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心理護理對產婦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心理疏導作用。大家也知道曾經因為很多產婦心情抑郁而自殺的也有的將孩子殺死或者自殘的等等,這些都是心理影響導致的。為何心理疏導護理在產婦中是重要的,在這里就體現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此小編對這方面做了一些搜集希望對護理學朋友有所幫助。
關鍵詞:心理護理,產婦護理,護理技巧
護理學推薦:《護理與康復》雜志社是浙江省衛生廳主管,浙江省護理學會主辦的護理學術研究期刊,創刊于2002年12月,歷時4年。在廣大作者的呵護,讀者的支持下,堅持質量第一,面向臨床護士,不斷創新,持續穩步發展。2002年本刊被浙江省衛生廳納入職稱晉升二級期刊目錄;2004年榮獲中國學術期刊首屆執行優秀獎;2005年被浙江大學納入職稱晉升二級期刊目錄;2006年榮獲浙江省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2007年由雙月刊改月刊。
產后媽媽心理有時會產生一些問題,如果不及時對其引導,可能會加重情緒的產生,情緒一旦產生,后果將不可估量。輕者產生產后抑郁,重則有輕生的可能??偲饋碚f,心理指導是指:產婦心理特征、心理解析、心理護理,調節產婦情緒,專為產婦準媽媽提供心里指導方面的幫助。
本研究觀察組臨產婦的產程潛伏期、活躍期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總產程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O1)。提示強化心理護理可以縮短產婦的產程,從而使產婦分娩的痛苦得以減輕。觀察組臨產婦的陰道助產率、剖宮產率、產后出血發生率、新生兒窒息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觀察組的妊娠結局要好于對照組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更證實了文獻報道的有效的心理護理可以增加自然分娩成功率,降低剖宮產率。觀察組漢密頓焦慮量表評分在護理后顯著優于護理前和護理后的對照組(P<0.05),說明心理護理的效果顯著,觀察組臨產婦的焦慮狀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說明實行強化心理護理后,護患關系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更體現了觀察組臨產婦對于護理人員護理工作的肯定。強化心理護理措施效果顯著,明顯改善了臨產婦的心理狀態,提高了生產的質量。
資料與方法
臨床資料本組88例,孕周37~42周,無妊娠并發癥和合并癥。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4例,觀察組年齡2O一27歲25例,28~35歲19例;學歷: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17例,大專及以上13例;孕周37—4O周27例,41—42周17例;初產婦36例,經產婦8例。對照組年齡20—27歲26例,28—35歲18例;學歷: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18例,大專及以上14例;孕周37~4O周29例,41~42周15例;初產婦34例,經產婦1O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但不給予心理護理。觀察組根據其心理狀態給予針對性的以強化心理護理為主的護理,具體內容:①創造良好的環境:新人院的臨產婦,尤其是初產婦,對醫院環境容易產生陌生感,而陌生感又會引發恐懼、焦慮等情緒反應。因此,在臨產婦初次人院時,醫務人員應當保持儀表端莊、態度親切和藹。首次接觸臨產婦時,要熱情耐心地向其詳細地介紹醫院的環境情況,介紹與分娩有關的儀器設備及相關作用。臨產婦做每項檢查時應仔細解釋檢查的目的及作用,以過硬的職業態度來取得產婦的信任與配合。此外,待產室及分娩室的環境應保持和諧美觀,讓產婦產生溫馨的感覺。②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醫護人員的言談舉止是影響臨產婦心理狀態的重要因素,如果得不到醫護人員的理解和認同,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易引起臨產婦不良情緒,如焦慮、孤獨、恐懼等。因此,醫務人員必須強化自身的職業素質,以愛心、憐憫心、耐心、細心來為臨產婦提供親情化的服務,以微笑的神情、親切的語言、精湛的技術來安慰臨產婦,消除其焦慮和孤獨感。a.進入分娩期后,護理人員應及時進行心理疏導。護理人員應盡量地滿足產婦身心的需要,主動與她們溝通,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其講述妊娠、分娩的過程及育兒注意事項,對她們的疑問應及時、耐心地給予回答,并應及時解決她們的需要,這樣可以增進護患關系的和諧,減輕不良心理情緒的影響,樹立自然分娩的信心。b.產程中應做好陪護工作。指導臨產婦制定個性化的飲食方案,鼓勵她們進食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每日保證攝入足夠的水分,從而使人體保持精力充沛,縮短產程,使產婦分娩的痛苦減輕。當臨產婦的宮縮反應越發強烈時,由于宮縮疼痛而產生焦慮和恐懼心理,此時,護理人員應在宮縮間歇時通過與產婦談心、照顧起居、鼓勵情緒等使其產生信賴感和安全感,從而分散其注意力,減輕痛苦。
評價方法和指標護理前使用漢密頓焦慮量表(總分24分)進行評定,并自行設計臨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待護理結束后由產婦或其家屬填寫對護理的滿意度,并進行統計分析。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1.4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檢驗。檢驗水準a=0.05.
分娩的順利進行與產力、產道、胎兒及心理因素這四個方面的相互協調性密切相關。在臨產時,產道和胎兒因素相對而言屬于客觀因素,產力因素則主客觀皆有,產力是分娩的主要動力,而心理因素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產力施加影響??謶?、焦慮情緒能使機體產生一系列應激反應,有研究認為,產婦的心理因素與分娩期的生物學指標關系密切。產婦如果產生恐懼、焦慮心理,容易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紊亂,使體內兒茶酚胺的釋放不斷增加,從而抑制子宮收縮,使產程延長。焦慮是臨產婦分娩時最常見的心理反應之一,適度的焦慮可以適度激活交感神經系統,從而提高人體對于環境的適應能力,而過度的焦慮則可增強交感神經一腎上腺髓質系統及下丘腦一垂體一腎上腺皮質系統的活動,去甲腎上腺素可增強子宮收縮能力,然而去甲腎上腺素與焦慮情緒呈負相關,疼痛與皮質醇之間呈正相關.因此,焦慮情緒可以引起子宮收縮力減弱,對疼痛的敏感性增加,由此可見心理護理的重要性。
通常情況下,大多數的產婦及家屬心理狀態都處于異常,只不過程度有差別而已,故護理人員應當真誠地與其溝通。對他們提出的問題應給予耐心細致的解答,鼓勵產婦正確面對分娩過程,并及時開展產前宣教,解釋分娩的各個過程及影響分娩的各種因素,從而使產婦及時做好心理準備,積極面對即將來臨的生產。同時護理人員應當提高業務能力,操作時應保持輕柔、鎮靜、嚴謹,態度應保持和藹可親,儀態應保持端莊大方,積極爭取產婦的信任,及時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此外,了解每例臨產婦及家屬的心理狀態,實施個性化護理方案,促使產婦盡快擺脫不良情緒的影響,是護理人員都應當做好的心理護理工作,也是心理護理的最終目的。
通過這些我們可以知道產婦的心理護理比康復護理更重要,所以要加強康復的護理同時更要關注產婦的心理變化及護理措施。《護理與康復》主要以論著、護理研究、專科護理、基礎護理、心理衛生、中醫護理、護理管理、護理教育、藥物與護理、健康教育、康復護理、社區護理、老年護理、技術創新、個案護理、綜述、專題講座及國內外護理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介紹等這方面的論文為主,所以有這類的論文都可以來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