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探討中國在中非關系發展大國責任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綜合論文時間:瀏覽:

  摘要: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又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維護地區與世界和平穩定是中國理所應承擔的國際責任,因此,中國在非洲地區也肩負著維護非洲地區和平與安全的責任。

  關鍵詞:中國;負責任大國理念;中非關系;理論創新

  中圖分類號:D8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23X(2012)04-0019-03

  一、中國負責任大國理念

  1997年7月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為中國完成新的角色定位提供了契機。中國成為對抗亞洲金融危機的正面因素,體現出了負責任的精神,做到堅持人民幣不貶值,繼續堅持互利雙贏,“從而廣受國際社會特別是東南亞國家的贊揚,各國領導人不約而同地高度評價中國政府的負責任行為”[1]。中國政府也憑借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所起的積極作用,逐漸在世界上樹立起了“負責任大國”的國家形象。

  二、“負責任大國”的內涵闡釋

  (一)保持中國國內的政治穩定與經濟發展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綜合國力、國際地位和國際聲望都得以迅速提升,但是,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來看,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聚精會神發展自身經濟和保持國內政治穩定仍是中國的首要任務。同時,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自身內部的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也關乎世界的和平穩定與共同繁榮。所以,中國建構負責任大國的首要條件是保持中國自身的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負責任大國”首先是國家自身的定位,體現一個國家出于對本國人民的強烈責任感保持社會穩定和管理好本國的經濟社會事務的大國能力。[2](P25)

  (二)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鄧小平就提出:“現在世界上真正大的問題,帶有全球性的戰略問題,一個是和平問題,一個是經濟問題或者說是發展問題。[3](P105)”中國始終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與世界各國和平相處。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把自身定位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積極融入現行的國際體系,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更是把維護世界和平當做首要的國際責任,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與國際社會一道應對各種威脅世界和平的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因素,保持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經濟發展是當今世界的核心問題,尤其是進入新世紀,經濟全球化使世界成為一個地球村,各國之間彼此相互依存程度不斷提高。世界各國之間不再是零和博弈的競爭關系,而是互利共贏的溝通。所以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必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三、新形勢下的中非關系的建構

  (一)新形勢下的中非合作不斷發展

  新世紀以來,中國不斷加大對非洲的援助和投資力度,中非貿易迅速增長,中非關系不斷深化。溫家寶總理在2009年中非合作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總結時指出2008年中非貿易取得歷史上的輝煌,突破千億美元大關,“同中國有貿易往來的非洲國家增加到53個;中國在非洲開工建設6個經貿合作區,中國企業到非洲國家落戶增加到近1600家,直接投資存量達78億美元”。[4]同時,非洲國家也對中國的對非投資和援助以及中國模式的發展倍加關注,“向東看”的趨勢不斷加強。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社會的巨大變化使非洲國家主動學習中國的成功經驗。中國除繼續保持對非洲各種形式的援助外,中非雙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進行經貿合作。

  (二)構建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系

  半個世紀以來中國與非洲國家的友好往來與合作使中非之間建立了政治方面平等互信、經濟方面合作共贏和文化方面的交流互鑒的新型戰略伙伴關系,這是適應國際體系轉型背景下中非關系全面加強的必然的戰略選擇。胡錦濤主席在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的北京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中指出:“在新形勢下,中非共同利益在擴大,相互需求在增加;建立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系是中非內在需要,也是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必然要求;中非關系不斷發展,不僅有利于中國和非洲的發展進步,而且有利于促進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有利于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5]”今后堅定不移地繼續全面不斷深化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系是中國政府的長期外交戰略,也是中非實現共同發展的必由路徑,而絕不是權宜之計。

  四、中國在非洲地區的大國責任分析

  (一)促進經貿互利共贏責任:樹立經貿合作中的大國風范

  自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成立以來,中非之間的貿易增長非常迅速。對中國而言,中國經濟的高度發展使國內資源無法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中國政府開始鼓勵一些企業到非洲去開拓新的市場;而對非洲國家而言,急需發展經濟的資金和技術,中國與非洲國家之間的優勢互補使中非經貿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但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及對非洲開發力度的加大同時也給非洲國家及地區帶來了競爭和壓力,有的國家產生了非洲版的“中國威脅論”,影響甚至威脅中非關系的良好正常發展。因此,中國有促進中非經貿互利共贏的責任,并在中非關系中體現出負責任的大國風范,防止中非關系出現倒退。中國正采取戰略性措施,努力調整經濟結構,爭取使經濟結構的調整在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期間得到實質性的進展,保證中非的互利共贏。同時,繼續擴大對非援助,繼續減免一些非洲國家的外債,并增加在非洲地區的采購等一系列更有利于非洲發展的措施。

  (二)保護環境與資源責任:重視資源開發中的社會效益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對資源的需求劇增,國內的資源能源供應遠遠不能滿足這種需求,中國不得不將目光轉向包括非洲在內的國際市場。中非能源合作是在平等互惠、互利雙贏的原則下進行的。中國在非洲的能源開發與促進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為當地生活環境的改善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貢獻。另一方面,中國政府應監管中國企業充分重視資源開發中的社會效益,堅決阻止在非洲個別存在的、不但影響中非關系而且給西方國家以借口宣傳中國對非洲的新殖民主義的掠奪式的開發行為,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為此,中國承擔著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的責任,為非洲國家經濟社會的良性發展增添新的活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金霍洛旗| 晋城| 宁陕县| 岳普湖县| 牙克石市| 潞城市| 岗巴县| 夏邑县| 罗田县| 郧西县| 榕江县| 鱼台县| 洞头县| 克山县| 武夷山市| 饶平县| 云龙县| 汶上县| 通海县| 龙岩市| 嘉善县| 石阡县| 永泰县| 洪雅县| 沂水县| 临澧县| 巴塘县| 锡林浩特市| 新乡市| 连山| 原阳县| 广东省| 龙州县| 临高县| 广安市| 白河县| 信宜市| 马边| 城市| 闽侯县| 张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