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研究對比《內陸深處》與《恥》黑人形象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新聞傳播時間:瀏覽:

  兩部小說中均有一個黑人傭工,《內陸深處》里的亨德里克和《恥》里的佩特魯斯。他們有許多的共同點:一是勤勞能干。當瑪格達殺死了自己的父親后,整理房屋時亨德里克教他…… (時間緊, 等編輯審稿后再補充)[3]《恥》里的佩特魯斯對西方技術的嫻熟應用也讓白人感覺羞恥。

  在1978 年的一次采訪中,在談到雅各布•庫切(小說《幽暗之鄉》的主人公)和瑪格達(小說《內陸深處》的主人公)時,庫切曾說“他們“缺乏把‘它’變成‘你’的能力,也就是說創造一個互助的社會,所以只能在絕望中等待建立親密關系的機會。”[1]2003 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是這樣評價小說《恥》的:“在南非日益變化的新形勢下,當白人至上的傳統土崩瓦解后,他竭力維護自己和女兒的尊嚴。

  小說的主題是作者一直關注的中心問題:人是否能夠回避歷史? ”[2]其實在小說中,庫切就已經給了我們肯定的回答:不能。正如出生并且成長于南非的作家庫切本人一樣,雖然生在異鄉,他幾乎所有作品都植根于南非,南非總是他關注的中心,南非的種族關系也是他一直無法擺脫的主題。

  《內陸深處》(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 ,1977),一部反應殖民者與被殖民者復雜關系的小說, 敘述了在南非一個偏僻的農場,一個孤寂、苦悶的南非白人女性瑪格達和父親以及傭工生活在農場上, 因父親與傭工的妻子有染, 瑪格達舉槍殺死了父親的故事。《恥》(Disgrace,1999)是庫切的布克獎獲獎作品,也是他第一部反映南非后種族隔離時代的小說, 講述了一個五十二歲的白人教授戴維•盧里拒絕接受性丑聞,從開普敦前往南非鄉下農場與女兒露西相處, 以及露西遭遇強奸之恥的一系列事件。

  當盧里告訴佩特魯斯他不知道怎樣安裝管道時,佩特魯斯精于此道,盧里只能在旁邊站著,拿東西,遞工具,打打下手。當盧里看見佩特魯斯嫻熟地用拖拉機耕地,他感嘆道:“簡直不像非洲人辦事”。[4]其二, 在白人殖民者統治下的生活讓他們充滿了對生活的無奈,繼而生出仇恨。

  《內陸深處》里瑪格達問亨德里克,她的妻子是否在意他們的通奸行為,他說“她能怎么樣?棕色人種還能怎么樣? ”[3]P167 棕色人種根本就沒有主張自己權力的機會,對生活充滿了憤恨和無奈。瑪格達槍殺了父親, 但是亨德里克害怕白人最終會怪罪到自己頭上,因此對她吼道:“他們會說是我槍殺了他,誰會相信我,誰會相信一個棕色人種呢? ”[3]P175 在白人殖民者面前,黑人只是替罪羊,因而,心里的仇恨不可避免,就像《恥》里的黑人男孩對盧里父女所吼叫的:“我們要把你們全殺掉! ”[4]P230 因為白人殖民者的存在,使得黑人們過著低人一等的生活,內心里盼望著殺掉白人,過上自己自由的生活。

  同樣是關于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小說, 同樣從白人的視角來看待周圍的世界, 白人同樣經歷了痛苦的生活經歷,黑人同為白人做工,勤勞能干,但是他們的命運卻截然不同。《內陸深處》里的男傭工亨德里克是白人農場主的傭工,無論是衣、食、住、行,都得依靠白人,在與白人的關系上總是小心翼翼,最后雖然因為得不到自己的工資而惱怒不已強奸了女主人。

  但是仍然無法與他們保持平等交流的關系, 最后因為害怕女主人殺了自己的父親而牽涉到自己,逃離了農莊。《恥》里的佩特魯斯在與白人的關系上始終保持著自己與他們平等獨立的關系,不再有卑恭屈膝的行為,后來甚至擁有自己的房子和土地,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不在白人的監督控制之下生活。他們不同的遭遇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首先,雖然同樣勤勞能干,與佩特魯斯相比,亨德里克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在白人面前顯得過于謙卑。以亨德里克找工作時與老板的對話為例。老板問他:“你想找什么樣的工作? ”他謙恭地回答:“什么工作都行———只要是工作就行,Bass。”[3]P29 佩特魯斯則不然,他自恃與白人平等,在他們面前顯得不卑不亢。盧里和佩特魯斯第一次見面,盧里說:“你照看這些狗。”佩特魯斯咧嘴笑笑,說:“又是園丁,又是看狗人。”[4]P71

  在白人面前,亨德里克顯得被動,不知所措,當瑪格達殺死了自己的父親, 亨德里克害怕自己會被認為是兇手,被白人抓起來,無計可施,除非離開這個地方,所以告訴瑪格達:“我馬上得走,我明兒早上就走,我得離開這個地方,到明天晚上我就離這兒遠遠的了,我要到開普敦去。”[3]P175 相比之下, 佩特魯斯顯得勇敢而堅定。當盧里發現佩特魯斯的客人中有一個是參與強奸女兒的黑人時, 盧里沖著佩特魯斯吼道:“我要打電話叫警察。”,然而,“佩特魯斯臉上什么表情都沒有。”[4]

  P149亨德里克和佩特魯斯,一樣的聰明、勤勞、能干,然而一個謙恭卑微,一個不卑不亢;一個膽小怯懦,一個勇敢堅定。一樣的人,為什么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處事風格呢? 為什么在白人面前, 他們的反應會如此不同呢? 這一切,其實都緣于殖民前后南非黑人與白人的社會地位變化有關。庫切正在用它的小說作為武器,尋找著與歷史對話的方式, 在小說中真實展現了南非人的生活,無論是殖民前還是殖民后。一直都在關注并且研究庫切的批評家Tony Morphet 說:“(庫切)從自己的立場出發,用自己的聲音,尋找著與歷史對話的方式。” [6]

  南非,位于非洲最南端,科伊桑人是南非最古老居民,長期過著漁獵和采集生活。1652 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占領開普半島。1657 年荷蘭首批移民侵占科伊人土地。18 世紀70 年代,布爾人殖民擴張到開普東區班圖族科薩人居住的菲什河地帶。布爾人強占牧場,奪走牲畜。1853 年,英國人替代荷蘭,成為了南非的統治者。在新占領地區最大限度剝奪非洲人土地, 迫使失去土地的非洲人去充當歐洲人農場的雇工。白人殖民者占有90%土地,非洲人只保有10%土地。保留地里土壤貧瘠缺水,地少人多,大半非洲人被迫外出替白人工作。《內陸深處》的亨德里克就是這群非洲人的代表。為了謀生,他被迫離開家園,到白人的農場上低聲下氣地謀一份工作,以養家糊口。

  在《內陸深處》發表的1977 年,南非種族隔離正處于猖獗的時期。種族隔離制度對人種進行分隔,然后依照法律上的分類,各族群在地理上強制的被分離,這無疑對處于劣勢的黑人來說更是威脅到生存的非人的制度,因為黑人沒有多少土地,為了生存,他們必須卑躬屈膝地在白人農場主那里干活, 接受他們任何不合理的待遇。

  他們的悲慘境地,通過《內陸深處》里的亨德里克就一目了然。通過這部小說,庫切無疑在向人們訴說著,殖民讓殖民者的后代人性扭曲,但是卻讓被殖民者過著更加悲慘的生活。而在《恥》發表的1999 年,南非黑人總統曼德拉當政,種族隔離早已成為過去。

  在這樣的新時代,如果白人仍舊沉溺于過去的美好時光,就會蒙受恥辱, 因為以黑人佩特魯斯為代表的黑人已經在一步步地獨立起來,不僅是在政治上,而且是在經濟上和心理上。為此,過去的白人殖民者必須接受這一切,否則就像盧里一樣,給自己招來無盡的恥辱。正如佩特魯斯評價露茜答應佩特魯斯的水管穿過時說的:“她是個向前看的女人,而不是向后看。”[4]

  關注南非黑人與白人的關系變化只是庫切人性觀照的一個主題, 其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通過這一主題告訴人們應該學會和平相處,因為沒有永遠的強者,也沒有永遠的弱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襄县| 济阳县| 申扎县| 章丘市| 黎平县| 仙游县| 寿光市| 丘北县| 三穗县| 武穴市| 正阳县| 准格尔旗| 玉山县| 万荣县| 大安市| 三都| 莆田市| 治县。| 南岸区| 西华县| 临颍县| 惠东县| 海盐县| 静乐县| 民勤县| 平阳县| 阜新| 嘉峪关市| 福泉市| 兴安盟| 夹江县| 健康| 全州县| 新乐市| 鸡西市| 临颍县| 新邵县| 星子县| 松溪县| 阜新| 通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