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文章基于對博物館展示設計的簡單了解,意圖以博物館展示設計為媒介,弘揚地域文化。首先要對其體現方式、營造手法和基本原則等進行深層次分析,以博物館場地條件為先決因素,藏品為物質基礎,運用多樣化的藝術表現形式,以傳播教育文化為目的,進一步弘揚地域文化特色。
關鍵詞:展示設計;地域文化;設計方法
0 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人們的精神文明建設需要相應提高。博物館作為地方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弘揚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傳播媒介,應通過科學合理的展示設計,讓觀眾更好地融入當地文化氛圍,反映當地特有的、蘊含濃厚文化意義的特質。
1 博物館展示設計中地域文化的重要性
1.1 充分展現地域特色
根據不同的地域特點,博物館的展覽內容應有效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反映當地的人文精神,濃縮當地民風民俗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增加展覽的吸引力,提高參展觀眾的興趣。
例如,2017年初,扎賚諾爾博物館為了響應習近平同志“要特色辦展、拒絕千篇一律”的號召,充分發揮其自身優勢,積極舉辦特色展覽,展示地域文化特色。
此次展覽展示地域特色的專題一共分為兩項:第一項是基本陳列,展示地域厚重文化。其中,“北方草原文明—扎賚諾爾歷史文化陳列” “北國明珠—呼倫湖”“扎賚諾爾煤炭歷史科普”展覽,以呼倫湖流域的自然環境變遷與人類社會發展歷史為背景,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北方草原地區的文化傳承及歷史重大事件,從人文自然和人類起源的角度闡明了呼倫湖的自然生態景觀和地質風貌。第二項是專題陳列,彰顯地域特色。從歷史發展進程的角度看,扎賚諾爾是內蒙古煤炭工業的搖籃,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文物價值。因此,扎賚諾爾博物館將模擬礦井展覽作為博物館亮點工程項目,將展廳內部分為多個區域,分別模擬不同的地下礦井實際操作模式,供游客參觀體驗,以沙俄時期手工采煤到綜采工作面等場景為工作主線,讓觀眾對扎賚諾爾的地域歷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1.2 弘揚城市文化內涵
城市文化內涵可以從城市中的多個方面分散展現,如雕塑、語言、文字、建筑,但最能集中體現城市整體文化底蘊的場所就是當地的博物館。博物館的展示設計中融入地域文化特色,豐富地域文化內涵,提高城市文化品位,進一步有效弘揚城市文化特性。
例如,重慶大渡口文化以重鋼聞名,因此對原有鋼片區進行整體規劃時,在保留原有重鋼型鋼廠內具有典型工業特征和歷史文化底蘊的建筑物的基礎上,進一步打造以重慶工業博物館為核心的重慶工業文化博覽園。這樣可以進一步重溫重慶工業歷史發展過程,豐富城市文化內涵,從而有效提升大渡口的城市文化品質。
在重慶工業文化博覽園內部的設計過程中,根據地域文化特色,以重慶工業發展歷程為設計主題,在原有重點保護單位遺址上增加活性利用、專題陳列、科普體驗,還包含了能夠展現文化底蘊的珍貴工業設備展品、主題雕塑、裝置藝術、人物雕像,進一步體現了工業文化與公共藝術的完美結合。重慶工業博物館還不定期地推出工業文化主體展覽,組織與國外同類博物館、企業或機構進行交流探討,有效促進了地域文化的發展,同時帶動了當地的社會和經濟的雙重效益。
1.3 增強市民文化意識
博物館是一個以對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留下來的產物進行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的場所,而且根據產物的不同性質,根據其科學性、歷史性或藝術價值進行有效分類,為公眾提供知識的文化教育場所。因此,在博物館的展示設計中展現地域文化特色,在滿足公眾文化需求的同時,對公眾文化意識的提高也有顯著效果。
例如,安鄉地方文化博物館通過規劃館內具有地域特色的展示設計,充分利用博物館的多樣化功能,將其打造成紅色教育基地,進一步弘揚安鄉地域文化、展現安鄉的優秀形象,為安鄉縣歷史文化傳承及經濟、社會效益的發展發揮了很大作用。
安鄉地方文化博物館的展廳內以歷史文化作為主要背景,以時間的發展作為主線,不同區域陳設的展品都配有相應的照片和文化故事敘述,充分挖掘安鄉地方文化特色,講述了安鄉的歷史文化故事,讓展覽變得生動豐富、內涵深遠而又詼諧有趣、平易近人,從而使安鄉地方文化博物館成為外來旅游者和安鄉本地居民了解當地紅色歷史和民俗文化的新平臺。博物館全天免費開放,方便游客觀賞,增加了游客和市民對地域文化了解的興趣,進一步加強了當地文化的有效傳承和發揚。
1.4 展示文化差異
地域文化獨有的特色是經過歷史長河的浮沉,由不同層次、不同階段和不同文化內涵共同組成、積累下來的,充分展示了地域文化的特色,有利于將同一層次之間的文化進行對比,從而找出文化的差異,進一步提高了公眾探索文化淵源的興趣,形成了地域文化熱點,帶動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
例如,蘭州市博物館的展示設計濃縮了蘭州的地域文化,展館內的基本陳列以“大河流韻”為基調,以歷史的發展分為從遠古至近代的不同展區。采用實物展覽與現代化影像技術相結合的方式,給觀眾不一樣的視覺享受。如在彩陶文化展示中,將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的彩陶鼓、城關區營盤嶺出土的同一文化類型的彩陶甕和紅古區出土的彩陶雀進行對比,探求同一時期不同地點的技術手法之間是否存在差異,或者將同一類型不同時期的器物進行對比,有利于對地域文化進行深入探索,為我國地域文化發展的展示提供了有效的技術參考。
2 博物館展示設計中地域文化的展示手段
2.1 藏品為物質基礎,主題為設計原則
藏品作為博物館展示設計的基礎和主體,在整體設計中起著引導作用。博物館工作人員在設計時,既要從展品本身的價值對設計的方式和主題進行考量,又要根據展品的類型將展示空間進行功能區域的劃分,結合不同空間的設計,使展示空間形成一個交相呼應的整體。設計主題是博物館展示設計的重要原則和靈魂,一切展示內容都要圍繞主題進行設計,同時也是通過設計主題的展現,將展覽內涵完整地傳達給觀眾,貫穿整個設計的始終。如在首都博物館的“鳳舞九天—楚文化特展”中,按照楚國文化發展歷程作為主題進行設計,具體分為“尊禮崇樂”“蘊美求奇”“究天人之際”“楚啟漢風”四個部分,其中根據每個功能分區的不同,展示了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禮樂之器、冠帶衣裳、實用器物等藏品。
2.2 場地條件為先決,藝術手段多樣化
博物館在進行展示設計時,先決條件就是需要一定面積的展示場所。根據固定的場所和展覽內容,進行相應的主題設定,之后進行整體設計。展覽場地的設計除了常設展覽之外大概分為多用于布置流動展覽的固定空間、適用于大型展覽而對原有空間進行改造兩部分。因此,展示設計由于場地的不同,其設計內容、方式和理念氛圍也會不同。在選定場地的基礎上,除了根據美術效果對其進行主體的設計外,還需要融合多種藝術手法,如建筑、音樂、科技等手段。避免了藝術不同主題的單調性和傳統性,充分營造出展示設計獨有的藝術氛圍。
2.3 傳播文化為目的,體驗式活動形式為手段
博物館蘊含的文化內涵對大眾有一定程度的社會教育作用,有效發揮其本身存在的社會功能。由于大部分博物館屬于公益性質,對市民免費開放,所以在博物館展示設計過程中,需要將市民的素質培養、參觀習慣、館內服務設施等因素考慮進去,使展示設計更趨向于實際化、生活化、群眾化,不斷創新設計形式和設計內容。通過展示設計的新穎性吸引觀眾,使其在參觀展覽內容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其中,能展現出最佳效果的是體驗式設計形式,通過觀眾親身實踐,滿足其心理需求,從而達到更深層次地探索地域文化的目的。
3 結論
綜上所述,博物館圍繞藏品及主題,運用豐富的藝術手段,依據能夠相呼應的設計理念,展現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以求進一步豐富城市文化內涵,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增強文化個性意識,有效奠定深厚的文化根基,從而進一步帶動當地經濟和文化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鄧曉瑞.基于地域文化的博物館空間設計研究—以山西博物院為例[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9.
[2]朱基成.基于地域文化的銅仁鄉愁館展陳設計[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9.
[3]胡鵬,周燕妮.基于湖湘地域文化特色的展館建筑設計探析—以湘潭市規劃展示館及博物館為例[J].中外建筑,2018(9):164-166
推薦閱讀:博物館研究圖書類期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