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亞急性甲狀腺炎又稱De Quervain甲狀腺炎、肉芽腫性甲狀腺炎、巨細胞性甲狀腺炎。發病率約為4.9/10萬,占甲狀腺疾病的5%,男女發生比例1:3~6,以40~50歲女性最為常見。夏季是其發病的高峰[1-2]。近期收治1例以反復發熱為表現的亞急性甲狀腺炎患者,誤診,結合文獻,現報告如下。
1 病歷摘要
女,56歲,發熱、咽痛20 d,加重3 d入院?;颊?0 d前,受涼后出現發熱、咽痛,體溫在38~39℃波動,每晚6~9時出現,可自行退熱。診斷上呼吸道感染,給予左氧氟沙星針、感冒退熱藥治療,效果欠佳。外院PPD試驗示強陽性,行診斷性抗結核治療,患者未再發熱。3 d前,患者再次發熱,體溫達39℃以上,并出現頸前區腫痛伴聲嘶、多汗、心悸。查體:T 39.0℃,P 82次/min。頸前區壓痛,雙側甲狀腺Ⅱ°腫大,呈“H”形,質中,有結節感,觸痛明顯,隨吞咽上下移動。局部淋巴結未觸及。
輔檢:血WBC 7.8×10 9/L,N 0.83,ESR 106 mm/h,胸片無異常,PPD試驗強陽性;彩色多普勒檢查示雙側甲狀腺增大,內回聲增粗、增強,不均勻,左側甲狀腺內可見多個稍高回聲團;基礎代謝率+21%,甲狀腺攝131I率降低(2 h 5.44%,24 h 2.30%);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抗甲狀腺微粒體抗體(TmAb)陰性;T3 2.52 nmol/L,T4 139.9 nmol/L,FT3 6.81 Pmol/L,FT4 24.05 Pmol/L,TSH 0.02 mIu/L。
診斷亞急性甲狀腺炎,給予潑泥松片、美洛昔康片治療,患者未再發熱,體溫恢復正常,2 d后頸前疼痛及甲狀腺腫大明顯減輕。2周后停美洛昔康,糖皮質激素逐步減量,現患者仍在維持用藥。復查體溫、血沉、甲狀腺功能各項指標均正常。
2 討論
2.1 病因:尚未完全闡明,多數學者認為與病毒感染有關。根據對人類白細胞抗原的研究,部分患者發病可能與同種白細胞B35抗原相關。
2.2 臨床特點:典型者整個病期分為:早期伴甲亢、中期伴甲減、恢復期三期。早期多起病急驟,有發熱、全身乏力,特征性表現為甲狀腺部位占位疼痛性結節,伴放射性疼痛,吞咽時疼痛加重。中期當甲狀腺濾泡被破壞,甲狀腺素耗竭,致甲狀腺功能減退時,則出現甲減癥狀?;謴推谏鲜霭Y狀逐漸改善,甲狀腺結節吸收消失,個別遺留小結節,以后緩慢吸收。
2.3 診斷與鑒別診斷:依據甲狀腺腫大、疼痛、有壓痛,伴全身癥狀,發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血沉增快,血清T3、T4、FT3、FT4升高而甲狀腺攝131I率降低,呈分離現象,診斷常不難確定。文獻顯示彩色多普勒、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診斷率高,特異性強,是首選的檢查手段[3]。
筆者診治此例體會并結合文獻資料,認為亞甲炎應注意同以下幾種疾病鑒別:①上呼吸道感染:誤診率最高,尤其早期難以區分,本例患者便誤診為上呼吸道感染,直到出現甲狀腺腫痛才考慮亞甲炎;②Graves?。夯颊叱霈F典型的甲狀腺毒癥表現時,應注意甲狀腺攝131I率是否降低,避免將早期伴甲亢型亞甲炎誤診為Graves病;③急性化膿性甲狀腺炎:常有發熱,甲狀腺區腫痛,局部皮膚發紅,皮溫增高,穿刺可抽得膿液,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抗生素治療有效;④橋本甲狀腺炎:臨床癥狀有許多相似之處,很難鑒別,一般本病起病緩慢,無發熱,不伴明顯的碘代謝紊亂和血沉加速,TgAb或TPOAb顯著升高,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可見大量淋巴細胞;⑤甲狀腺腫瘤:患者常常以頸部腫塊或結節而就診,一般無上呼吸道感染前驅癥狀,無甲亢表現,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是鑒別甲狀腺腫塊病變性質可靠方法。
2.4 治療體會:本病系自限性。治療以緩解癥狀為主。癥狀較輕的患者不需特殊處理,可適當休息,并給以非甾體類消炎鎮痛劑,癥狀較重者可用糖皮質激素治療。亞甲炎在治療上缺乏有效的停藥指征,文獻提示超聲、甲狀腺攝131I率可作為亞甲炎治療的停藥指征,具有一定價值[4-5]。
2.5 誤診分析:醫務人員對亞急性甲狀腺炎認識不夠,尤其是基層及非專科醫生對本病缺乏認識,只局限考慮本專業疾病,詢問病史不詳細,查體不仔細,只重視主要癥狀及全身癥狀,忽視局部癥狀。為避免誤診,醫務人員要提高對亞急性甲狀腺炎的認識,對上呼吸道感染出現反復發熱,頸部疼痛的要注意對甲狀腺的檢查,對疑似亞急性甲狀腺炎的患者應檢查甲狀腺功能和甲狀腺攝131I率、甲狀腺超聲或顯像檢查,必要時做甲狀腺穿刺。
參考文獻:
[1] 陸在英,鐘南山.內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726.
[2]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第1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254.
[3] 蓋寶東,胡玉榮.372例亞急性甲狀腺炎臨床分析[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05,12(6):612.
[4] 范 敏,馮英強.高頻彩超對亞急性甲狀腺炎的診斷及隨訪觀察的臨床意義[J].中國實用醫藥雜志,2007,2(10):74.
[5] 楊 坤,廖有喬.激素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不同停藥指征的療效觀察[J].臨床內科雜志,2007,24(8):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