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國有企業黨組織具有聯系群眾廣泛的政治優勢,在團結帶領職工群眾攻堅克難、開拓創新、奮勇前進的征程中,要努力把黨組織的先進性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必須緊緊圍繞改革發展和生產經營中心工作,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全心全意為職工群眾服務,著力解決職工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贏得職工群眾的信任和擁護,為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資源、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
關鍵詞:群眾路線,企業黨建,人才資源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8772(2014)38-0000-00
一、“十八大”帶來群眾路線發展的新契機
中央政治局2013 年 4 月 19 日召開會議,決定在全黨自上而下分批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央政治局表示,將帶頭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會議強調,緊緊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以縣處級以上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為重點,切實加強全體黨員馬克思主義群眾觀教育。
把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作為切入點,進一步突出作風建設,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發揮黨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為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保證。中央決定從 2013 年下半年開始,用一年左右時間,開展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總要求是“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所謂“照鏡子”,就是對照黨章、黨的“十八大”報告和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要求,對照群眾的希望和反映,檢查自己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的行為舉止,尤其是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和密切聯系群眾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所謂“正衣冠”,就是進一步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和信念,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以實際行動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密切聯系群眾的各項要求,振奮革命精神,嚴格遵守黨的紀律,改進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真正樹立為民務實清廉的新形象。所謂“洗洗澡”,就是通過教育活動,通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蕩滌干凈自身所存在的鋪張浪費、奢靡享樂、貪圖名利、弄虛作假的污泥濁氣,重新煥發革命精神和工作干勁。所謂“治治病”,主要是針對那些貪污腐敗的干部。通過這次教育活動,這些干部要爭取主動、坦白交代、改過自新,力求治好腐化墮落、以權謀私的重病、大病,爭取重新做人。
二、迎接群眾路線教育、提升企業黨建水平
首先,發揚民主,走群眾路線,轉變對職工的工作態度企業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主要是靠職工群眾創造的,職工群眾是興企之本、辦企之根,是企業興旺發達的根本保證和永不枯竭的源泉。作為企業的管理層,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堅持群眾觀點,走群眾路線,做到相信和信任職工,一刻也不脫離職工,堅持民主管理、民主決策。
充分發揮廣大干部、職工的聰明才智,避免個人專斷、官僚主義等。企業的改革發展必須立足于相信和依靠廣大職工,把政策原原本本地交給職工,把困難和問題明明白白地告訴職工,把企業發展的前景清清楚楚地講給職工。在抓各項工作落實中,細心體察群眾的情緒,通過說服教育、示范引導、提供服務等方式,讓職工群眾對企業改革發展的舉措發自內心地認同和依賴,為企業發展獻計獻技獻力。
其次,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充分挖掘人才潛力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要積極實施“人才強企”戰略。企業的發展靠產品,產品的發展靠人才,人才的成長靠培育。作為一個企業,必須抓好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工人中的高技能人才三支隊伍建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必須實施“一把手工程”,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親自管。在感情上、待遇上、事業上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的同時。
一定要著重抓好人才的教育和再提高,根據不同崗位的需要,采取崗前培訓、職工從業資格鑒定、脫產輪訓、在崗學習、選送外出深造等方式,做出周密的計劃安排,使人員、時間、內容、經費等落到實處,使他們的專業知識得到更新,專業技能得到提高。
最后,全方位多層次關愛和善待職工,實現工作目標企業關愛職工,職工則關愛企業,企業善待職工,職工則回報企業。人是有感情的,要重視感情和心靈的力量,帶著對職工群眾的深厚感情去做工作,從感情上、政治上、經濟上、生活上去了解職工的需求,給予充分地滿足,切實保障職工群眾的各種基本權益,真正做到誠心誠意為職工群眾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辦好事。
一是對職工群眾要著眼于親情、友情,愛心管理。職工群眾的心,是企業的根,是無價之寶。要多做平衡心理解疑釋惑、溫暖人心的工作,讓職工心通氣順、心情舒暢、精神振奮地投入到工作和生產中去。作為管理者與職工談心一定要擺正位置、掌握技巧,做到平等待人、平易近人,積極營造團結互助、平等自由、寬松和諧的人文環境。
要多用討論式、互動式的啟發方式,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了解職工的情緒,摸清職工的脈搏,因人而異,區別對待,對癥下藥。職工心情舒暢了,就能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二是對職工群眾要尊重、信任、維權,讓職工活得有尊嚴。尊重職工的人格,真正發揮工會、職代會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民主決策的職能,讓職工知情參政,增強工作的透明度,做好廠務公開。
當職工感到被信任、被欣賞時,他們的工作效率就會提高,就有動力把工作做得更好。三是要保障和維護好職工的合法權益。必須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職工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以改革促進和諧,以發展鞏固和諧,以穩定保障和諧。凡涉及到職工權益的重大問題必須經職代會討論通過,做什么事情都要考慮職工答應不答應、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
要通過艱苦細致的工作,特別對一些熱點、難點、重點、敏感性問題,采取積極主動的措施,及時進行化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保持好企業內部的平安和穩定。“群眾利益無小事”,作為企業的管理者一定要心里裝著職工、凡事想著職工、一切為了職工。要千方百計地為職工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滿足他們的物質、精神、文化需求。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研究部署在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N]. 人民日報,2013-04-20.
[2]李景治.十八大后黨建工作的新特點[J].學習論壇,2013(6).
[3]顧建華.以群眾路線提升企業黨建工作水平[N].安徽經濟報,2013 -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