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凸凹點、碰劃傷是車身外覆蓋件沖壓生產中經常出現的一種表面缺陷,它嚴重影響了外覆蓋件的表面質量和車身的外觀。本文對凸凹點、碰劃傷的產生原因及控制措施進行了全面的研究,為車身外覆蓋件沖壓生產時出現凸凹點、碰劃傷問題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外覆蓋件;凸凹點;碰劃傷;沖壓生產
1引言
在現代微型客車白車身生產中,對組成白車身的外覆蓋件,如側圍外蒙皮、前門外蒙皮、中門外蒙皮、背門外蒙皮等,不但須有準確的幾何精度,足夠的剛度,而且要有光滑平順的表面質量,避免表面有凸凹點、碰劃傷等缺陷,以滿足涂裝要求。作為彌補車身外觀質量的傳統工藝是刮灰打磨。就沖壓的外覆蓋件本身而言,涂裝時要求盡可能不刮膩子、少刮膩子。因此,探討車身外覆蓋件沖壓生產中凸凹點、碰劃傷的產生原因和控制措施對提高覆蓋件沖壓質量和生產效率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
2凸凹點、碰劃傷的產生
2.1凸點。目前大、中型汽車覆蓋件沖壓模具結構均采用倒裝型式,即凹模在上,凸模在下。凸點是在覆蓋件外表面上出現局部凸起不平的包點,是一種常見的表面缺陷,它直接影響產品的表面質量。凸點產生在沖壓中,當板料、工件與下模(凸模)之間有不清潔顆粒物時或凸模局部有凸起時,沖壓后會在工件上產生凸起的包點。
2.2凹點。凹點是在覆蓋件外表面上出現局部凹陷的坑,是一種常見的表面缺陷,它直接影響產品的表面質量。凹點產生在沖壓中,當板料、工件與上模(壓料器、凹模)之間有不清潔顆粒物時或壓料器、凹模局部有凸起時,沖壓后會在工件上產生凹陷的坑。
2.3碰劃傷。碰劃傷是在覆蓋件外表面上出現局部的擦傷或劃痕,是一種常見的表面缺陷,它直接影響產品的表面質量。(1)碰劃傷產生在沖壓工向模具內送料、送件或從模具內取件時,是由于板料、工件與模具、承料器接觸后碰撞、磨擦造成的。(2)碰劃傷產生在沖壓制件工序間的轉運中,是由于工序件、成品件裝入或取出盛具時碰撞、磨擦造成的。
3影響表面凸凹點、碰劃傷的因素
表面凸凹點、碰劃傷產生的原因,根據現場經驗可從工序因素控制來查找。
3.1操作人員因素。根據質量管理的經驗,在生產過程中,造成質量問題的原因有10%~15%來自工人。沖壓操作產生表面凸凹點、碰劃傷的主要原因有:沖壓工質量意識差;操作時粗心大意;不遵守沖壓操作規程;操作技能低、技術不熟練等,具體表現如下。
(1)沖壓前、后沖壓工及修模工沒有按沖壓操作規程對模具清潔;修模工對影響凸凹點、碰劃傷缺陷的模具問題不能有效的解決。
(2)沖壓采用人工送料時,工件進出模膛沒有做到輕拿輕放,造成碰劃傷;沖壓中沒有按規定頻次對模具上下模工作部分清潔,造成批量的凸凹點缺陷。
(3)沖壓工將工件放入、取出盛具操作時沒有做到輕拿輕放,造成碰劃傷。
(4)沒有及時更換舊手套,以致舊手套棉絮掉入板材、工序件和模具內,造成凸凹點。
3.2設備和工裝因素
(1)受壓機限制,外覆蓋件沖壓生產不能流水作業;如沖壓1個件有6道工序,只有2臺設備用于安裝模具,此時制件工序間轉運用盛具來完成。工件與盛具、工件與工件磨擦、碰撞機會增多,造成覆蓋件表面碰劃傷。
(2)模具外部清潔度不夠。模具外部的鐵屑、砂粒對模具工作部分造成污染,使覆蓋件表面產生凸凹點。
(3)模具內部清潔度不夠。模具沖壓一定沖次后,模具內部(即拆開壓料板、斜楔等)有磨損產生粉塵或砂粒、鐵屑掉入,其擴散對模具工作部分造成污染,使覆蓋件表面產生凸凹點。
(4)模具工作部分清潔度不夠。模具磨損、沖裁或成形時產生的金屬鐵屑殘留在模具內,以及模具修理時未清潔干凈等。
(5)模具型面有缺陷。模具因長期使用所產生的損傷、模具型面的磕碰痕等都會使覆蓋件表面產生凸凹點等缺陷。
(6)承料器的橡膠滾輪易磨損,磨損的滾輪碎屑粘附在板料上造成凸凹點;承料器的金屬銳邊對板材產生碰劃傷。
3.3材料因素
(1)購入的原材料不清潔,使工件產生凸凹點。
(2)原材料已清洗,符合清潔要求,但開包后放入不清潔的盛具或場地環境不清潔,造成二次污染。
3.4工藝方法因素
(1)沖壓操作規程缺少規定沖次后對模具內部清潔的要求。
(2)由于沖壓中特別是沖裁類模具,易產生切屑,切屑滯留在模具工作表面會造成外覆蓋件表面產生凸凹點。沖壓作業指導書上要求清理模具工作表面的頻次為:1次/100件,其頻次較低,不能有效地清理鐵屑、紗頭、粉塵。
(3)對沖壓操作規程的貫徹執行缺少檢查和監督。
3.5測量因素。檢驗人員沒有按檢驗指導書要求進行檢驗。檢驗指導書規定的工序件抽檢頻次為:1次/100件,其頻次較低,易產生批量質量問題。
3.6環境因素。生產環境差,場地不清潔,空氣中的灰塵粘附到板料、工序件甚至于侵入到模具內等因素都將直接影響沖壓件的表面質量,產生凸凹點。照明條件差,不易觀察發現表面質量問題。
4減少表面凸凹點、碰劃傷的方法
沖壓件表面質量的控制,重點是工序質量的控制。通過以上對凸凹點、碰劃傷的原因分析,此缺陷不能完全消除,但通過采取相應措施來減少??蓮囊韵聨c來解決。
(1)加強“質量第一、用戶第一、下道工序是用戶”的教育,沖壓工及修模工按沖壓操作規程對模具清潔;提高修模工責任心,精益求精修復模具。完善沖壓操作規程,制定年度培訓計劃,加強對沖壓工和檢驗工的工序專業培訓。操作時輕拿輕放,按規定頻次對工序件進行抽檢,按規定頻次對各工序模具上下模工作部分清潔。
(2)壓機與模具工序數相匹配,使沖壓生產線流水作業,制件工序間轉運用輸送帶或用機器人自動化沖壓生產線來實現。修模工在模具點檢時,耐心細致地做好模具外部和內部的清潔工作。每批沖壓前和沖壓完工拆模前,沖壓工需對模膛及外部清潔。切實做好模具的日常維護,使模具始終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及時修理模具型面的缺陷和修理影響送料時易損傷工序件的部分。
(3)確保所購原材料的清潔度,板料使用的托盤要定期清洗,存放料垛用專用防塵罩覆蓋,防止板材造成二次污染。
(4)完善沖壓操作規程,規定每2萬沖次對模具內部清潔一次,即拆開壓料板、斜楔等,用壓縮空氣將模具內部的粉塵、砂粒、金屬鐵屑吹凈,再用煤油擦洗干凈。完善沖壓作業指導書,將清理模具工作表面的頻次提高到:1次/50件。技術部門每月定期對沖壓車間進行工藝紀律檢查并評價,沖壓班組每周自查并評價。
(5)完善檢驗指導書,將工序件抽檢頻次提高到:1次/28件。
(6)從鋼板開包使用到沖壓作業現場,要優化物流環境,提高廠房內的清潔度。沖壓車間增加手推式洗地吸干機,指派專人每天清洗沖壓線的地面,保持地面整潔,防止灰塵污染。保證車間照明充分,便于沖壓操作、檢查工件上的凸凹點、碰劃傷等。
5結 語
本文較為全面地探討了汽車外覆蓋件沖壓生產中的凸凹點、碰劃傷問題,將其影響因素從人、機、料、法、測、環六個方面分類,相應提出了解決方法。實踐證明,通過以上六方面措施可以使外覆蓋件表面凸凹點、碰劃傷得到有效的控制及改善,從而提高了車身表面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光偉。質量管理職位工作手冊[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
[2]蓋雪峰。質量管理與控制技術常識[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