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只有教師與家長、學校與家庭相互作用,才能為學生提供有效的管理保障。中等職業教育在我國的教育結構中占有重要地位,為國家培養了大量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因此,中職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我們不要怕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只要我們及時發現問題,并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緊跟時代腳步,努力營造出有利于中職生學習和生活的校園環境,讓學生心情愉快地接受知識和學習技能,就能培養出符合社會要求的中等職業人才。
一、當代中職生管理存在的問題
1.管理不平衡在中職學校中,很多教師比較偏愛“好學生”和“尖子生”,而對于那些“無可救藥”的后進生則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甚至忽略這一部分學生的存在,還有些教師會用帶攻擊性的語言傷害學生的自尊,無形中給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這樣長久下去,這些不受重視的學生會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最后可能走上歧途,造成難以料想的后果。2.管理脫離實際情況如果當代教育不能轉變教學模式,更新教學觀念,還是以傳統的管理方式來管理中職生,將難以取得較好的管理效果,甚至有時還會適得其反。
當代中職生大多是“90后”,心理、行為都有自己的個性,但是很多教師沒有對他們進行全面的了解和客觀的分析,只是以陳舊落后的方式進行管理,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甚至產生更嚴重的后果。
這會使教師產生挫敗感,對管理者也是一種打擊。3.不重視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和保護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對于一個人來說非常重要,對于學生來說更為重要,尤其對于中職生這個特殊的群體來說。
當然,在樹立學生自信心的同時,教師更要注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但是,有些教師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尤其是個別教師話中帶刺,不講究批評的藝術性,不但沒有解決實際問題,反而會傷害學生,使事情變得更糟糕。
二、提出的建議和有效的管理方法
1.改變傳統管理觀念,發展創新模式作為教書育人的教師,管理、教育學生是自己的神圣職責。當今社會不僅需要能考出高分的學生,而且還需要具備多種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教師不能以分數的高低來衡量學生的好壞,要把每一個學生培養成才作為自己的教學目標;不能用傳統的管理方法來抑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與時俱進,開創新的管理模式,讓學生在和諧、溫馨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讓中職生感受到教師、學校、社會的溫暖,心中充滿自豪感。
2.管理注重科學化和人性化日常管理要注意科學化,教師要注意學生的差異性,不能籠統地用一個標準來衡量,自古就有“因材施教”的說法,當代教師更應將它落實到教學中。同時,教師在教育管理中還要重視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注意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靈活運用,不能“生搬硬套”,而應通過一些活動和生活中的小事情來體現管理的人性化。如教師可以開展感恩教育,讓學生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社會;可以開展品德教育,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讓他們懂禮儀、知榮辱;可以開展自信心的教育,讓學生在自信中生活,激發出他們的正能量。
3.重視溝通的力量,走進學生的世界溝通是解決問題和誤會的最好途徑,人與人之間的有效溝通能化解很多誤會,在學生管理中適當地運用溝通,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方面,教師與學生溝通,可以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表揚正確的想法,糾正有偏差的想法,引導學生正確地思考問題;另一方面,教師與家長溝通,可以了解學生的生活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