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狀況不盡人意,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較少,尤其是中者年人群與體育活動的比率更為低下,而影響和制約人們參與健身的最大因素是余暇時間少和無人指導。近年來,國家對全民健身加大了投入力度,并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果。這對小城鎮的建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實現農村與城市連接的重要紐帶,也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健身活動 余暇時間 措施策略
1 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國家經濟實現了跳躍式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人民正在向著小康型社會轉變,對于自身的健康問題以及生活質量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黨和國家也對于全面健身越來越重視,因為個人的健康能夠有效促進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筆者就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效性進行了分析研究,希望有更多的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健身活動中來。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本次調查的對象為永昌縣城不同職業的人員,共選擇了420名研究對象,年齡為70歲以下人群。
2.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的方法為問卷調查法,共發放了500份問卷,實際回收的有效問卷為420份;并通過數理統計法和觀察訪問法開展分析。
3 結果與分析
3.1 體育鍛煉價值觀
從調查結果得出結論,認為體育鍛煉能夠建立良好生活方式的總占比為38%,認為體育鍛煉是白白浪費時間的只有1.9%。認為體育鍛煉可以提升工作效率的總占比為30.2%,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人們的健身需求較為強烈,而且有參加鍛煉后的親身體驗和正確的態度。
3.2 年齡成份分析
從調查中得知,女性人數為227,男性人數為193,其中,68.3%的人為50歲以上的人群,充分說明在體育鍛煉中,中老年人的占比非常高。而且通過訪談發現,這些經常鍛煉的中老年人,參加的原因主要是身體不適和有充足的時間。從同齡人處得知鍛煉對身體有較多的好處而積極參加。
3.3 體育鍛煉的頻率、項目及影響因素
3.3.1 體育鍛煉時間頻率
通過本次調查顯示,日常參加鍛煉的人數為58人,每周平均時間為3次,每次時間是30min左右,占總數的13.8%。不經常參加鍛煉的人數為186人,每周約為2次,每次時間為20min,占總數的44.3%;有78人偶爾參加者,每周1次,每次時間不超過20min;還有90人為基本不活動者,占總數的21.4%;而剩下的8人為不活動者,占比為1.9%。通過分析得出,人們在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和頻率上,遠遠達不到相關要求,結合上述參加鍛煉的年齡人數可以看出,中青年人正是經驗豐富、年富力強的時候,需要定期參加體育鍛煉對競爭的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機進行適當得到調節。但由于日常生活中比較忙碌,需要承擔各方面的精神壓力,還要承受污染、廢氣的危害,沒有時間和精力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活動。
3.3.2 市民感興趣的健身項目
從本次調查研究顯示,市民比較感興趣的體育運動為慢跑、乒乓球、羽毛球等,運動量比較適宜的小球項目,不但可以充分地展示自我,還便于實施和組織,與人們的體育鍛煉動機非常符合。對于中老年人來說,如果是無人指導的時候,慢跑是最合適的運動,群眾比較喜歡的項目主要有踢毽子、登山、扭秧歌等,這些運動也是當地傳統習慣和環境條件的影響。市民對于太極拳和武術的興趣屬于中等水平,具有非常強的健身性和藝術性,是我國非常寶貴的文化遺產,深受老年人的喜愛。
推薦閱讀:住宅與房地產城鎮類論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