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十四五”時期新的戰略部署與理論發展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綜合論文時間:瀏覽:

  摘要:我國“十四五”時期進入了特征明顯的新發展階段,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做出了諸多方面新的戰略部署。本文著重從戰略指導思想新思路、戰略目標新規定、戰略路徑新指向等方面進行分析,對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的戰略判斷及構建新發展格局等戰略舉措與推動中國特色經濟發展理論的發展做出思考。

  關鍵詞:“十四五”時期;新的戰略部署;新的理論發展

現代營銷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的主體和重點部分是謀劃“十四五”時期的發展,本文主要就“十四五”時期在進入新發展階段條件下,黨中央做出的新的戰略部署與推進新的理論發展做出初步思考。

  一、新的歷史階段

  認清我國所處的發展階段,明確新形勢的特點與要求,是制定“十四五”發展規劃的必要前提。我國處于新的重要發展階段的特征非常明顯。

  (一)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建設小康社會是20世紀80年代初中期黨中央開始謀劃經濟發展戰略時提出的,以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00美元作為重要標準。由于20世紀末期我國已基本實現了這一目標,在21世紀初黨中央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謀劃了21世紀前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任務。隨著這一新任務接近完成,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黨中央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首位進行了部署。

  歷經改革開放四十多年艱苦卓絕的努力,在即將迎來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我國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成就,載入了史冊。按照世界銀行確定每人每天1.9美元為國際貧困標準來看,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已有8億多人脫貧,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總數的70%以上,被世界銀行原負責人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1]。“十三五”期間,我國脫貧5575萬人,接近于2020年世界人口排名第22名南非的5778萬人,比第23名緬甸的5371萬、第24名韓國的5164萬還多。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困擾中國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的解決。僅以這方面實例就可以表明,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績很突出,已取得了決定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我們國家發展的歷史上,乃至在人類發展歷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重要影響。2021年迎來建黨百年,我們正處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將進入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歷史階段。新中國成立后,黨中央一直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對中國現代化建設進行艱辛探索。20世紀50年代就曾提出建設現代化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和國防。黨的十九大將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分為兩個階段,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做出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謀劃了第一個階段,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的征程,這又將是一個偉大的歷史時期。

  (二)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環境日趨復雜

  1.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

  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的原理之一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構成了經濟基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生產關系對生產力、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有反作用。世界歷史發展軌跡表明,每一次技術產業革命,都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重大且深刻的影響,包括推動社會分工與商品交換的不斷擴大,使經濟全球化得以產生和迅猛發展。以蒸汽機為標志的科技革命帶來了大機器工業,改變了世界。到20世紀初,電力工業、化學工業等科技革命的發展,又帶來了新的產業變革。70年代后,信息技術革命帶來的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產業變革,對人類的改變非常之大。20世紀末最熱的一個詞叫“新經濟”,后來就是互聯網產業的發展,不僅產生了很多新的業態,還改造了傳統的產業。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以數字技術革命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如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產業的發展。與以往產業革命相比,“新產業革命具有網絡化、平臺化、泛在化等特點,降低了準入門檻,為人人參與、人人發展提供了更加平等可及的機會”[2]。方興未艾的新產業革命正在深刻改變著世界,新經濟、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將給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帶來革命性變化。

  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也推動了世界經濟政治格局的變化。全球經濟治理發生了深度變革,2008年,在發生了由美國引發并蔓延世界的金融危機之后,西方七國首腦會議(G7)演變為二十國集團(G20)就是例證。進入21世紀之后,世界經濟格局發生深度調整的重要標志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國際力量“東升西降”“南升北降”態勢更加明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顯示,1990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按市場匯率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為21.9%,2018年這一比例上升到40.4%,在不到三十年的時間里差不多翻了一倍。如果按購買力平價計算,1990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為36.1%,并在2008年達到51.1%,實現了對發達經濟體經濟總量的趕超,2018年這一比例進一步攀升到59.3%[3]。新興國家經濟發展占據了世界經濟發展的很大比重,解決全球性問題離不開這些國家。G20 遏制了金融危機,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肯定,逐步走向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中心位置。2008 年以來,G20 召開的歷次峰會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從而擴大了這些國家的話語權,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大大提升。國際力量對比發生的深刻調整,已經并將持續對世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2.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

  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威脅。經濟全球化從歷史的發展來講,經歷了幾次浪潮,英國發展了機器大工業,生產的紡織品銷往世界,推動了世界貿易,將世界卷進了較為廣泛的全球化浪潮。19世紀末和20 世紀初,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推進了新的經濟全球化,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世界成立了經濟性協調組織,如世界貿易組織(當時稱“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等在客觀上對協調世界貿易關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撐起了自由貿易體系。再一次新的變化始于20世紀的后半葉,信息技術與互聯網大大改變了生產與貿易方式,推動了更大范圍的經濟全球化。80年代末90年代初發生的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解體,也促使更多國家融入了經濟全球化體系。中國在21世紀初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進一步融入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盡管在客觀上推動了世界經濟發展,但是也給一些國家和地區帶來了負面的作用,所以一直存在著不同聲音。然而,曾發起和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國家現今卻成為逆經濟全球化的主導,這就大大增加了世界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近年來非常凸顯的是美國對中國的遏制,使得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日趨復雜。

  推薦閱讀:市場營銷新戰略發展方向模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栾川县| 新乐市| 邢台县| 丰原市| 吐鲁番市| 惠州市| 靖西县| 肥乡县| 讷河市| 巴林右旗| 耿马| 临邑县| 读书| 专栏| 中牟县| 台江县| 迁西县| 东山县| 隆德县| 山东省| 祁东县| 楚雄市| 佛坪县| 育儿| 上杭县| 烟台市| 安庆市| 蒙城县| 北京市| 北流市| 汪清县| 苍山县| 县级市| 巴彦县| 天门市| 抚顺县| 监利县| 衡南县| 独山县| 江安县| 禹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