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論文摘要】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在課堂教學中 “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體育教學中,教師們在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時,也出現了另一種傾向:教學中缺少了必要的動作示范。筆者認為實施新課程并不意味完全拋棄傳統的教學方法,體育課中教師自身的示范不僅必不可少、無法替代,更要加強自身修養,努力提高動作示范的有效性。文章發表在《體育教學》上,是體育教學論文發表范文,
【論文關鍵詞】體育教學;動作示范;有效性
動作示范是體育教學中最簡便、最常用、最有效的直觀教學手段之一。教師把某項技術動作分解或完整地向學生演示一遍,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必要的動作表象,并了解該動作的結構、順序,從而更好地進行模仿,以形成正確的動作概念。體育教學中,教師正確的動作示范,既可以使學生獲得必要的直觀感受,提高掌握動作要領的效率,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在教師正確的動作示范的影響下,學生會產生一種積極參與、躍躍欲試的心理體驗,以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因而,提高教師動作示范的有效性顯得尤為重要。
1.對教師動作示范必要性的認識
1.1動作示范是體育教師基本的教學能力,也是體育學科有別于其他學科教師的重要能力。體育教師只有掌握了正確的運動技能才能給學生作出正確的示范。因此,示范能力是體育教師不可缺少的教學技能。
1.2教師示范最經濟、最有效的直觀手段。教師的教學示范一方面可以隨時隨地給學生以正確的動作表象;另一方面教師的教學示范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練習水平給予不同層次的指導。
1.3教師的教學示范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樹立教師威信。教師通過正確優美的動作示范,讓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動作有了初步的認識,同時也從老師的示范中感受到動作的形體美,學生會從心底佩服教師,對體育學習的興趣也就自然提高。學生會將教師作為模仿甚至崇拜的對象,愿意積極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從而樹立了教師的個人威信。
2.教師如何進行有效的動作示范
2.1教師示范要具有科學性。教師正確、優美的示范可使學生建立起正確的動作表象,建立起正確的動作概念。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任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示范,教師的每次示范都應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何時示范,示范什么,怎樣示范都要根據教學任務,教學步驟,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同時教師要注重對示范節奏的把握,有的動作宜快不宜慢,如站立式起跑的動作示范;有的屬于宜慢不宜快,如武術、太極拳類的項目。這樣能幫助學生較快地理解教師講授的內容,達到預定的教學目的。而無目的地作示范,不但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而且也沒有教育意義。
2.2教師示范動作要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示范屬于語言分類中的肢體語言。體育教學中準確的動作示范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必要的直觀感受,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更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富有感染力的動作示范對學生形成和完善正確的技術動作起著潛移默化的效用,它使學生在體驗到體育動作的美感的同時,獲得一種滿意的心理感受。所以示范直接影響學生的精神狀態、學習熱情和課堂參與度。
2.3示范要注意合理的位置與方向。教師動作示范的效果受示范位置與方向的影響。教師的示范位置應根據學生隊形,動作的性質以及安全的要求等因素來決定。示范的方向根據動作的線路和要求學生觀察的動作部位而定。示范前,還應注意分析動作的結構和要求,要考慮學生觀察動作的角度,講究動作示范的各個“面”。在實踐中常采取的有正面、側面、背面以及鏡面示范等方法。如果同時有幾個班在上課,也應注意不要使學生面向其它班站立,以免分散注意力。
2.4示范的形式要多樣化。示范要根據教材的內容、性質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作完整示范、分解示范以及常速和慢速的示范。如對新教材,教師可先用正常速度示范一次完整的技術動作,使學生初步了解教材的完整技術結構,后再根據該次課內容作慢速分解示范,使學生了解動作的要領,建立一個完整的動作表象。如在武術教學中,應先用正常速度把整套動作完整示范一次給學生看,使學生初步了解技術動作結構,再根據該次課的任務,進行分解示范教學。另外,也可用直觀教具進行示范,如錄像、圖解等,以彌補示范的不足和增加講解的實效性。還有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應針對學生存在問題的具體情況,讓掌握技術動作較好的學生進行示范練習,然后教師加以分析。這樣,正確的技術動作就會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2.5教師的示范要與講解相結合。在日常體育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掌握一個技術動作,教師不僅需要進行正確的示范,而且需要進行必要的講解。一般來講,只有講解沒有示范,學生只能得到一個抽象的概念,而只有教師的示范沒有講解,學生只能看到一個具體的動作形象,所以教師的講解與示范在體育教學中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兩者的關系非常緊密的,它們互相補充,不可偏廢。
2.6教師動作示范的次數并非越多越好。在體育課堂上,教師的動作示范要根據具體條件、動作的難易程度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程度合理進行。在學生的模仿練習的基礎上,教師給予適當的示范指導,使學生在反復的練習中掌握動作。
3.結論
3.1教師的自我提高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各項技術動作的練習,力爭每節課都將最規范、最合理的動作示范出來,有意識加強此項教學技能的訓練與提高。
3.2外出培訓與觀摩
教師要創造條件參加教育主管部門舉辦的繼續教育和技能培訓,加強能力儲備。同時有機會多觀摩一些高水平的公開課、示范課等,多向優秀教師學習,并做好及時的吸收與積累,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
總之,作為新課稱標準的具體實施者,我們廣大體育教師要緊跟時刊發展的步伐,努力轉變觀念,改進教學方法,但并不意味著拋棄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的動作示范在課堂教學中仍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富有實效的動作示范能夠讓學生更有好地掌握要學的技術動作,培養學生過硬的運動技能,以形成終身體育的能力。
體育教學論文發表須知:《體育教學》雜志是由首都體育學院主辦、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學校體育專業委員會協辦,以全國大中小學體育工作者為主要對象的科普性期刊。《體育教學》已經正式出版發行了130余期,2008年《體育教學》又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讀者面前,內文72頁,彩插8頁,并采用大16開無線膠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