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在牛頓和萊布尼茨創立微積分和把它嚴格在極限理論基礎上之前,數學的研究方法都沒有極限這個概念。可以模糊地說初等數學是用高技巧和樸素的方法研究數學,而沒包括極限思想。文章發表在《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上,是數學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初等數學,語言表達,培育語言
初等數學時期從公元前五世紀到公元十七世紀,延續了兩千多年、由于高等數學的建立而結束。這個時期最明顯的結果就是系統地創立了初等數學,也就是現在中小學課程中的算術、初等代數、初等幾何(平面幾何和立體幾何)和平面三角等內容。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大部分學生理解掌握了計算思路以后,如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有些知識,學生雖然理解了,但不一定能用語言表達出來,如果還要表達的讓其他同學聽明白,就更讓老師頭疼了。因此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好習慣,以及相互交流和語言表達能力,這樣會更好的促進同學思維的發展。
對于剛入學的學生,他們正是語言表達的過渡階段,詞匯接觸量很少,平時和伙伴交流,習慣用生活用語來表達自己的見解。很少有學生能完整地、清晰地、有條理地表述自己的觀點。更多的同學是片面的,部分的、歪曲的表達自己的思路,表達很不順暢。我們怎樣做才能讓我們的學生在教學中,想表達,敢表達,會表達呢?作為一名小學數學老師,我們在課堂上要怎樣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呢?我想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加以注意:
一、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
古語說道“親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才能樂其教”。小學生的情緒波動特別強烈,如果他對老師特別的有好感,他就喜歡上你的課,他就會愿意和老師交往,愿意在老師面前展示自己的風采。因此教學中老師們要以一副和藹可親的面容對待學生,對學生多一些鼓勵鞭策,少一點批評責備,努力創造一個和諧、平等的課堂氛圍。這樣就會很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表達的欲望,他也就會主動的把自己的學習思路轉達給大家。
二、培養學生理解數學語言的能力
表達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的,要想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理解數學語言的能力。數學語言是嚴密的,我們一定要嚴格要求學生嚴密的表達數學語言。例如小數點的移動問題,一定要讓學生清楚的理解并明確的表述,向左移數就縮小,小數點向右移動數就擴大,知道一個數擴大的倍數小數點應向右移,縮小的倍數就把小數點向左移。
三、教師要率先垂范,言語嚴密
因為兒童具有很強的模仿力,數學教師的語言應該是學生的表率,因此教師的課堂用語力求用詞準確、簡明扼要、條理清楚、前后連貫、邏輯性強。通過教師平時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會日趨嚴謹。教師講授完以后,可以要求學生總結一下自己的學習收獲,通過這樣的訓練,既讓學生鞏固對知識點的理解,又再次給學生提供語言訓練的機會,轉為學生講,輕松了氛圍而且還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四、交流方式的無限延伸,讓學生人人都有運用數學語言的機會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思維是語言的“內核”,兩者相互依存。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極力嘗試著改變以往的教學態度和教學手段,嘗試運用各種交流的方式。如:自述、互評、分組討論等,讓每個學生都有說話的機會,給他們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平臺。
1、自述
自述這種形式常用于某個知識點解決后鞏固性的“說”。例如,學生解決了“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后,我讓學生自己說說解決這一問題的策略、轉化后的近似長方形的各個部分與圓形各個部分的關系等,特別是那些后進生也有機會張開嘴,使每個學生都能掌握圓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2、互評
兩個同學互相交流是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發表見解、培養語言表達能力的好方法。一些教學難點,由學生獨立探究有些難度,教師講授又不能加深學生的印象,我們可以安排同桌同學相互交流、點評各自的思路。簡簡單單的幾句話,通過同桌間的互相交流,使學生掌握思路,并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3、分組討論
在課堂教學中小組討論是比較常用的一種交流方式。在學習中碰到“疑難雜癥”時,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討論后總結,最后結果達成一致。這樣做的好處,可以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也有聽別人發言的機會。小組討論,就是讓學生可以在相對較大的范圍內有練習說的機會,你說,我說,大家說,氣氛熱烈,積極性高漲,這為學生在班級里說,為在他們今后的數學學習中說,作了很好的鋪墊。
在日常的數學課堂教學中,要使課堂富有生機和有效,就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徹底開放課堂,開發多種互動方式,調動學生交流的積極性,這種交流應是積極的,主動的,活躍的,無束的。我知道,現階段在農村,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語言交流能力還很差,它的培養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過程,它是一件繁雜、漫長的工程,需要我們每一位數學教師的努力。
我們必須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深入鉆研教材,結合具體內容,有意識地設計具體目標,提供有助于培養學生數學語言交流能力的情景,探索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把培養學生數學語言交流能力的任務落實到具體的教學過程。我相信,只要我們教師在數學教學中緊緊抓住學生語言表達這根主線,必將帶來收獲的喜悅。
免費論文期刊網投稿須知:《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為自然科學總論類綜合性學術刊物。2004年創刊,國內外公開發行,月刊,每月月初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