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為我們做好新時代民族地區的宣傳思想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疆是多民族的共同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促進民族團結的必要條件,是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的客觀需要。實踐中,我們聚焦新疆工作總目標,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為中心環節,堅持守正創新,積極擔當作為,教育引導各族干部群眾進一步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使各民族更加自覺堅定地在黨的領導下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高舉思想旗幟立根
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靈魂,旗幟就是力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根本指針,是新時代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旗幟。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堅定主心骨、振奮精氣神,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根本性意義。黨的十九大以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堅持“三化”,推動學習宣傳貫徹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里走。
學習理解消化。結合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同志關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建立常態化學習機制,加大研究闡釋力度,全面系統學、及時跟進學、反復研讀學,保持理論學習的熱度、溫度和深度,“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全區黨員領導干部的普遍共識。
“四個意識”深化。堅持把學習宣傳教育的過程作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過程,廣泛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萬家”活動,通過組織20萬名“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駐村干部持續開展分眾化、具象化宣講,開展網上互動式、靶向式宣傳等,讓學習成效內化為馬克思主義立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立場,內化為忠誠核心、擁戴核心、維護核心的情感,全區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和各族群眾的心始終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緊地貼在一起、緊緊地連在一起。
落地落實轉化。在鞏固學習成效的基礎上,逐一對照習近平同志關于新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實行“一套工作措施、一個牽頭部門、一名主要責任人”的落實機制,推動科學理論轉化為領導干部的科學決策;組織全區社科研究單位聚焦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加強理論研究闡釋,推動科學理論轉化為專家學者的嚴謹治學;堅持做大做強主流思想輿論,教育引導群眾、爭取凝聚人心,推動科學理論轉化為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不斷激發各族干部群眾“建設美麗新疆、共圓祖國夢想”的熱情和干勁。
壯大愛國主流鑄魂
習近平同志強調:“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綿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愛國主義始終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終是推動中國發展進步的重要歷史動因,始終是激勵我國各族人民自強不息的強大力量。近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落實“三個堅持”,大力弘揚愛黨愛國愛疆正能量。
堅持活動牽引。在慶祝建黨95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廣泛開展“我和我的祖國”系列群眾性活動,舉行周一升國旗儀式,舉辦“祖國萬歲”主題燈光秀,創作推出電視劇《庫爾班大叔和他的子孫們》、電影《歌聲的翅膀》、微視頻《祝福祖國亞克西》等主旋律作品。
堅持典型激勵。用各族群眾身邊的鮮活典型闡釋愛國主義精神,引領人們的價值追求。組織開展“最美奮斗者”“最美支邊人物”等先進典型評選推薦工作。學習宣傳習近平同志給庫爾班大叔的女兒托乎提汗的重要回信。廣泛報道張富清、布茹瑪汗·毛勒朵、陳耀平等先進事跡。
堅持以立為本。堅持從小抓起,印發學前幼兒“紅書包”系列圖畫書,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在每個孩子的心靈深處。堅持把青少年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中之重,編寫《可愛的中國》《簡明新疆地方史》等地方思政課教材,推動愛國主義教育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建好用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推動愛國主義教育融入貫穿國民教育全過程。
堅定文化認同強基
習近平同志指出:“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近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著力在“立”“推”“育”上下功夫,深入實施文化潤疆工程,全面提升各族群眾文化素養,不斷增強文化認同。
立中華文化。充分發揮中華民族視覺形象促進繁榮、傳承文化、增進認同的作用,推動公共文化設施升級改造,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力度,編纂《新疆通史》《新疆文庫》,大力推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教育,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推動中華文化在新疆得到全方位、多渠道、廣覆蓋地宣傳推廣。
推文藝精品。充分發揮文藝工作在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力量上的重要作用,抓服務、抓供給、抓質量,通過召開自治區文藝創作工作座談會、設立自治區文藝創作專項基金,推動文藝創作繁榮發展。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出電影《塔克拉瑪干的鼓聲》《遠去的牧歌》等一批反映少數民族和邊疆生活的優秀文化作品。
育文明新風。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積極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文明新風行動,加大科學知識宣傳普及力度,引導農牧民群眾崇尚科學、反對愚昧、抵制極端,形成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
系牢團結紐帶固本
習近平同志強調:“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新疆的問題最長遠的還是民族團結問題”。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新疆各民族在祖國大家庭的懷抱中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共同開發新疆、建設新疆、守護新疆。近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圍繞守好筑牢民族團結這條生命線,著力強化“三心”,強基固本,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強信心。精心打造“萬人宣講團”“百姓名嘴”和領導干部宣講隊伍,建立進基層、進校園等宣講機制,圍繞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常態化開展形勢政策教育,不斷激發各族群眾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聚人心。廣泛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組織全區110多萬名干部職工與160多萬戶各族群眾結對認親,既密切了黨群干群聯系,又增進了各民族之間的感情。
鑄同心。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開展“學歷史、愛祖國、游家鄉”學習體驗活動,制作播出《史話新疆》系列微視頻等,正本清源,以史育人,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銘刻黨的恩情聚力
習近平同志強調:“全面實現小康,少數民族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南疆四地州是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是新疆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近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聚焦深度貧困,堅持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做到“三個講好”,凝聚思想共識、匯聚精神力量、激發內生動力,引導各族干部群眾進一步增強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自覺性。
講好政策。深入宣傳貫徹習近平同志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脫貧攻堅重大決策部署,宣傳各地區各部門因地制宜精準脫貧的實際行動以及落實產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等具體措施,講清楚、講明白好日子源于黨的好政策,使各族群眾發自內心地感黨恩。
講好成效。堅持理論輿論、文化文藝、網上網下整體聯動,大力宣傳各地各部門努力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著力推進脫貧攻堅的新成效以及穩定給新疆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帶來的巨大紅利,新疆各族干部群眾對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充滿信心。
講好故事。面對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的雙重壓力,充分發揮宣傳思想工作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優勢和作用,全力講好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生動故事,匯聚起同心共筑中國夢、攜手奮進新時代的磅礴力量。
推薦閱讀: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