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目前施工現場普遍使用的勞務派遣也屬于此類用工。新的《勞動合同法》規定,對于企業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可實施勞務派遣。勞務派遣都由已取得合法資質的勞務單位招聘、簽訂勞動合同,再由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施工企業)簽訂協議,由用工單位管理員工。以我公司為例,各單位都有相對比較固定的勞務派遣合作單位,20xx~20xx年各核電項目部使用的勞務派遣比例都是38%,一直比較穩定。本文選自:《政法學刊》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政法學刊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政法學刊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政法學刊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目前,核電項目部都能嚴格地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和相應的勞動標準,并提供與正式員工相一致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福利待遇。
一、核電建設勞務市場出現的新問題
近幾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結構改革和產業政策調整,特別是東部沿海地區勞動力資源短缺持續存在,我國建筑領域勞務市場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已經從過去的買方市場變成了現在的賣方市場。而東部沿海地區歷來是我國核電建設勞務的主要來源地,市場的變化對核電勞務的供應源產生了極大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企業成本壓力非常大。東南沿海地區每次的“民工荒”都會帶來建筑市場工資薪酬待遇的一次次上漲,而核電工程的報價卻呈不斷下降的曲線,業主單位在合同中給出的勞務單價已經遠遠低于市場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廣東地區核電勞務的市場價比合同價高40-60%,且技術型工人越來越吃香,技能水平不同帶來的差別很大。施工總承包單位原先給付的工資已經超出合同價,而今年勞務人員工資水平更是比去年同期平均上漲30-40%,企業承擔了巨大的成本壓力。另外,市場不成熟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培訓成本和管理成本。
2、勞務隊伍流動性大,管理難。勞務短缺的影響使得工資待遇高低成為推動勞務隊伍和人員流動的主流因素。一些勞務隊伍利用市場管理的不成熟,借用有資質的企業,采用“馬路招聘”的方式從市場上臨時招聘人員,或者私下里轉包給其他以“包工頭”牽頭組成的勞務隊伍(或稱小老板),由“包工頭”出面,簽訂“內部”承包協議,分包勞務工作,憑完成的勞務工作量結算勞務工資。一些分包單位甚至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不辦理社保關系和正規的工傷保險,管理隱患很大。他們合同、法律法規意識淡薄,合則來,不合則走,直接影響現場施工的管理秩序。一些勞務人員家族觀念和老鄉觀念強,每當內部發生矛盾或與總包單位發生矛盾時,往往不愿意通過法律渠道解決問題。一些單位和個人經常打著“討要工資”的名義,或采用集體上訪、談判等方式處理,或采用堵門、封路、爬塔吊等極端行為,向總包單位、業主單位施加壓力,極易發生群體性治安事件,既嚴重影響了施工企業的穩定,也產生惡劣的社會影響。
3、維權的意識和法律水平不斷提高。與民用項目相比,核電施工各項程序復雜,企業要求嚴格,分包單位找人難、培訓難,工程量上不去結算額低,工作積極性差。隨著《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的實施,員工維護個人權益的意識和法律水平不斷提高。據一項調查,當權益受到侵害時,新生代農民工中因為怕被報復而不向有關部門投訴的只有6.5%,僅是傳統農民工的一半;采取投訴行為時,以集體投訴方式進行的(幾個人一起去投訴),新生代農民工為45.5%,高出傳統農民工17.6個百分點。一些勞務單位人員屢屢向總包單位提出同工同酬同待遇的呼聲,而總包企業依照《勞動合同法》無法給予滿意的解釋,企業面臨失語的尷尬。
二、對策及措施
根據上述情況分析,為了積極應對我國核電發展的形勢,為核電產業調整后的核電建設大潮提前做好準備。在勞務隊伍的引進和管理上,按照公司戰略,我們將保持自有核心勞務隊伍比例,擴大專業勞務分包比例,逐步減小勞務派遣比例。這個方向也基本適合今后核電建筑市場的發展。但由于目前核電產業的高速發展和勞務市場的不成熟,導致核電勞務市場的“緊缺”將會持續一個階段。為了盡快扭轉這種局面,加強管理,穩定隊伍,并為培育合格的核電產業工人隊伍打好基礎,建議采取以下幾點措施。
1、深化勞務合作,與專業勞務分包單位建立長期穩定的關系。企業要定期對勞務合作單位進行考核和評估,對其資源配置、人員培訓取證、人員技能、管理體系、文化融合等方面評估,建立勞務單位綜合評價名錄。對合格單位進行督促、幫助,對其中比較優秀的單位進行政策性扶持,在取費標準、人員培訓、人員激勵、生活后勤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培養其能力,調動其合作積極性,實現雙贏目標。同時,對確實不合格、又不愿意改進的單位要堅決清退,保證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得到遵守和執行。
2、加強區域合作,從源頭參與培育穩定的勞務基地。施工企業要主動與勞動力資源豐富的中西部、不發達地區聯絡,建立溝通,與地方政府一起培育勞務基地。一是由地方勞動部門摸清勞動力資源狀況,及時收集用工信息,定期向社會公布,減少農民工外出就業的盲目性。二是由地方政府協調,勞動、公安、計生等部門對外出務工人員辦理就業登記,同時在培訓(技術)等級證書、戶籍證明、婚育證明等方面提供便民服務。三是由企業向地方發布企業用工需求,勞動部門及時發布勞動力市場信息,有效引導農村勞動力外出做作業,促進勞務工有序流動。四是由企業與地方協作,并提供一定的支持,有意識地進行職業技能培訓。
3、開展勞務員工培訓,改善現有勞務隊伍的技能和素質。針對當前核電總承包單位普遍存在的勞務隊伍來源雜、管理亂、技能水平普遍較差的狀況,要抓住癥結,重點解決員工技能水平差、綜合素質低、文化融合難的問題。要通過考核,了解勞務人員水平差別情況,按工種、按能力組織進行職業技能、質保體系、安全管理、文化等方面的培訓,幫助勞務人員盡快適應核電施工和現場管理的要求。
4、推進以人為本,改善條件依法維護員工合法權益。要想方設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按照以人為本的原則關心勞務人員使他們在心理上、行為上產生認同,從而在文化上進一步融合。一是按照國家《勞動法》規定,按時足額支付職工工資,節假日及平時加班,依法支付加班工資,盡量改善工作條件,力所能及地提高工人工資福利待遇。二是提供受教育、受培訓的機會,支持勞務人員參加職業資格培訓及考試,不斷提高職業技能,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三是建立完善各級工會組織,鼓勵員工加入工會組織和其他內部團體,參與企業管理、文化活動,推動文化融合,發揮工會在保護工人合法權益方面的作用,給予其應有的社會尊重和尊嚴。
三、福島核事故對我國核電產業的影響
核電安全是公眾十分關心的問題,核電安全的高起點也是其他電站所無法比擬的。此次日本福島核事故對核安全文化也敲響了一次警鐘。核電處于調整期,核電建設產業又一次站在行業發展的重要關口。從國家新能源產業政策來看,雖然說長期影響可能不大,但短期和中期的影響已經體現,很多計劃今年開工的項目處于停滯待工狀態,年內開工的目標已經無法實現。對施工企業的影響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總體而言是有利于宏觀產業,不利于微觀企業。
1、從有利的方面說,在福島核事故之后,世界各國將更加注重核電建設安全和質量,核安全要求將更加嚴格,對核安全重要性的認識將進一步提高;有利于核電產業的修整,核電安全標準將得到全面而有效地執行;核電技術的創新成為重要目標,利于進一步提高核電的安全性;國際國內的核電投資主體對核電承包商將趨向于施工技術、管理經驗豐富和項目管理水平成熟的單位。
2、從不利的方面說,停滯待工的核電項目會給施工單位帶來壓力,原來已經準備就緒的人力、物力、設備等資源就會閑置,運營成本會進一步增加;核電產業工人隊伍穩定性受到影響,成熟的管理、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會流失,企業留住人才必然要采取措施、付出更多成本。對于勞務隊伍而言,如果沒有施工任務,剛剛培養起來的有經驗的勞務的人員會迅速流失到工業民用領域,以后核電一旦重新啟動要召回的時候會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