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論文導讀::1992年9月,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下發了《中國人民建設銀行房地產信貸部職工住房抵押貸款辦法》,個人貸款業務全面推行起來。1997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頒布了《個人住房貸款管理辦法(試行)》。1998年5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頒布了《個人住房管理辦法》,為進一步完善個人住房貸款的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據......
論文關鍵詞:消費信貸,次貸危機,個人信用體系
1引言
1985年中國建設銀行深圳市分行發放全國首筆個人住房抵押貸款,這標志著消費信貸正是進入中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社會公眾逐漸接受并認可了這種消費模式。需要指出是,消費信貸是消費者在理性的前提下,以消費為目的,通過衡量未來的收入狀況,向金融機構提出借貸,以更加合理的安排終生消費,使其總效用達到最大化。這完全不同于寅吃卯糧,因為消費者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有合理的安排。消費信貸的貨幣供給方,即各類金融機構,并不是盲目的發放貸款社會實踐論文,而是在對消費者未來收入狀況仔細分析后,以實現利潤最大化為目標而采取的行為。為了更好地規范和指導我國消費信貸的發展,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2002年發布了《中國消費信貸發展報告》,將消費信貸定義為“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貨幣信用關系發展到較高水平時,由銀行或專門機構向消費者個人提供的,用以提高消費者即期消費水平,有利于消費者合理安排終生消費而出現的一類信貸服務產品。”
眾所周知,美國不僅是現代意義上的消費信貸最早產生的國家,而且是世界上消費信貸發展時間最長、消費信貸體系最為成熟的國家,已經形成產品類型、層次多元化的消費信貸體系。然而次貸危機的爆發卻引起了人們對美國消費信貸發展模式的反思,這又能為中國消費信貸的發展帶來哪些經驗和啟示呢?
2美國消費信貸的成功和失敗
2.1美國消費信貸的發展
美國早在1910年就建立了最早提供消費信貸的銀行——摩力斯計劃銀行。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金融機構為轉移風險,拓寬資金渠道,將期限較長的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將住房貸款作為資產賣出,到20世紀90年代,每年住房抵押貸款的60%以上實現了證券化。隨后,資產證券化在汽車、信用卡貸款等領域逐漸開展起來。從1980年到2000年,美國的消費信貸由3494億美元上升到15315億美元,平均每年遞增7%。截止2003年,美國單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余額就已經高達5.4萬億元[1]。
2.2美國消費信貸的成功經驗
1、完整的法律體系
為了加強美國的金融業監管,美國政府建立了完善的立法體系小論文。自1916年以來,先后頒布了《小額貸款統一法》等100余部相關法律。其中,《消費信貸保護法》和《統一消費信貸法典》是兩部重要綜合性的法律,是美國消費信貸法律制度的主體,保障了美國消費信貸的規范運行。前者規范了有關消費信貸的公開事項、扣押限制、信用報告等三方面內容。后者涉及到信貸操作規程、市場競爭、利率限制等方面。《破產法》在還款方面做出了法律規定,從制度上保障了美國消費信貸市場的順利發展[2]。
2、完備的個人消費資料網絡及個人資信評估機制
在美國,個人信用檔案包括:貸款、透支、違約、收入情況、繳稅等行為都會被輸入電腦系統,計入個人信用檔案。銀行可以根據個人的信用記錄判斷其風險狀況,并決定是否將錢帶給對方。一旦出現不良記錄,處罰將相當嚴重,并成為一生的污點。當金融機構接到申請人貸款后,主要由:Experian信息服務公司(Experian Information Services)、Trans聯合公司(Trans Union)和Equifax公司三家商業機構負責收集、保存、提供借款申請人的相關信用報告,并給出借款者的信用等級分數。然后,貸款方根據借款者的信用等級分數來決定是否批準貸款[3]。
(三)美國消費信貸的失敗
美國次貸危機從2006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至2007年8月起,席卷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給全球經濟帶來災難性的影響。而次貸危機爆發的根源就在于美國的次級按揭貸款。所謂的次級按揭貸款,是指銀行對收入水平低、還款能力較低的借款者發放的住房抵押貸款,其目的在于通過承擔更大的信用風險來獲取更高的收益。其特點是在貸款的初期,每月按揭支付很低而且固定,等到一段時間后,還款壓力徒增。
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的原因分析
1、儲蓄率低而消費需求旺盛是美國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美國人喜歡消費,往往習慣用未來的錢滿足當前的消費,過度的透支了未來的消費能力。美國經濟學家魯比尼很早就指明:“60%至70%的美國人實際工資下降,靠借錢維持過去的生活水平;20%的美國人靠借款維持超出其收入水平的生活水平。”
2、降低了貸款申請人的門檻,較為寬松的放貸政策。次級貸款市場是面向收入證明缺失、負債較重的客戶,其信用分數在620到660之間。因信用要求程度不高,其貸款利率比一般貸款高2%到3%,因而其利潤較為可觀,但風險也很大。另外,美國次級貸款市場將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相結合,所以在基準利率上漲的市場條件下,借款人的還款負擔加重,違約的概率增加。
3我國消費信貸的發展脈絡
第一,消費信貸的初步確立階段小論文。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農村信用合作社就對社員發放了口糧、疾病醫療貸款等,從而對促進農業生產起到了積極作用。八十年代初期,中國人民建設銀行率先在全國開辦了土地與商品房開發貸款和房地產開發企業流動資金貸款。1985年,中國銀行發行了第一張信用卡。一方面,人們仍然存在根深蒂固的“量入為出”“無債一身輕”的思想,還不能完全接受消費信貸這種超前的消費形式。另一方面,金融機構的進入消費信貸市場的門檻高,對借款人的資格限制嚴,制約了消費信貸市場的發展。因而,這一階段,消費信貸的發展較為緩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