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基于文化自信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綜合論文時間:瀏覽:

  摘 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要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進一步彰顯了文化自信在國家進步和社會發展中的至關重要作用。新時代背景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在吸收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后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及當代中國的精神內核形成的獨特文化體系。文化自信源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根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脊梁, 是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動力。文化自信的具體表象就在于不受世界多元文化的抨擊, 堅信本民族文化所具有的不朽價值。

  關鍵詞:十九大; 文化自信; 中國夢; 民族精神

傳統文化論文投稿

  文化自信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核心議題之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重視文化自信, 習總書記多次強調堅持文化自信的重要性。2016年7月1號,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文化自信, 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2017年10月28日,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更是著重強調“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文化興國運興, 文化強民族強”。

  以上斷論表明, 文化自信在促進國家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中起著不可比擬的作用。21世紀是市場化和信息化的時代, 經濟、政治已經邁向全球化,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 文化全球化也逐漸成為世界各國的新常態。我國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多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 中華名族文化在與世界文化接軌的同時, 也面臨著世界諸多文化思潮的沖擊。如何在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下將優秀的中華民族文化立于世界之林, 堅持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成為我國提升核心競爭力, 增強國際話語權、實現中國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經之路。

  一、文化自信的本質

  不同的時代背景文化的內涵各有不同, 不同的文化主體對文化本質解讀也不同。西方著名學者泰勒闡述文化的本質就指出, 文化是包括知識、藝術、信仰及人類在社會環境中一切能力的總和。“軟實力”學說開創者約瑟夫·奈則強調:文化是整個社會價值觀和人類實踐的結合。文化作為一種國家軟實力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越來越成為國際競爭的核心力量。由此可見, 文化可以看做是特定人群特定在特定區域形成的社會現象和內在精神傳承、發展的總和, 是一個國家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包括“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審美情趣、宗教信仰”等要素。自信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就是對自身充分了解充分肯定的基礎, 并表現出一種積極向上的心理。自信使人不受外界主流觀點的左右, 對自己持有的觀點能作出正確的判斷。文化自信的具體表象即是對自己國家及名族文化符號或主流意識形態有強烈的認同感, 會主動承擔對文化的傳播責任。對自身民族文化的高度肯定, 就在于在不受主流西方文化的影響, 堅信自身文化所具有的特殊魅力和不朽價值。

  二、當代中國文化自信的根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在吸收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后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及當代中國的精神內核形成的獨特文化體系。我們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文化自信并不是跟風的政治口號, 而是對于當今中國取得的現代化建設成就以及實現中國夢的理性思考和積極探索。我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 有著深厚的人文積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將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當代的社會環境相結合, 最終培養出的一種全新的文化體系, 它的誕生將指導和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 創造出屬于當代中國并能澤披后世的燦爛文明。

  (一) 文化自信源于燦爛的中華民族文化

  古代中國的文化影響力長期領先于其他地區, 尤其在東亞范圍內, 形成了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漢文化圈, 對周邊的民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北宋時期, 北宋政權與西北的西夏政權爆發了戰爭, 爾后形成了對峙局面。待形成相對和平穩定的邊境環境后, 西夏和北宋進行了商貿往來, 很快北宋政府便在繁榮的貿易活動中收回了戰爭損失和外交成本并且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為后來的長期穩定和平的局面奠定了基礎。

  北宋之所以能在后來的商貿往來中占據主導地位, 不僅僅是得益于發達的商品經濟, 更為深層的原因在于進行了文化輸出。在進行商品貿易往來的同時, 北宋方面著重強調了書籍的出口, 先進文化得到了大規模廣泛的傳播, 西夏各個階層開始逐漸認同了中原王朝的地位以及儒家思想的文化價值體系。這個過程起關鍵作用的就是我國古代燦爛先進的文明對周邊民族的文化形成了優勢地位, 才使得周邊民族逐漸被我們的先進文化價值體系所同化。以上的例證可以得出, 文化在許多階段甚至比國家的武力更為重要, 而我國古代先進的文化在決定國家前途命運的時刻, 以潤物無聲的智慧完成了對落后民族價值體系的融合, 展現出先進文化的無比優越性。

  (二) 文化自信來源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成就

  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以后, 很多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真理, 但是多數都以失敗告終。但是我們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克思主義在不斷的解放斗爭中結合中國的實際, 最終探索得到了適合我國國情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形成了毛澤東思想, 并且最終指導了我國的革命事業走向成功。改革開放時期, 又是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一步深入, 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生化成為鄧小平思想, 帶領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建設成就。

  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具體表現, 形成了強大的名族凝聚力, 為國家和名族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十八大以來, 習近平同志在總結前人的寶貴經驗后創造性的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這是當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又一次新的飛躍, 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精髓。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是全黨全國人民奮斗的理論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的建設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所以我們在將來更加有理由對我們的新時代文化體系充分自信, 正是她帶領著我們走向一次又一次的勝利。

  (三) 文化自信源于當代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當代中國人民精神風貌和國家整體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 其精神內核就源于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具有內在統一性。誠信、友善、敬業、愛國, 是每個個體的精神追求, 與傳統文化所推崇的仁愛德義及無數仁人志士的實踐和追求深度契合。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這是對美好社會的全景展示, 也是優秀傳統文化熏陶的產物。儒家思想體系認為, 公正、平等即是反映在社會環境中的誠信表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就上升到了國家民族的高度, 在傳統文化中強調的天人和諧、國家富強等與是核心價值觀的體系相對應。我們倡導核心價值觀, 且核心價值觀就發源于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 我們就越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表現在多個維度:對現有文化發展和繼承的自豪感, 對民族文化創新能力認可, 對民族文化未來的希望, 都具有重要意義。

  核心價值觀能引領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又可以催生出朝氣蓬勃的文化力量, 以激發全民族的文化創造力, 推動民族文化發展到新的高峰, 創造出新時代的輝煌。從另一個角度考慮也能使我們更加有勇氣以包容的心態, 學習其他優秀文明的成果, 豐富我們的文化, 這樣才是我們核心價值觀更加自信的真實體現, 使我們的文化發展邁向新的階段。

  三、文化自信對于國家民族的重要意義

  (一) 文化自信是民族的精神脊梁

  十八大以來黨和人民政府著重推進了文化建設, 其中培養文化自信又是重中之重, 因為文化自信可以為優秀文化傳播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凈化文化土壤, 以及推動社會文化事業向前發展。起到“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文化自信就凝結在我們的靈魂中, 有了這樣最原始的文化認同, 民族和國家的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才能顯現出來。縱觀世界各國, 如果國家民族形成不了文化自信, 人民之間就沒有了精神紐帶, 就不能形成統一的國家意志。有了文化自信就可以培養出更多的文化人才, 只有這樣才能引領文化潮流, 創造文化繁榮的時代, 形成良性的循環。

  (二) 文化自信是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動力

  當今時代, 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在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文化自信在文化產業中直接貢獻的經濟增長點, 自信培養出的文化軟實力也為思想的傳播和大型的國際活動贏得了話語權, 既是發展社會經濟向更豐富、更健全的重要推手, 又是當代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的有力保障, 因此文化自信是當代中國實現偉大復興的堅實基礎。對此, 我們黨不斷提升文化的自覺自信自強, 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強大動力。

  (三) 文化自信是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石

  文化自信的建立是民族精神的體現, 有了這種自信就可以從容的選擇自己名族的發展道路。中華優秀傳統文對中國道路選擇、堅持、開拓和發展影響深遠, 和文化自信相輔相成。文化自信激發強烈的理論自信。當代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與民族文化密閉可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我們鮮明的文化符號有機結合, 才會展現出頑強的生命力。中國價值、中國思維及中國風格都詮釋著新時代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確立了制度自信。當代中國開創的獨特的社會主義制度, 和優秀深邃的傳統文化、光輝的革命文化以及燦爛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密不可分。堅定文化自信, 就能夠堅定我們選擇和完善國家的民族發展制度的自信。

  注釋

  1 劉林濤.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質特征及其當代價值.思想教育研究.2016 (4) .21-24.2 陳一收.論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文化自信.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 (7) .51-54.3 秦志龍、王巖.論堅定文化自信的三個基本問題.科學社會主義.2017 (1) .61-66.4 孟睿.歷史與現實中的中國共產黨文化自信分析.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7 (1) .84-91.5 馬寶娟、梁美琪.文化自信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析.遼寧師范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8, 41 (1) .104-109.6 陳宇翔、張瀟瀟.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推進文化自信.南京社會科學.2018 (1) .138-143.7 劉麗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文化自信教育探析.思想教育研究.2018 (1) .130-1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义县| 潞城市| 织金县| 班玛县| 洪雅县| 温泉县| 堆龙德庆县| 吴旗县| 临湘市| 于田县| 奉贤区| 浦城县| 利津县| 平阳县| 翁源县| 宝清县| 西乡县| 甘孜县| 富蕴县| 贺州市| 浪卡子县| 五莲县| 洛宁县| 冕宁县| 珠海市| 安阳市| 安仁县| 东乌| 阜南县| 巴南区| 长兴县| 英吉沙县| 牡丹江市| 威远县| 呈贡县| 扎兰屯市| 嘉定区| 抚松县| 屏山县| 凌海市| 吴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