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肝功能的主要作用有什么意義,同時肝功能又有什么影響呢?在當前護理治療肝功能的技巧及模式有哪些呢?我們應該如何來加強對它的保護呢?本文主要從肝功能檢測的臨床應用和肝功能異常患者的臨床用藥等方面做了相應的介紹。本文選自:《實用肝臟病雜志》,《實用肝臟病雜志》雜志級別:科技統計源核心,主辦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周期: 雙月,國內統一刊號:11-2237/R,國際標準刊號:1000-503X。復合影響因子:0.565,綜合影響因子:0.430。
摘要:肝功能檢查的目的在于探測肝臟有無疾病、肝臟損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斷預后和鑒別發生黃疸的病因等。目前,肝功能在臨床開展的試驗種類繁多,不下幾十種,但是每一種肝功能試驗只能探查肝臟的某一方面的某一種功能,到現在為止仍然沒有一種試驗能反映肝臟的全部功能。因此,為了獲得比較客觀的肝功能結論,應當選擇多種肝功能試驗組合,必要時要多次復查。同時在對肝功能試驗的結果進行評價時,必須結合臨床癥狀全面考慮肝功能,避免片面性及主觀性。由于每家醫院的實驗室條件、操作人員、檢測方法的不同,因此不同醫院提供的肝功能檢驗正常值參考范圍一般也不相同。
關鍵詞:肝功能,生化檢測,治療措施
Abstract: liver function examination to detect liver disease, liver damage, as well as to identify the cause of liver disease, prognosis and to identify the causes of jaundice, etc.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liver function in clinical trial, no fewer than dozens of, but each kind of liver function tests can only detect a particular aspect of a certain function of liver, up to now there is still no a test can reflect all the liver function. Therefore, in order to obtain relatively objective conclusion liver function, a combination of multiple liver function test shall be selected and multiple reexamin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when necessary. At the same time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of liver function tests, must consider liver function, combined with clinical symptoms comprehensively to avoid onesideness and subjectivity. Because each hospital laboratory conditions, operating personnel, the different detection method, so the liver function test normal reference range of different hospitals in general, not be the same.
Keywords: liver function, biochemical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1肝功能檢測的臨床應用
肝功能檢測可以用于觀測肝功能損害。當患者出現輕度升高時,可以進行復查,如果兩次檢測均提示肝功能指標偏高,則建議追查原因。當出現顯著升高的轉氨酶情況時,提示肝臟可能出現急性損害。肝功能指標在用于診斷以外,還可以用于判斷預后。例如血清白蛋白、膽紅素和凝血酶原時間(PT)可估計肝病患者預后,并有助于手術危險性的估測。目前可以用于診斷原發性肝癌的生化檢驗指標只有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最初用于肝癌的早期診斷,它在肝癌患者出現癥狀之前8個月就已經升高,此時大多數肝癌患者仍無明顯癥狀,這些患者經過手術治療后,預后得到明顯改善。現在甲胎蛋白還廣泛地用于肝癌手術療效的監測、術后的隨訪以及高危人群的隨訪。不過正常懷孕的婦女、少數肝炎和肝硬化、生殖腺惡性腫瘤等情況下甲胎蛋白也會升高,但升高的幅度不如原發性肝癌那樣高。另外,有些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值可以正常,故應同時進行影像學檢查如B超、CT、磁共振(MRI)和肝血管造影等,以此增加診斷的可靠性。
2肝功能異常患者的臨床用藥
2.1肝功能異常患者用藥注意事項
當肝功能指標異常提示可能出現肝功能損害時,應注意以下藥物的使用。例如:由肝臟代謝和肝膽排泄的抗菌藥物。如大環內酯類、利福平類等。可能會引起肝功能損傷的抗菌藥,例如磺胺類藥物、呋喃類、部分內酰胺類藥物(如頭孢呋辛、頭孢克洛等)、結核藥物等。
2.2重視中藥的安全使用
隨著中藥的研究越發的廣泛,中藥的肝毒性及中藥的合理使用逐漸得到了重視。隨著中藥肝毒性研究的深入,結果發現含生物堿類、苷類、毒蛋白類、萜類及內酯類、蒽醌衍生物類及重金屬類中藥,其藥物性肝損害的發生率比較集中[1]。減輕上述藥物的毒性可以通過恰當的炮制和中藥配伍來減輕藥物的肝損害。例如:大戟經醋制后,即可解除該物質的毒性[2]。就中成藥而言,對已有報道對肝功能有損害作用的藥物,臨床使用時應密切關注,肝功能不全者禁用或者慎用。對于長期使用該類藥物的患者,應定期檢測肝功能,以及早發現肝損害。
2.3臨床用藥原則
①對于肝功能損害的患者,應慎用損害肝臟的藥物,以免對肝功能造成進一步的傷害。②慎用經肝臟代謝且不良反應較多的藥物。如果必須使用該類藥物時,應注意及時調整劑量和延長給藥的間隔時間,不良反應多的藥物應尤為重視。③慎用可誘發肝性腦病的藥物,例如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噻嗪類利尿劑等藥物可增加氨的產生,誘發肝性腦病。因此在使用該類藥物時,應密切注意血鉀指標[3]。總之,肝臟具有合成、排泄和代謝轉化功能,肝功能指標可以反映肝臟的基本功能,也是肝臟病情嚴重程度、判斷病情發展及預后的重要參考指標。在臨床實踐中應重視肝功能的指標的判定,對臨床患者的病情診斷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應重視臨床使用藥物可能對肝功能造成的影響,為合理用藥提供警示作用,提高藥物使用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