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為進一步提高獻血者檔案的利用價值,提升人們對獻血者檔案的重視,不斷深化獻血者檔案的追溯性,通過醫療糾紛等案件分析,最終證明獻血者檔案在醫療輸血糾紛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血站業務檔案是記錄無償獻血者從第一次血液采集到檢測、儲存、使用等的真實記錄,也是記錄獻血頻次的重要依據;因為血液不可制造,只能靠人類無償捐獻,而血液的使用存在傳染病的風險,目前雖已使用核算技術檢測血液以及對輸血感染傳染病進一步管理,但是因為目前醫療水平的限制,一些傳染疾病自身存在的病毒感染時間——“窗口期”還無法檢測出來,所以保護好獻血者檔案就是保護獻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它為獻血者檔案的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關鍵詞】血液;輸血;獻血者檔案
隨著全國二孩政策的開放,臨床醫療用血日益劇增,這同時也加大了全國各地血站的采血任務。同時,人們對血液的質量、血站的管理和安全輸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一形勢下,血站既要保證安全采供血安全又要保證血液的可追溯性。其中,獻血者檔案是證明血站按照操作規程采血、檢驗、成分制備、儲存、發放等環節的證據之一,也是最有說服力的證據。所以保護好獻血者檔案和用好獻血者檔案成為當今重要的話題,現就對獻血者檔案的利用價值進行淺談。
一、獻血者檔案內容和形式
獻血者檔案內容包括獻血者的個人信息、血液初篩監測數據、血液采集信息、血液檢驗報告單、血液成分制備登記表、血液登記入庫登記表、血液發放記錄表、血液報銷登記表、獻血者反饋表等信息。截止目前,血站獻血者檔案分為兩大類:1.紙質版檔案。這是獻血者最基本的檔案元素,是獻血者獻血前進行初篩、體檢、抽血等過程的紙質記錄,是獻血者本人親手填寫的個人信心,也是血站醫護人員在這工作過程中一系列數據的真實記錄。2.電子檔案。科學技術不斷發展,血站獻血者檔案的管理也隨著提高,電子檔案發展為獻血者檔案保存的第二種方式,電子檔案是在紙質檔案保存的基礎上形成的;在紙質版檔案歸檔前,將其中的檔案信息掃描或者一字不漏地錄入計算機,并在此信息的基礎上添加獻血者的血液檢測結果、血液使用信息、血液報銷信息等原始資料,進而加大獻血者檔案的查找速度,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醫療輸血糾紛案例
2016年7月,海南省昌江縣中西醫結合醫院發生一起輸血安全事件,經查,造成此次輸血事故的主要原因是:1.一名護士未嚴格按照護理規范采血,未查對和及時在試管黏貼病人信息標簽;在未認真核對的情況下,又錯取血液標本送至檢驗科進行交叉配血。
2.檢驗科檢驗員違反配血操作規程,沒有認真核對姓名、床號進行交叉配血,違規接收未黏貼病人信息標簽的標本,未認真查看試管上的姓名標示,違規代替護士貼簽。
3.輸血前,輸血醫生、護士、檢驗員曾對血標本有疑問,但檢驗科未執行“前后血型不同,應再次采血復檢” 的制度,仍用原標本進行復檢。4.臨床醫生對非急救病人的輸血配血開口頭醫囑,護士在非搶救病人的情況下執行了口頭醫囑,在流程上出現核對失誤,檢驗科未給予干預和指導。血站提供了獻血者資料和其血液檢測報告,證明其提供的血液是符合標準的。在此案例中,獻血者的檔案不僅在血站、醫院、患者及法官之間起到合理的運用,而且又是真實數據,實事求是,所以使得此案例在第一時間內得到迅速的解決。
三、獻血者檔案的利用
(一)有利于無償獻血者的招募。獻血者檔案中包含了詳細的獻血者個人信息,如性別、年齡、工作、聯系方式、血型、獻血時間、住址、電子郵箱、血液檢測結果等信息,為緊急用血提供了有利保障,在某種血型缺血或急救用血時,實現對獻血者的再次號召獻血,盡快解決醫療臨床用血。比如:血站每年都會出現“季節性缺血”和“結構性缺血”問題,這個時候就可以利用獻血者檔案通過電話或短信等聯系方式,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獻血宣傳及獻血關懷,根據實際情況部署采血,如不同季節的獻血人群也隨之不同,春秋兩季學校開學,學生成為主要的獻血人群;夏冬兩季因為天氣等因素,很多人不愿意外出,企事業單位成為主要的獻血人群。
還可以利用獻血者檔案與獻血者建立長期聯系,組織獻血者聯誼活動,促進交流與互動,征求獻血者的意見和建議,讓更多的非固定獻血者成為定期獻血的固定獻血者,建立一支長期可靠的無償獻血者隊伍。例如:澄邁縣金江鎮長坡村王澤謙,是海南省血液中心長期獻血公益者、無私奉獻的代表,至今榮獲3次“國家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1次“國家無償獻血特別促進獎”。2017年2月15日上午,一輛載著四五十名村民的大巴車駛進海南省血液中心,他們是澄邁縣金江鎮長坡村委會土尾村的村民,在無私奉獻者王澤謙的帶領和感召下組團來獻血的,他們的舉動感動了全血站職工乃至在央視新聞頻道熱播。希望有更多個王澤謙,發動更多的村民加入無償獻血,使我們的獻血隊伍不斷壯大,不斷注入新鮮的血液,為無償獻血公益事業奉獻一份愛心。
(二)有利于機采血小板獻血者和稀有血型獻血者隊伍的建立。機采血小板獻血和稀有血型在現代醫療臨床上有著關乎生命的救治作用,所以建立以上兩種血型的固定無償獻血者隊伍對保障醫療臨床用血有著非常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2月29日,海口市坡博村海口揚帆小學發生一起突發惡性傷人事件,一中年男子持刀砍傷十名學生,其中一名女孩被砍到頸部,傷勢嚴重,受傷部位多在頭部,嚴重外傷會導致大量失血。事發當天下午,海南省血液中心緊急調配10個單位懸浮紅細胞至海南省醫學院附屬醫院用于救治受傷學生,并密切關注受傷學生救治情況,全力保障受傷學生醫療用血需求。
(三)有利于交叉配血。機體需要輸血時,必須輸注同型或配合性的血液,如果輸入異型或不配合的血液,可能引起紅細胞凝集溶血現象及不同程度的輸血不良反應。因此,輸血時應該以輸入同型血或配合性血液為原則。異血型者之間輸血,只有在緊急情況下,不得已才采用。例如: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一名患者在輸血治療前交叉配血不合,遂將該患者標本送至海南省血液中心臨床輸血研究室申請進一步檢測及配血。經檢測,確認該患者ABO血型為O型、Rh血型為ccDEE,血漿中檢出抗e抗體。病患的安危牽動著血液人的心,為及時給病患提供合適的血液幫助其治療,海南省血液中心臨床輸血研究室工作人員在獻血者電子檔案中篩查75名O型獻血者的血液,通過逐一交叉配血終于找到1位獻血者血液與該患者配型相合,患者輸入該袋血后,血紅蛋白從49g/L增加到57g/L,輸血治療有效。
(四)有利于為輸血醫療糾紛事件提供有力證據。隨著全國二胎政策的開放、現代人們生活物質水平的提高,在飲食生活習慣方面不斷造成身體的損害,導致臨床輸血量不斷提高,輸血感染傳染病的事件也不斷增加,進一步說明加強輸血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對于血站來說,避免輸血引起的醫療事故起著不可替代的位置,需要血站工作人員從血液的采集、血液檢測、血液存儲、血液運輸、血液發放、使血液用等環節都要建立嚴格的血液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完整真實的獻血者檔案有著原始性、唯一性和可追溯性,是獻血者體檢、血液檢測和血液質量等信息的真實反映,是記錄血液來源是否安全和醫療糾紛責任辯證的重要查閱資料。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獻血者檔案在血站管理及醫療臨床安全輸血中的重要意義毋庸置疑。采供血機構必須建立健全獻血者原始檔案,制定科學合理的檔案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和優化采供血每一個環節和操作規程,不斷提升工作人員的血液安全檢測技術,建立完善血站質量管理體系,保障臨床輸血的安全性,不斷推動血站的可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