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內容摘要:在視覺入侵大眾、審美鈍化的情境下,如何在商業空間展示中創造視覺賣點,制造視覺奇觀,便成為在審美消費社會中取勝的法寶。本文就通過分析空間展示中的造型語言、色彩語言以及多媒體語言,就對如何在商業空間展示中創造視覺賣點展開探討,希望能夠找出行之有效的策略。
關鍵詞:商業空間 展示 視覺賣點
現今社會,隨著大眾物質水平的充裕,人們對審美的要求也愈來愈高。一種“日常生活審美化”的美學觀逐漸在我們生活中流行起來。對于“日常生活審美化”,法國社會學家皮埃爾·布爾迪厄是這么解釋的:“把審美特性授予原本平庸甚至‘粗俗’的客觀事物”,或者“將‘純粹的’審美原則應用與日常生活中的日常事物”。從主體上看,是審美態度被引進了日常生活;從客體上看,是大眾周圍充斥著五花八門的充滿審美品質的審美消費產物。商業性的空間包裝、陳列、展示和圖像的“視覺表象”,都體現出一種審美關懷。然而,當藝術在人類生活中達到了鋪天蓋地、無所不及、無所不包的地步,甚至帶來了審美的泛化,也因此引發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大眾審美能力的鈍化。在視覺入侵大眾、審美鈍化的情境下,如何在商業空間展示中創造視覺賣點,制造視覺奇觀,便成為在審美消費社會中致勝的關鍵。
一、 商業空間展示的性質分析
商業空間,顧名思義,就是實現商品交換以及商品流通的空間環境。如今的商業空間展示的設計,被賦予了其異于傳統商店的更高的使命。大眾不僅僅單純為購買商品而來,也許是被這個空間視覺上所傳達的視覺奇觀所吸引,或許也是為享受其所傳達的美學精神而來。
如果問起空間展示中最直接、最快速吸引大眾走進空間的途徑和要素,在視覺上制造賣點可謂是最為行之有效。“當今的視覺圖像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響著文化的每一個層面,從最高深精微的哲學思考到大眾媒介最為通俗淺易的生產制作,乃至百姓的生活,我們每天都在饕餮著視覺的盛宴,我們生活在一個視覺圖像的時空境域之中。”可以說,在這個文化轉向的時代,視覺圖像的轉向可謂是最為搶眼獨占鰲頭。商業空間展示具有三維立體性、流動性以及靈活性的性質,消費者身處其中,其目之所及的地方均是一幅視覺圖像,可以制造視覺賣點,商業空間展示設計等同于創作一件整體性的藝術品,這便給了設計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在商業空間展示中制造視覺賣點的策略
商業空間展示的三維性、流動性與靈活性的特點,與其中所展示商品的集合將形成多種視覺因素,這便為制造視覺賣點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我們可以從造型語言、色彩語言以及多媒體語言展開探討:
1、造型語言——在視覺設計中融入新的感官的體驗。20世紀英國最偉大的雕塑家之一亨利·摩爾說過:“雕塑是有生命的,它們不該只是放在博物館里讓人觀看”。亨利·摩爾的作品是要讓人觸摸,讓人感覺的。他說:“觸摸不會毀壞它們。”他希望人們在他的作品中穿梭游走,用心體會,進而形成互動。亨利·摩爾也因他作品的觸摸質感而著稱。藝術的各門類是相通的,在商業空間展示設計中,也可以試圖在視覺設計中融入的新的感官體驗,進而創造視覺賣點。
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給大眾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除了東道主中國國家館,就是英國的創意之館——“種子殿堂”。 這6萬根蘊含植物種子的觸須是英國館最大的亮點,由這些觸須構建成的整體的場館造型猶如一個巨型的海洋生物,在視覺沖擊之余,給大眾以強烈的觸覺感受力。從視覺沖擊力頓時升華到觸覺激活力。
視覺可以說成是一個接收器,在視覺沖擊的快感下,達到從眼到腦的傳遞。具體說來,“從外界接受刺激而到感官的感觸,這是通常意義上的‘感’ ,……幾乎同時,經過感官傳達到大腦的過程叫做‘覺’,這種‘覺’實質上也是‘知’, ……從‘感’到‘覺’,所聯通而形成的‘感覺’,最終走向了‘知’,這恰恰是‘視覺思維’更高層面的規定。”
2、色彩語言——塑造個性化的色彩元素
色彩是最能夠引起人的心理共鳴的一種藝術語言,每一種顏色都能使人產生不同的審美感受。商業空間展示可以充分利用色彩來增強展示內容的視覺效果,使展示內容在觀眾中獲取特定的良好的視覺效果與心理效果。根據色彩的產生的不同審美感受的原理,設計者可以在展示設計中打造屬于商品個性化的色彩元素。如蒙牛的綠色與白色結合,柯達的紅色與黃色的結合,可以讓大眾在眾多展位中通過個性化的色彩迅速識別出商品。可以說,個性化的色彩元素是塑造視覺賣點的關鍵之一。
3、多媒體語言——采用高新技術和現代化展示手段完成從靜態到動態的跨越
以往陳舊的靜態展示已經日益滿足不了大眾與日俱增的獵奇心理。現代商業空間展示設計對“新奇感”的塑造有著更大的要求。利用現代聲像技術、攝影技術、計算機模擬仿真技術等方法,滿足了大眾對商業空間互動、活動、操作的需求。丹尼爾·貝爾在六十年代就提出:“聲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約定審美,主宰公眾,在消費社會中,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二十世紀初,瓦爾特·本雅明也預言到,在機械復制時代,技術的進步終歸有天會使藝術的呈現方式得到巨大的變革。在設計領域,多媒體、激光、錄像等數碼技術的運用,使空間展示完美地完成從靜態到動態的跨越。高新技術和現代化的展示手段,行之有效地制造出了視覺賣點和審美奇觀。
2010年上海世博會,各國最高展示設計的成果集體亮相,這不僅是設計水平的較量,同時也是一場技術的博弈。可見高新技術和現代化的展示對于商業空間展示的巨大推動作用。
綜上所述,從造型語言、色彩語言以及多媒體語言著手,可以行之有效地創造視覺賣點,使大眾從視覺感受升華到知覺感受。從眼到腦,從眼到心,在這個視覺文化獨占鰲頭的圖文時代,徜徉在審美化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