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急性腦梗塞約占卒中的80%,具有高發病率、致殘率、復發率和病死率的特點,嚴重危害人民的健康。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增強,其發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趨勢。在急性期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對患者的預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臨床試驗和基礎研究均提示缺血后采用多種途徑、多重保護機制的綜合藥物治療有益于神經功能恢復。本文選自:《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雙月刊)于1993年創刊,編委遍及全國各省市60余人。是由國家科委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中華全國中醫內科學會脾胃病專業委員會主辦,麗珠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辦,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學術性期刊,2001年已入選為中國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核心期刊。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語 言:中文,主管單位:教育部,主辦單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中華全國中醫內科學內腫胃病專業委員會,創刊時間:1993年,出版周期:雙月刊,國內刊號:CN42-1612/R,國際刊號:ISSN1671-038X,郵發代號:38-212,復合影響因子: 0.659,綜合影響因子: 0.362,創刊時間:1993
【關鍵詞】 銀杏達莫注射液,急性腦梗死,臨床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ginkgodamole injection o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Eighty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42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38 cases), which were treated with ginkgodamole injection and breviscapine separately for 15 days.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s and blood parameter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clinical score of neurological deficits and blood parameters were improved for both groups, but more significantly in treatment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Conclusions: Ginkgodamole injection is effective and safe for treating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KEY WORDS] Ginkgodamole injectio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Clinic effects
國內、外研究表明[1],缺血性腦損傷是一個多環節、多反應的結果,其中自由基損傷、鈣超載、興奮性氨基酸和炎癥反應損傷是神經元死亡的主要機制。
銀杏達莫注射液是銀杏葉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EGb)和雙嘧達莫的復合制劑,具有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變學、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等多環節的作用[2]。我們采用隨機、平行對照的臨床試驗方法,觀察銀杏達莫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選用燈盞花素作為對照,觀察銀杏達莫治療急性腦梗塞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12月~2009年10月在我院神經內科住院的腦梗塞患者80例,發病在5d內。治療組42例中,男性26例,女性16例,平均年齡(62±5.36)歲;對照組38例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平均年齡(61±5.87)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構成比,病情程度及臨床評分(卒中量表和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病例均符合第4次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腦梗塞診斷標準[3]。
1.2 入選標準:
(1)發病在5 d內的腦梗塞;(2)年齡60~75歲;(3)首次發病或既往發病未遺留明顯功能障礙的復發者;(4)癱瘓肢體的肌力4級以下;(5)入組時未使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藥。
1.3 排除標準:
(1)由顱內占位性病變、外傷引起者;(2)頭顱CT示腦出血或硬膜下/外積液;(3)伴有意識障礙、失語、生命體征不穩定者;(4)血液系統疾病有出血傾向及近2周有外科手術或消化道出血病史者;(5)對本藥過敏者;(6)合并有心血管,肝、腎等嚴重原發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1.4 方法
將80例患者隨機單盲分為銀杏達莫治療組42例和燈盞花素對照組38例。治療組給予0.9%生理鹽水250mL+銀杏達莫20mL,每日1次,靜脈滴注,連續15d;對照組給予0.9%生理鹽水250mL +燈盞花素40mg,每日1次,靜脈滴注,連續15d。觀察期間兩組患者均禁用擴血管藥、抗凝藥及影響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原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則使用相應藥物。
1.5 觀察指標
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DS)標準[3]進行神經功能評分判斷,血液指標包括血漿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纖維蛋白原、C反應蛋白、血栓素(TXB2),常規檢測患者血、尿常規,肝、腎功能,心電圖,同時記錄不良事件。
1.6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5統計分析軟件,治療前、后指標采用χ2檢驗,組間比較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2 結果
治療后臨床評分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臨床評分治療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1)。表1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療效比較(略)
兩組治療后血漿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纖維蛋白原、C反應蛋白、血栓素(TXB2)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療組血漿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纖維蛋白原、C反應蛋白、血栓素(TXB2)的改善優于對照組(表2)。表2 兩組治療前、后的實驗室指標變化 (略)
3 討論
目前許多研究表明,銀杏葉提取物(EGb)對人類心腦血管缺血性疾病具有較好的治療及預防作用[4-6]。銀杏達莫注射液內含黃酮甙、銀杏內酯、白果內酯和雙嘧達莫等,這些藥物成份共同作用使其在腦血管方面具有杰出的藥理學效應[79]。其作用主要有:(1)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PAF是迄今發現的最有效的血小板聚集誘導劑,同時它又是強烈的腦動脈收縮劑,能引起血腦屏障的損害,加重腦缺血后微循環衰竭和腦水腫的發生;此外,PAF還可直接產生神經毒性損害。而銀杏苦內酯是具有高度專屬性的PAF受體阻斷劑[7],這種拮抗作用與其競爭性的結合腦內PAF受體有關。(2)腦梗塞時血栓烷素A2(TXA2)加速轉化為血栓素(TXB2),刺激血管平滑肌收縮及血小板聚集,促進血管阻力增高,雙嘧達莫可通過抑制TXA2形成而降低TXB2含量。(3)改善血液流變學。黃酮類化合物增加紅細胞表面的負電荷和細胞間的排斥力,促使紅細胞解聚,從而降低血液黏度[8];并銀杏提取物可顯著降低腦缺血時異常升高的纖維蛋白原含量。(4)近年來研究表明,CRP可反映與腦梗死病理有關的炎癥,也反映了腦缺血的程度。國內許多研究提示銀杏達莫能降低血液CRP水平,減少炎性反應對神經組織的損傷[9]。(5)保護腦細胞、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眾多研究證實,EGb具有降低血液黏滯性,延緩血液凝固的作用,改善腦梗死周邊的局部血流量,從而挽救缺血半暗區,促進神經功能恢復[10]。EGb能拮抗PAF誘發的興奮性神經遞質的釋放,減輕興奮性毒性損害,并在腦缺血時能夠保護鈉鉀ATP酶,可以減輕缺血后細胞的水腫[11]。這些研究結果提示銀杏達莫注射液在缺血后的級聯反應中發揮多重作用,有效地減輕缺血后腦組織的損傷。
由此可見,銀杏達莫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能顯著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腦循環、保護腦細胞、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等作用。國內許多研究也表明,銀杏達莫注射液對急性腦梗塞有很好的治療作用,本研究中兩組病人的臨床轉歸均趨向恢復,而銀杏達莫改善的程度優于燈盞花素。銀杏達莫注射液對血液指標的改善作用也優于燈盞花素。銀杏達莫治療急性腦梗塞效果明顯,是治療急性腦梗塞的藥物之一,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王維治.神經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6.734751.
2 胡萍,左婭,吳維艷,等.銀杏達莫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有效性的Meta分析[J].中國藥物應用與監測,2007,6:3335.
3 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J].中華實用內科雜志,1997,17(3):313.
4 李靜,劉成玉.銀杏葉提取物對紅細胞膜脂質過氧化損傷的影響[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05,35(3):487490.
5 章紅燕,侯桂蘭,何福根.銀杏葉總黃酮和銀杏內酯對心腦血管作用的研究進展[J].浙江臨床醫學,2008,10(4):543544.
6 龔曉健,李運曼,卞惠敏,等.銀杏總內酯抗血小板聚集與抗血栓作用[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06,11(7):822825.
7 Paul SF, Karyn M, Cynthia DL. The neuroproteotive properties of the Ginkgo bilobaleaf: a review of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to 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J].J Ethnopharmaeology,1996,50:l3ll39.
8 Lenoir M,Pedruzzi E,Rais S.Sensitization of human neutropil defense activities through activation of platelet activiating receptors by ginkgolide B,a bioactive component of the Ginkgo biloba extract EGB 761[J].Biochem Pharnuwol, 2002, 63(7):12411249.
9 李春明. 銀杏達莫注射液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C反應蛋白和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海南醫學,2009,20(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