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在新時期的教學工作當中,應當重視心理疏導對于教育的積極作用,廣大教師也需要很好的對學生進行輔導,養成學生積極的思想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今后成長的與發展,幫助學生更加扎實的學習技能,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鍵詞:思想政治,心理疏導,高職院校,研究分析
1. 心理疏導的理念和內涵
1.1心理疏導概念
心理疏導,根本目的是打通人的思想、開導并且啟迪人的思維。心理疏導工作,通過運用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和理論技術,對人們的意志狀態、情緒、思想和認知進行改變,進而消除不良的心理癥狀,治療存在的心理疾病,同時也可以緩解人在長期外界壓力之下而產生的緊張情緒。而從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來進行解釋,心理疏導主要是通過說明、解釋、支持、同情以及互相理解等方式,運用非語言以及語言等形式,來與對象進行溝通,最終消除對象不良的心理狀態,改善其心理狀態,并且對其感情、信念、理想、認知、態度等進行轉變,解除存在的障礙,消除不良的影響等。現階段對于大學生而言,良好的、高質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導工作有著多方面的內涵,積極的心理疏導工作,可以幫助其很好的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準,消除學習過程當中的不良心理狀態,適應環境的變化和社會的發展,最終提升自身的能力與技能,很好的立足于社會。
1.2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導工作內涵
從理論基礎來進行分析,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心理疏導工作,可以將醫學、心理學、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及教育學等相關理論結合起來,以此為基礎提升學生的價值觀,形成其良好的、健全的價值取向;另外,通過積極的心理疏導,還可以從集體利益、個人利益等角度出發,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樣的教育方式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更加關注學生在不同成長階段所出現的變化和問題,進而采取積極的、有針對的疏導方式,避免不良的心理狀態對學生的成長產生影響。總的來講,明確疏導工作當中的價值取向、明確疏導的性質和方向,是保證高效的心理疏導基礎條件,只有通過上述的一系列努力,才可以樹立學生崇高的奮斗目標、堅定學生的理想,使得高職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可以達到最佳的效果。
2.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導的途徑
掌握良好的、恰當的心理疏導途徑,是確保工作可以細致入微的關鍵點。首先對于心理輔導人員而言,需要開展深入的、細致的心理疏導工作,此項工作是一種感情上的深入交流,所以其交流的環境也需要是一種和諧的、安靜的氛圍,而在實踐當中,疏導人員還需要將高尚的人文情懷、高尚的道德情感、崇高的價值思想和理想目標等,融入其中,運用教師獨有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思想和心態產生積極影響。良好的環境,會對人的思想和價值觀產生影響,但是這樣一個過程、這樣一種感情的變化并不是自發的,而是通過深入的感情交流才可以實現的。另外,高質量的思想政治心理疏導工作,還具有隨意性、長期性、影響范圍廣等特點,通過教師的耐心引導,學生可以發現自身的潛力和優勢,同時,教師還可以充分的運用個體影響力,發掘校內資源和教育力量,以一種平等的、平和的態度,與學生交流,耐心的詢問學生心理狀況,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達到最佳的心理疏導工作效果。
其次,教師還需要通過不懈的努力,來逐步的化解學生心中存在的心結,由于心理疏導是一項漫長的工作,要想確保學生得到德智體全面發展,就需要通過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達到疏導效果。教育人員需要耐心、細致,對學生進行多角度的、全方位的正確引導,以自身細膩的感情、以真情的流露,對學生產生影響、感染學生,以自身所具有的智慧和知識、以最為飽滿和真實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思想,并且提升學生的品質道德。另外,教師還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對學生所實際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及時的跟蹤學生心理狀況,及時的對其進行教育。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根據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導工作的意義、內涵等進行細致的研究,從一個更加明確的視角對相關工作的內涵與開展的方式進行了深刻的探討,旨在促進學生心理的不斷健全,促進高校教育的不斷創新與轉變,最終為增強學生能力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 張全華.淺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導工作的根本路徑【M】.現代高校建設,2012.9:42-49
【2】 劉向南.試論現代化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導工作的加強【M】.科技雜談,2013.10:13-21
【3】 何超維.淺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導工作和建設的主要內容【M】.市場經濟體制建設,2012.9: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