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新聞六要素(也就是記敘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即五個“ W ”和一個“H” 即Who(何人) 、What(何事) 、When(何時)、Where(何地) 、Why(何因)、How(如何)。文章發表在《安徽文學》上,是文學職稱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對外宣傳,媒體
1943年陸定一提出:“新聞的定義,就是新近發生事實的報道。”范長江也對新聞下了一個定義:“新聞就是廣大群眾欲知應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實”。
21世紀的中國,是正在高速發展與成長中的中國。我國的新聞媒體業的對外報道的頻率不斷的增加,對外報道的深度不斷加深,對外報道的研究也逐漸得到發展。我國媒體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在經受各種各樣的考驗,中國特殊的政治體制和媒體環境以及世界環境也都會影響到媒體的發展,中國的對外宣傳報道業正面臨巨大的轉變。
一、媒體現狀
(一)世界媒體業的發展
在全球一體化的情況下,全世界的媒體業逐漸的融為一體。網絡的發展更是進一步提高了信息的傳播速度,也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世界媒體業的發展。世界的媒體信息的高度融合與統一也是當今世界媒體業發展的標志。但是,世界新聞傳播的優勢已經越來越集中在西方國家和歐美發達國家,世界的聲音已經越來越集中于發達國家,超過90%的媒體信息都出自發達國家。
而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媒體都對中國的媒體業不懷好意,持懷疑和不屑的態度。通過世界媒體業對中國的負面宣傳和報道,全世界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對中國不懷好意,特別是法國為代表的一些歐洲發達國家,經常出現有辱中華名族的事件。而中國的國內媒體經常以強硬和激動的態度去面對國外媒體的挑釁,以至于誤會加深,鬧劇連連。
(二)中國媒體業的現狀
世界媒體業和中國的媒體業是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中國對外報道的媒體機構也隨著世界媒體業的發展有著巨大的轉變。現在中國的對外宣傳報道媒體機構正在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時期。世界媒體業的報道越來越側重于客觀、公正、平衡、平等的信息傳播與交流的今天,以“對外報道”與“對外傳播”理念為中心的時期已經到來,傳統的外宣工作向現代的對外傳播、國際傳播轉化,對外報道的目的從純粹的“向世界宣傳中國”、“讓世界了解中國”轉化為“向世界說明中國”、“向世界傳播中國”。
二、對我們對外宣傳報道的幾點建議和思考
(一)講究傳播的藝術性
中國的對外傳播是建立在讓世界了解中國的目的上進行的對外報道活動。所以對外報道的時候要讓世界人民了解我們的社會現實,而不是妄加吹噓或者編造事實真相。在我們對外報道的時候要學會利用傳播的藝術,學會用中國人自己的編寫方式讓世界去了解中國,為了讓外國人對中國更加感興趣,我們更多的時候不是要告訴外國人我們自己的故事,而是盡量多告訴別人關于外國人在中國發生的故事。
(二)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國
對外宣傳報道,是相對對內來說的對外宣傳自己讓世界理解自己的一種傳播行為。但是要讓世界理解、熟知中國,還是必須要在世界媒體的規則下,按照世界的眼光來正確的審視對外宣傳報道的態度。首先,中國是多名族的國家,世界也是多名族的國家。
必須首先熟知國外媒體習慣,名族文化,學會用他們喜歡的方式去對外宣傳我們自己,才能讓對方學會接受我們,認可我們。在傳播的同時,也要學會找尋名族之間的共同點。
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國的人民對中國的文化更加的親切,更加有認知的欲望。最后當今的社會,更多需要宣傳報道的已經不是中國悠久的歷史傳統,秀美的和善和燦爛的文化,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用世界的眼光審視當今的中國,然后用世界的方式讓全世界去了解中國,去感受中國的熱情和對世界人名的熱愛。
(三)用發展的眼光看世界
世界是發展的,歷史是前進的,對外宣傳報道還要講究與時俱進,要學會結合世界當前的形式用適當的語言文字和方式去展現一個真正的中國。當今世界正在飽受金融危機的危害,世界各大報紙和電視節目更多的是密切關注世界金融的形式和發展趨勢。
大部分的內容和版面被政治和經濟信息所占據,在這樣的形勢下,中國的對外宣傳報道也要學會與時俱進,對外宣傳的時候側重于當前中國的經濟形式和世界經濟形式,通過對外展示中國的經濟形勢和深入分析外國的經濟形勢,與世界各大媒體形成共鳴。讓世界媒體和世界人民了解到中國人民永遠和世界聯系在一起,加速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融合。
(四)自省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中國媒體業最大的問題就是很多明明不知道的東西就變成知道了,假新聞假信息假報道層出不窮。虛報,瞞報,少報,漏報,不報的現象也是多如牛毛,報道深度不夠,內容散亂,檔次不高也是中國媒體發展滯后的重要難題。自我反省與改革才是挽救中國媒體的必經之路。
可是媒體依托于政府,很多對政府不利的話不敢說,政府控制媒體,很多沒有的好消息都變成了好消息。受眾無法真實的了解社會信息,至少是無法完全真實的了解社會信息已經成為中國媒體業最大的詬病。爭取言論自由,一直是中國媒體業不斷努力的目標,可這一目標的實現還是遙遙無期。
媒體很多時候都是虛偽的,他很多時候扮演的都是政府控制民眾的工具。如果渴望進步,對外宣傳報道渴望出現質的飛躍,我們必須反省過去,從根本上了解我們所有的錯誤,并改正錯誤,我們才能真正的讓中國走向世界,走向未來。
三、結語
世界是發展中的世界,中國是發展中的中國。中國的媒體業正面臨承上啟下的關鍵轉折期。世界金融危機的席卷,中國傳統媒體自身的詬病,中國特殊的政府與媒體關系,都是阻礙對外宣傳報道的重要因素。
想要解決這些難題,不是一天兩天一代兩代人可以完成的,中國對外宣傳報道的前途是樂觀的,在過去的幾十年,世界對中國的看法已經大大改觀,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通過積極的外交,奧運會、世博會等世界活動,世界已經在接納中國,世界媒體也給予了中國媒體業足夠的肯定。
但是前景是曲折的,我們自身還存在巨大的問題等待我們去解決,看清世界,才能真正看清自己。
藝術職稱期刊投稿須知:《安徽文學》為安徽省創辦最早、歷史最久的專業性文學雜志。由安徽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郵發代號:26-177。
參考文獻
[1]孫茜蕓.“中國聲音”的對外宣傳思考.[J]現代視聽,2010(02).
[2]駱正林.對外宣傳要尊重海外受眾的接受心理[J].青年記者2010(07).
[3]陳新.對外宣傳“三貼近”原則探析[J].東南傳播,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