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高校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路徑探究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免費文獻發布時間:2021-05-31瀏覽:

  [摘 要]高校校園文化與文化創意產業有效融合和良性互動,形成高校文創這一特有的文創業態。高校應完善組織架構和工作機制,重視品牌推廣,注重保護商標和知識產權,培育專兼結合的創作團隊,形成科創文創的新型業態,積極探索與社會資本合作新模式,促進高校文創產業更好發展。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業;高校;路徑

  文化創意產業是一種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生,以創造力為核心的新興產業。文化產業作為第三產業,根據產值、經濟總量和發展程度不同,大致分為三個層次:以旅游為主的文化產業、以廣播電視業為主的文化產業以及以高科技為支撐的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創意產業體現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和人們對文化的需求及認知程度,也體現國家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文化創意產業通過對文化資源進行整合創新,對知識產權進行保護和運作,產生高附加值的產品,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和廣泛深遠的文化影響力,成為文化傳承的新助力。

  高校文化創意產業研究現狀

  高校是各類人才的聚集地,也是一個開放式社區,是傳承知識文化的重要場所,也是一個包容多元文化的場所。高校校園文化與文化創意產業有效融合和良性互動,碰撞出火花,不僅能提升校園文化影響力,還能統籌整合資源,服務師生和社會。

  根據中國知網期刊數據庫顯示,截至2020年7月,以“文化創意產業"“文創產業”為主題的文章分別為10347篇、2643篇。2012-2017年間,相關主題研究成果非常豐富。這是因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后,文創產業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學界對于文化創意產業方面的研究保持較高的關注度。

  知網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7月,以“高校文化創意”為主題的研究論文僅126篇。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關于高校文創產業人才培養模式及課程特色的研究;其二,關于高校文創產業知識產權保護的研究;其三,關于高校文創產業平臺建設的研究;其四,關于高校文創產業產品開發的研究。高校文化創意工作主要集中在文化創意專業人才培養和校園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兩個方面。產品主要是校徽、校歌、文化衫、吉祥物等。在我國,高校文化創意工作起步較晚,很多工作尚處于探索階段。

  高校文創工作的定位及重要性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專家埃德娜多斯桑托斯認為:“文化創意包括想象力、科技創造、經濟創新。”高等院校是科技創新的生力軍,因此,文創產業必然會在高校這片廣闊地域中得到蓬勃發展。高校文化創意產業是對學校特色文化的一種凝練與升華,承載著學校厚重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如今,師生、校友、合作單位以及社會對校園文化具有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和個性化需求,高校文化創意產業更加重要。

  其一,發展高校文創產業有利于學校品牌建設與推廣。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市場的開放和教育質量的提高,有規模、有競爭力和優質口碑的教育提供者在不斷沖擊著我國優質生源市場。文創產品將高校特有的文化內涵、價值觀、育人理念通過別樣的形式表現出來,提升人們對高校聲譽、社會影響力等的認知度。對于高校而言,社會認同度越高,越有利于其獲取各方面資源,形成良性循環效應。

  其二,高校文創產品作為大學形象的名片和校園文化的載體,是凝結師生校友情感的紐帶,有助于校園文化傳承。高校文創產業具有高知識性、高附加值、高融合性的特征,是校園文化生態環境的必需品。

  其三,發展高校文創產業有利于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提升高校自我“造血"能力。高校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高校文創產業可以將更廣泛的文化知識與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相結合,不僅形成文創成果產品,更通過產品引領并帶動人們提高工作和生活品質。文化創意也是高校文化成果轉化的形式。高校文創產業可以為高校帶來資金支持,為學生提供自主創新的實踐平臺。

  總之,高校文化創意工作是以構建積極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為目標,以創意為核心,以高校文化為靈魂,借助科技手段,以知識產權開發與運用為主體的知識密集型工作集群。文化創意工作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文化創意工作的開展為校園文化增加了活力,加強了學校與校友、社會的互動。文化創意是高校無形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既要保護,也要開發利用。高校文創工作發展路徑

  高等院校文創工作兼具文化與經濟雙重屬性,極具特殊性。因此,在高校開展文創工作與一般文創企業運營不完全一樣。當下,高校文創工作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

  第一,高校文創產品開發要具有全局觀,適應市場需求,遵循工業產品開發規律。例如,北京大學醫學部深挖大學文化內涵,在文創產品中融入對生命的敬畏、對醫者仁心的稱頌以及醫學學科特有的元素,同時進行市場需求調研,將文創作品轉化為文創產品,對具有市場化優勢的內部外部資源進行整合,使產品適銷對路。北京大學醫學部通過推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將校園文化的內涵和醫學教育的價值觀、職業觀傳遞給每一位師生和關注醫學發展的社會人士,使得北大醫學文化得到更為廣泛的傳播,被更多國家和地區的人們所知曉和接受,大大增強了師生對醫學教育的認同感。總之,高校要遵循工業產品開發、運營的規律,使高校文創產品規模化生產成為可能,同時加強產品質量控制,樹立良好口碑。

  第二,完善組織架構,整體統籌規劃,形成合力。以北京大學醫學部為例,以前文化創意工作主要體現為根據校園活動需要進行零散、單一的紀念品定制,標識使用不規范、不統一,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等情況時有發生。經過多次調整整合,北大醫學文創中心管理委員會成立。該委員會作為校級委員會,根據學校發展規劃,制定學校文創工作長期發展戰略,負責“北大醫學”品牌及衍生品開發,對視覺形象識別系統等重大事項進行授權和責任約定。在文創中心領導下,產業辦作為分管職能部門,醫學出版社作為具體實施主體單位,共同負責校園文創產品設計、市場開發、品牌推廣、知識產權保護、質量監控等工作,對接市場、創造利潤、實現開源。設立高校文創服務管理機構,從校內管理角度看,可以將分散的行政管理工作整合起來,提高工作效率;從產業運營角度看,有助于實現

  “事企脫鉤、管辦分離”,明晰產權、明確責權,按照市場規律促進人、財、物等資源要素自由流動,激發創新活力,增強發展動力。

  第三,實施品牌戰略,注重保護商標和知識產權。高校要重視打造文創品牌,進一步加強對知識產權及商標的保護。對有影響力或商業價值的品牌商標,高校要及時注冊保護,避免被他人惡意搶注,造成損失。北京大學醫學部早些年就完成了“北醫"北京大學醫學部”等商標注冊,2017年完成了“北大醫學”商標注冊,使其成為醫學部品牌標識。“北大醫學”等學校商標覆蓋醫學教育教學、醫療衛生、醫療器械、校園文化創意產業等領域,對于提高學校知名度、擴大國際國內影響力有著積極的作用。此外,知識產權保護及專利申請也為后續資本注入、擴大產能規模提供了必要的支撐。

  第四,培養可持續發展的文創人才和專兼結合的創作團隊,建立對接市場的績效激勵機制,保持團隊的穩定性和創造力。這里的文創人才和創作團隊不僅僅指經過文化創意設計訓練的專業人才和專業設計團隊,還包括在校師生以及校友,他們也是校園文創工作源源不斷的生力軍。學校的一樓一舍、一草一木都是在校師生和校友青春年華、點滴成長的見證者,師生對于自己求學任教的地方往往有著極為深切的情感,而文化創作是一種非常好的釋放情感、情懷的方式,師生可以在常規工作學習之外,通過更多樣化的形式感受并表達對人類思想文明的認識、對科學知識的敬意。專兼結合的創作團隊可以更好地將校園文化融入創新作品中。同時,高校應建立更加合理靈活的考核激勵機制,孵化文創項目,為高校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提供空間。校園文化創意工作是一項富有挑戰性的腦力工作,文化創意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及轉化是一項復雜而又專業的工作。為了確保文創工作成效不斷提升,高校要加強制度建設,讓各個參與方都有動力、有干勁投入其中。

  第五,從信息化走向智能化、數字化。隨著5G商業化、物聯網和區塊鏈技術的民用商用落地及推廣,構建校園云端文化創意產業平臺成為可能。文化創意產業離不開與現代科技的深度融合。例如,沉浸式體驗是科創+文創的一種新型業態,它因大量的技術集成、快速的內容更新、豐富的文化表現形態、廣闊的應用前景受到關注,能讓每一位學生以個性化的方式參與教學。北京大學醫學部正在積極嘗試將這種新業態引進醫學教學、醫學臨床、醫學培訓等,這也是科技成果轉化的一種具體表現。

  第六,積極探索與社會資源、社會資本合作新模式。文化創意產業深入發展需要適當引入社會資本。高校要將學校的文化資源、技術理論資源與企業的資本資源、技術實踐資源有機結合,充分發揮校企兩方優勢,推動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

  新時代,高校要通過校園文創工作,提升校園品牌影響力,傳承校園文化,講好學校故事。

  參考文獻:

  [1]Max Horkheimer,Theodor W.Adorno,Gunzelin Schmid Noeri,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M].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2]姚遠,有關高校文化創意產業的一些想法[J.美術教育研究,2012(7).

  [3]許燕轉,英國高校文化創意產業專業教學體系研究[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20(2).

  [4]秦曉熠,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校文化創意人才培養體系的困境與出路[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

  [5]徐莉,劉梅英.高校文化創意產業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生態系統的構建[J.中國成人教育,2018(11)

  [6]吳凱杰.高校文創產業知識產權保護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12).

  [7]花建,陳清荷·沉浸式體驗: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新業態UJ.上海財大學報,2019(5).

期刊VIP網,您身邊的高端學術顧問

文章名稱: 高校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路徑探究

文章地址: http://www.kg120.com/mianfeiwx/57727.html

國際期刊論文 SCI/SSCI選題匹配!

選擇豐富服務快速通過率高一鍵快速領取私人專屬發表方案!

* 填寫需求信息,或選擇平臺現有SCI/SSCI選題(如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河县| 邻水| 卓尼县| 牡丹江市| 太保市| 久治县| 苏尼特右旗| 兰考县| 马公市| 枣阳市| 荆门市| 仪陇县| 蛟河市| 奉节县| 灵川县| 绥芬河市| 湖北省| 大连市| 靖安县| 西宁市| 左贡县| 定襄县| 沅江市| 凤冈县| 河东区| 鄂伦春自治旗| 明水县| 泾源县| 河源市| 兰州市| 达日县| 塘沽区| 仙游县| 伊川县| 凤台县| 文成县| 连云港市| 焦作市| 南部县| 辉南县| 堆龙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