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區及青海海北、海南、黃南、果洛、玉樹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東地區。文章發表在《光學技術》上,是數學論文投稿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藏族大學生,數學素養,策略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蕃”(音bō),生活在這里的藏族自稱“蕃巴”,“蕃巴”又按不同地域分為“堆巴”(阿里地區),“藏巴”(日喀則地區),“衛巴”(拉薩地區),“康巴”(四川甘孜 云南 青海玉樹 西藏昌都地區),“安多”(青海(除玉樹地區外)、甘肅甘南、四川阿壩)。
數學素養顧名思義就是人本身具備的數學修養,它在數學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國數學教育隨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其復雜程度也在逐步提高,少數民族大學生數學素養提高的復雜性是社會復雜性在數學教學中的具體體現。而藏族大學生的數學素養就更具有其本身的獨特性和復雜性。
我們知道以往的數學教育受傳統文化中“大一統”觀念的影響,常出現對教學模式理解與運用的簡單化、片面化的傾向,通過建立統一的教學模型,也就是過多地注重了對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教學,而對學生數學素養、情感和價值觀的培養關注不夠,使數學教育變成了知識和技能的教學,迫使學生疲于應付“八股”式的教學,逐漸產生了“數學難學”與“枯燥乏味”的感覺。
1 通過多年教學實踐,我們發現藏族大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存在如下錯誤認識
1.1 “計劃經濟”遺留的思維慣性
相當一部分藏族大學生對大學的認識還停留在過去上了大學就是進了保險箱,什么都不用愁,他們從一入校就認為進了大學門,以后就沒什么大問題了,反正自己已經是一個大學生了,以后的前途國家會考慮的。所以從思想上放松了對大學數學課程學習的警惕性,學習的目的也不明確,大腦里帶有深深的計劃經濟時代下大學生思維的烙印。
1.2 對數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由于數學專業是基礎科學之一,表面看上去很難直接指導實踐并應用于實踐生活,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忽視對數學的學習,他們中很大一部分人認為,學好數學沒有什么用,反正自己最后還是回去教中小學,在中小學用不到那么多的諸如微積分、向量空間之類的高等代數的知識,所以不喜歡學習也不愿意學習數學。
2 如何走出誤區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
2.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心理學認為,興趣是一種帶有情緒色彩的認識傾向,它以認識和探索某種事物的需要為基礎,是推動人去認識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種重要動機。阿伯特•愛因斯坦(AlberEinstein)曾說:“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怎樣去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是作為民族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必須重點關注的問題。
2.2 吃透定義是根本
教學發展的動力源于社會和自身發展應用的需要,如何讓學生切實地感受到這種需要是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內在動力的關鍵,通過再現數學思想史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這種需要,也使他們有探索的“愉悅”,這樣的例子很多,本文不再累贅。至于吃透定義對藏族大學生直觀的理解數學而言顯得尤為重要,“定義”就是通過指出概念所反映事物本質屬性來明確概念的邏輯方法。
以上針對藏族大學生提高他們數學素養的方法,只能說是最基本的幾種方法,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每種方法都能獨立發揮作用,在具體教學中,我們需要視具體情況與用多種策略,以求達到較好的效果。
總而言之,以上的這些探究也好,策略也罷,實施起來都離不開藏族大學生自身的勤奮,所以作為教師在授課之余還應該培養他們的做人意識,樹立競爭意識,使他們能夠清楚地意識到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必須樹立學習終身化的理念。這將會幫助他們根除對學習數學的思想認識誤區。同時,還應激發他們不要滿足于現狀,要樹立到更好的大學再繼續深造的信心;到更大的城市謀求發展的壯志,使他們自己能夠真正意識到具備數學素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核心科技論文投稿須知:《光學技術》雜志是面向國內外的以應用科學和工程技術研究成果為主的有關光電技術方面的專業性學術刊物。
參考文獻:
[1]高雪芬,胡覺亮.培養大學生的科學素質——我校開設“數學與科學進步”課的具體做法[J].大學數學,2006(1).
[2]朱士信.如何在大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J].大學數學,2003(3).
[3]李醫民,王學弟,丁丹平,等.數學素質教育改革的系統工程[J].大學數學,2003(4).
[4]樊曉明,王志剛.數學實驗與數學素質的培養[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6(10).
[5]陳少云.對高職學院數學教學改革的思考[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11).
[6]陳華鋒,李君.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探討[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