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推進偉大的事業。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生死決戰中,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逆行而上、共克時艱,用熱血和汗水譜寫了人類歷史上可歌可泣的抗疫篇章,賦予偉大的中國精神以新的時代內涵。這種精神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留給中國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為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增添了新的內容,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時代精神的最好詮釋,成為鼓舞和激勵億萬中華兒女攻堅克難、奮發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互幫互助精神。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我國各民族交錯雜居、相扶相依、兼容并蓄,共同創造了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形成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互幫互助精神。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襲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迅速調集全國各地最優質醫療資源力量,開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醫療支援行動。自1月24日除夕至3月8日,全國共調集346支國家醫療隊、4.26萬名醫務人員、900多名公共衛生人員馳援湖北;19個省份以對口支援、以省包市的方式支援湖北省除武漢市以外的16個地市,其“速度之快、規模之大,世所罕見”。無數的社區工作者、公安民警、海關關員、基層干部、下沉干部不辭辛苦、日夜值守;快遞小哥、環衛工人、道路運輸人員、新聞工作者、志愿者等不懼風雨、冒疫前行;廣大民眾踴躍參與、眾志成城;各種抗疫物資、生活用品、生產物資通過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郵政快遞等各種運輸方式從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源源不斷運往湖北、武漢,保障了湖北省、武漢市隔離措施順利實施;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和留學生心系祖國,從世界各地購買防疫物資,寄往祖國抗疫一線。四面八方的炎黃子孫匯集起排山倒海的磅礴偉力,構筑起抵御新冠肺炎疫情的鋼鐵長城。
不怕犧牲、逆行而上的英雄主義精神。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在這場應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涌現了無數“最勇敢的人”和“平民英雄”,他們是白衣天使、科技人員、解放軍官兵、公安民警、基層干部、志愿者乃至快遞小哥、環衛工人等。他們冒著被感染的風險,挺身而出、逆行而上,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承受難以想象的身體和心理壓力。他們中有的雖已古稀甚至是耄耋之年還臨危受命、毅然出征,晝夜奮戰、行程滿滿,讓人心疼;有的身患絕癥,顧不上家人感染,以“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的精神搶救危重患者,用生命守護生命,讓人淚目;有的瞞著年邁父母,或推遲婚期,或丟下年幼的孩子,寫下請戰書,立下生死狀,奔赴抗疫一線,令人動容;有的驅車千里捐款捐物后留在武漢當志愿者,與武漢同呼吸、共患難,令人景仰;有的不懼危險到一線提供服務,令人敬佩。他們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抗疫戰歌。
統一指揮、服從安排的顧全大局精神。面對洶洶來襲的疫情,習近平同志親自部署、親自指揮,他多次主持召開會議,聽取匯報,因時因勢調整防控策略;深入社區調研指導,前往武漢實地考察,作出多次指示批示,明確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堅持全國一盤棋。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構建起從中央到省、市、縣黨政主要負責人掛帥的應急指揮機制和統籌協調的應急決策指揮體系。湖北和武漢人民識大體、顧大局,以“封閉一座城、守護一國人”的擔當與奉獻,筑起阻隔病毒蔓延的屏障,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14億中國人,積極配合防控措施、令行禁止,安心“宅家”,個個都是抗擊疫情的戰士;人民軍隊牢記宗旨,聽黨指揮,緊急馳援武漢,舍生忘死、敢打硬仗,全力以赴奮戰在抗疫最前線,成為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保護神和捍衛者;廣大黨員干部以“舍我其誰”的擔當吹響了向抗疫進軍的集結號,讓黨旗高高飄揚在疫情防控斗爭第一線。舉國上下這種統一指揮、服從安排的顧全大局的精神,匯集起抗疫的強大合力,成為中國抗疫成功的重要經驗。
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求實創新精神。人類戰勝大疫大災最終要靠科技創新。面對疫情大考,黨中央明確提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國科技戰線迅速組成科研團隊,根據疫情發展不同階段確定科研攻關重點,爭分奪秒,聯合攻關,協同創新,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就確定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并分離得到病毒毒株;加速推進新型檢測試劑、抗體藥物、疫苗和診療方案等攻關;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無人機、人工智能等發布疫情信息、進行疫情趨勢研判、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繪制“疫情地圖”、提供各方專家會診、直播防疫科普等等,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與此同時,根據個人不同體質和不同病情,一人一案、精準施策、對癥下藥;根據時間地點和事件變化等不同情況,精準研判疫情,科學劃分疫情風險等級,分清輕重緩急、主次矛盾。當疫情蔓延勢頭得到初步控制時,黨中央明確要求分區分級精準防控,逐步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努力將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沖擊和影響降到最低。這種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求實創新精神,是我們戰勝疫情的“硬核”力量。
攜手同行、守望相助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精神。“病毒沒有國界,疫情不分種族,人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在中國抗疫最艱難的時候,全球77個國家和12個國際組織向中國提供物資等援助,170多個國家領導人、50個國際和地區組織負責人以及300多個外國政黨和政治組織向中國領導人來函致電、發表聲明表示慰問支持,各國人民以不同方式為武漢加油、為中國鼓勁,中國人民會始終銘記并珍惜這份情誼。中國黨和政府采取了最全面、最徹底、最嚴格的防控舉措,打響了一場全面抗疫的人民戰爭,并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及時主動向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社會通報疫情信息。當疫情在世界多國多點蔓延時,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推動疫情防控的國際合作,號召各國攜手合作,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中國向國際社會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向世衛組織援助兩批共5000萬美元用于開展抗疫國際合作;截至5月31日,向150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抗疫物資援助,向27個國家派出29支醫療專家組,通過多種形式同國際社會分享抗疫經驗,提供技術支援;同有關國家在溯源、藥物、疫苗、檢測等方面進行科研合作,充分展現負責任大國的擔當,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彰顯了攜手同行、守望相助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精神。
習近平同志指出:“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中華民族歷經各種磨難而愈挫愈勇,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始終是戰勝困難的強大精神力量。在決勝全面小康和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經歷了這場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抗疫斗爭洗禮的中國人民,必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從抗疫斗爭中汲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譜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壯美華章。
推薦閱讀:黨史文苑政治論文投稿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