶中30歲以下者所占的比例共計達72.3%,因此在未來的傳媒消費市場中因特網將具有強大的影響力潛勢。
網絡的迅速發展使網絡電視有了發展的基礎,寬帶網絡運營商耗巨資打造的寬帶網絡,是建了一條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要有“車”跑,網絡電視是高速公路上流量最大的“車”,數以億計的寬帶用戶正“嗷嗷待哺”。可以說,是寬帶用戶的巨大需求點燃了寬帶網絡這把火,也點燃了網絡電視這把火。
二、網絡電視
從廣義來說,網絡電視有三類組成:其一是轉播式:即在線收看全球各大電視臺的電視節目。轉播式的網絡在線電視是較早出現的,它不要求網站具備電視臺的的各個部門,它不需要自主制作節目,它只是將本應在電視機中播出的電視節目轉換成在電腦中播出,嚴格來說,它只是一種在線轉播的電視形態。
其二是儲存式的,即儲存了各電視臺的節目甚至是電影,讓用戶可以點播電視臺中自己喜愛的內容。儲存式的網絡電視是比較專業的網絡電視網站采用的方式,一般都是規模大的電視臺自己建立的網站或是專門從事這方面的大網站。以鳳凰寬帶為例,它幾乎將鳳凰衛視的所有節目搬到了網上,內容有《鳳凰之夜快車》、《全球通鳳凰快報》、《時事快報》、《鏘鏘三人行》、《娛樂大風暴》等。鳳凰寬帶的節目更新速度快,保留時間長,一般可以找到半年前的節目。所以即使觀眾錯過了節目的電視播出,也可以在鳳凰寬帶上從容地下載收看,從鳳凰寬帶可以看出一般這樣的網絡電視都比較有針對性,不是儲存某個電視臺的電視節目,就是針對一些特殊要求的用戶。
其三是自主播出式,即網站除了已有的電視節目外還自主制作電視節目,脫離了電視臺的播出限制,可以滿足讓觀眾點播的要求,達到真正的“互動”。自主播出式的網絡電視現在來說還為數不多,例如中央網絡電視有部分節目是為網絡制作的,在這樣的網絡電視中,網站可以插播廣告,使得網站盈利,而且讓用戶更好地自主選擇自己喜愛的節目,用戶可以有方向的進行收看。當然,以上三種形式的網絡電視并不一定是獨立存在的。
三、網絡時代的電視生存
網絡的交互性、開放性、廣泛性和多使用性使人們擁有了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多的參與感、自由感和更多的主動選擇權,在這種競爭強勢導入媒介環境之后,電視雖不至于“門前冷落”,但也確實無法回避日益強大的因特網的上升勢頭和傳播作用。
電視欄目已經意識到網絡的重要性,出現內容網絡化。前互聯網時代的電視欄目與觀眾的聯系基本處于“信訪”狀態,而在因特網的無極限溝通天地,觀眾有了發表意見、提供線索、參與節目的捷徑。比如北京電視臺的青少年節目《星星擂臺》就推出網上競答活動,北京電視臺還計劃在網上舉辦最佳主持人評選等活動。在網絡時代,可以說“關起門搞節目”,“打開門跑廣告”的思路已顯得滯后了,作為相當于網上ICP(內容提供商)的電視節目生產部門,各欄目應利用網絡的諸多傳播優勢為自己服務,為欄目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生機。
從目前來看,電視臺與因特網的競爭及合作態勢還將保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其一,電視臺以自己的節目資源為母體自辦網站,使電視傳播在網上得到直接的延伸和再生,如北京電視臺在國內開播了首家網絡電視頻道,山東有限電視臺網站自行開發了國內第一套網上節目預報查詢系統。其二,一些權威性網站自辦視頻節目,給網站添彩,為視頻的開拓發展生輝。其三,電視臺與現有的成功網絡商強強聯合,走電視資源加網絡支持的合作之路。
不論是未來網絡與電視模糊了邊界實現融合,抑或是電視以新的面目在未來傳媒環境的“網絡界面”中繼續發揮視聽強勢,只有真正“鏈接”受眾需求,不斷提供主流“內容”,才可長盛不衰。
四、網絡電視發展前景分析
日前報道,全球最大的網絡設備制造商美國思科公司非常看好網絡電視產業前景,表示思科將致力于拓展這一產業。據分析師預測,網絡電視產業的市場規模到2017年將達到100億美元。
面對互聯網大潮的沖擊,傳統電視媒體與網絡媒體相互整合、共存共贏已是大勢所趨,網絡電視與傳統媒體整合勢在必行。單一形式的傳播媒介已不能滿足受眾需求,類似電視與網絡之間的媒介融合傳播已經產生,兩者通過“你中有我、我總有你”的整合交融,形成能應對不同受眾的傳播新模式,信息傳播的整合經營是不可逆轉的趨勢。網絡電視傳播與傳統媒體將在融合中走向分流;而不是在相似方向上爭奪同一群用戶。受眾接受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越來越通達。就像當年新興的電視媒體帶走了一部分廣播受眾一樣,如今,網絡也正在帶走一部分傳統媒體的受眾。歷史證明,當一個新的媒介出現時,常規媒介有能力“重新發現”自己。在過去幾十年電視成為主流媒介的時代,報紙和電臺都很好地適應了這種變化。而網絡給電視帶來的不只是“變化”而是“變革”。電視業的發展動力源于創新和自我完善,網絡電視的出現必將加劇這一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