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 目的 探討和評價纖維支氣管鏡在支氣管結核早期診斷及治療中的價值。方法 分析54例支氣管結核患者的纖維支氣管鏡下表現及經纖維支氣管鏡局部灌注抗結核藥治療氣管結核。結果 纖維支氣管鏡表現:炎性侵潤型22.22%,潰瘍型51.85%,增殖型(包括瘢痕狹窄)25.92%。治療結果,51例菌陽患者全部轉陰,纖維支氣管鏡所見病灶完全吸收或明顯吸收、管腔通暢,總有效率為100%。結論 支氣管結核臨床及X線、CT表現特異性不強,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為支氣管結核早期診斷的主要措施,且經纖維支氣管鏡局部灌注抗結核藥治療支氣管結核療效顯著、副作用少、安全可靠,值得廣泛推廣應用。
【關鍵詞】 支氣管結核;局部灌注;治療;纖維支氣管鏡
氣管、支氣管結核是發生在氣管、支氣管黏膜或黏膜下層乃至漿膜的結核病[1,2]。可繼發于活動性肺結核,特別是空洞性肺結核,也可肺內無明顯結核病灶而由支氣管淋巴結核破潰到氣管、支氣管所致。據統計肺結核患者約60%合并支氣管結核,但患者缺乏特異性臨床表現,易誤診或漏診。纖維支氣管鏡應用于臨床后給支氣管結核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有力的依據和方法。我院于2005年7月~2010年7月經纖維支氣管鏡刷檢及活檢確診支氣管結核54例,并纖維支氣管鏡下局部灌注抗結核藥給予治療。本文通過分析探討和評價纖支鏡在支氣管結核的診斷與治療中的價值。現分析如下職稱論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54例中,男24例 女30例,年齡18~61歲,病程2~18個月。伴隨繼發型肺結核的31例,頸部淋巴結核2例,肺內無明顯結核病灶者23例。X線、CT示右肺上葉不張著12例,左肺上葉不張這14例,左肺下葉不張者10例,支氣管狹窄無肺不張者23例。
1.2 臨床表現 發熱36例(66.67%),咳嗽51例(94.44%),咳痰42例(77.78%),咯血16例(29.63%),氣喘34例(62.96%),胸痛12例(22.22%),部分患者伴有消瘦、乏力、盜汗、食欲不振等癥狀。
1.3 方法
1.3.1 檢查方法 術前常規檢查心電圖、凝血功能等,確定患者無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禁忌證。采用日本產奧林巴斯BF-P30纖維支氣管鏡,常規利多卡因局麻,根據CT結果,依次觀察健側和患側,發現病變后進行刷檢和(或)活檢,每個病例刷檢3次,活檢2次。
1.3.2 治療方法 全身化學治療及霧化吸入抗結核藥物基礎上經纖維支氣管鏡下局部灌注抗結核藥。術前用藥、局部麻醉、操作步驟均按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常規進行。觀察明確病變部位及范圍后,用生理鹽水沖洗病變部位,清除分泌物及脫落壞死物,用活檢鉗取出病變組織,使管腔堵塞部位通暢,然后經纖維支氣管鏡活檢鉗孔插入導管,經導管先注入5%NaHCO3堿化環境后再注入異煙肼0.3 g、左氧氟沙星0.2 g、丁胺卡那霉素0.4 g。術畢,囑患者根據病變部位采取相應體位30分,臥床24 h,一周一次,總次數為4~12次。
1.3.3 療效判定[3] 以纖維支氣管鏡所見及痰菌陰轉變化情況來判定。治愈:痰菌轉陰,纖維支鏡支氣管下氣管病灶完全吸收,黏膜光滑,管腔通暢。好轉或有效:痰菌轉陰,纖維支氣管鏡下氣管病灶明顯吸收,管腔輕度狹窄,黏膜基本光滑。無效:支氣管病灶無明顯吸收,管腔狹窄或閉塞。總有效率以治愈+好轉或有效來計算。
2 結果
2.1 檢查結果 ①纖維支氣管鏡下主要表現為炎性侵潤,潰瘍及干酪壞死,肉芽增殖合并管腔狹窄。病變位于總支氣管4例,右支氣管24例,左支氣管26例。炎性侵潤型12例(22.22%),潰瘍型28例(51.85%),增殖型14例(25.92%);②細菌及組織學檢查 54例中刷檢陽性46例(85.19%),活檢陽性41例(75.93%)。
2.2 治療結果 51例菌陽患者全部轉陰,痰菌陰轉最快1個月,最慢3個月。纖維支氣管鏡所見12例炎性侵潤型、28例潰瘍型患者完全吸收,黏膜光滑,管腔通暢。14例增殖型患者病灶明顯吸收、管腔輕度狹窄、黏膜基本光滑。胸片及CT復查36例肺不張患者肺不張完全消失,總有效率為100%。
3 討論
近年來肺結核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很多肺結核患者合并支氣管結核,支氣管結核病變早期表現為黏膜表面充血、水腫,分泌物增多,造成可逆性支氣管狹窄或阻塞,如及時合理治療,黏膜可恢復正常,如不及時治療,病變進一步發展會產生干酪樣壞死,纖維肉芽組織增生,使支氣管不可逆性狹窄,導致肺不張及阻塞性肺炎,甚至引起纖維瘢痕性閉塞[4-6]。支氣管結核的早期診斷及合理治療可以預防上述嚴重并發癥的發生。本組54例患者臨床表現主要為咳嗽、咳痰、發熱、胸悶,胸部X線及CT 表現為支氣管狹窄、肺不張、局限性肺炎,無特意性,易誤珍或漏診,故纖維支氣管鏡檢查非常重要,目前纖維支氣管鏡廣泛應用于臨床,大大提高了支氣管結核的確診率,并在治療中起積極作用。本組54例患者纖維支氣管鏡刷檢陽性率為85.19%,活檢陽性率為75.93%,所有患者經纖維支氣管鏡刷檢及活檢確診為支氣管結核。并在纖維支氣管鏡下局部灌注抗結核藥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總有效率為100%,其主要原因利用纖維支氣管鏡局部治療方法,可以消除支氣管內分泌物,干酪壞死脫落物及部分細菌、毒素,減輕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糜爛,用活檢鉗取出病變組織,使管腔通暢,解除肺不張,同時局部灌注抗結核 直接作用病灶,存留時間長,提高局部藥物濃度,并且在用藥前注射5%NaHCO3堿化環境,使抗結核藥發揮更好的作用,直接起到了殺菌,抑菌作用,促進炎癥吸收,使充血水腫的支氣管黏膜恢復正常,軟化、稀釋干酪樣壞死及增生的肉芽組織逐漸消散,促進支氣管修復,減少了肺不張等支氣管結核的并發癥,明顯提高了支氣管結核的療效,在治療過程中無明顯的藥物副作用及結核病播散現象。因此,我們認為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是診斷氣管結核的主要手段,并在纖維支氣管鏡下局部灌注抗結核藥治療氣管結核方法療效顯著、毒副作用少、安全可靠,值得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宗道,敬軍. 經纖維支氣管鏡治療痰菌陽性的支氣管內摸結核的療效分析.中國內鏡雜志,2002,8(7):21-22.
[2] 陳瓊,邱萬服,海鎮環,等.支氣管結核纖維支氣管鏡表現與臨床分析. 中國內鏡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