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guī)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zhì) 保證專業(yè),沒有后顧之憂
來源:期刊VIP網(wǎng)所屬分類:檢驗醫(yī)學時間:瀏覽:次
【摘要】:小柴胡湯,是一種方劑,屬中藥類,源自《傷寒雜病論》。其功效主要是和解少陽,和胃降逆,扶正祛邪。文章發(fā)表在《臨床薈萃》上,是醫(yī)學期刊論文發(fā)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小柴胡湯,多慮平,惡劣心境
小柴胡湯具有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可抑制細胞增殖及誘導異常增殖細胞凋亡,可使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大鼠異位內(nèi)膜明顯萎縮。鄭輝等建立大鼠內(nèi)異癥動物模型,探討小柴胡湯沖劑治療大鼠內(nèi)異癥的作用機制,發(fā)現(xiàn)小柴胡湯治療大鼠內(nèi)異癥的作用機制可能是通過上調(diào)Fas蛋白的表達,促進異位內(nèi)膜細胞的凋亡而實現(xiàn)的。
惡劣心境是常見的抑郁障礙,在綜合醫(yī)院就診患者中約占5%[1]。患者不但承受抑郁情緒的折磨,同時還伴有軀體痛苦和社會功能障礙。雖然抗抑郁劑治療有肯定療效,但其副作用限制了使用。2000年9月~2003年3月,筆者用小柴胡湯合多慮平治療惡劣心境34例,取得了很好的臨床療效,并進行了對照觀察,茲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入選標準 病例來自保定市第二醫(yī)院心理門診,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中關于惡劣心境的診斷標準[2]:(1)持續(xù)存在心境低落;(2)社會功能輕度受損;(3)自知力完整或較完整;(4)持續(xù)時間≥2年,其間很少有持續(xù)2個月的心境正常間歇期;(5)非軀體病或精神活性物質(zhì)導致的直接后果,也非精神分裂癥及其他精神障礙的附加癥狀;非其他各型抑郁;非抑郁性人格障礙。
1.2 一般資料 共68例,按就診順序分層隨機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4例。治療組男13例,女21例;平均年齡(36.8±13.2)歲,平均病程(29.4±14.5)月;對照組男15例,女19例;平均年齡(38.1±13.8)歲,平均病程(30.2±13.4)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3 治療方法 入組者進行藥物清洗2周,剔除清洗后HAMD減分率≥25%者,開始為期8周的治療。治療組服用小柴胡湯,處方:柴胡12 g、黃芩3 g、人參6 g、甘草9 g、半夏6 g、生姜3 g、大棗6個(劈破)。口干苦者減半夏,人參增至9 g,加栝樓根12 g;便秘者減半夏,加大黃3 g、栝樓1枚、枳實9 g、芍藥9 g;陰虛火旺者加熟地黃24 g、生地黃20 g、山梔6 g、百合9 g、丹皮9 g。水煎服,1劑/d。
1.4 檢測項目 于治療前及治療結束時進行血尿常規(guī)、血生化、心電圖和胸透檢查。
1.5 療效評定 HAMD評分于治療前及治療第2、4、8周末由2名專科醫(yī)師盲法測評(一致性Kappa=0.88),比較減分程度,記錄不良反應。治療結束時采用四級臨床療效標準評定[3]:(1)HAMD評分≤7分,減分率[(治療前評分―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100%]≥75%,癥狀完全或基本消失為顯效;(2)HAMD≤10分,減分率≥50%,癥狀有肯定進步或部分消失為有效;(3)HAMD≤14分,減分率≥25%,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以x±s表示,采用SPSS 11.0軟件進行計算機分析處理。
2 結果
2.1 療效觀察 所有患者治療前后理化檢查未見異常。治療組完成34例;對照組完成33例,1例因不耐受排尿困難于第11天脫落,不計入統(tǒng)計處理。治療組顯效12例(35.3%),有效13例(38.2%),進步3例(8.8%),無效6例(17.6%),總有效率82.3%;對照組顯效8例(24.2%),有效10例(30.3%),進步8例(24.2%),無效7例(21.2%),總有效率78.8%。
治療前兩組患者HAMD評分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2、4、8周HAMD評分治療組較對照組明顯下降(P<0.05或P<0.01),見表1。
2.2 副反應觀察 兩組患者均有口干、多汗、便秘、困倦等不適表現(xiàn),但對照組較明顯且持續(xù)時間長。另對照組有3例出現(xiàn)視物模糊,其中1例因排尿困難放棄治療。見表2。
3 討論
惡劣心境在中醫(yī)屬“郁癥”范疇。為郁怒、思慮、悲哀和憂愁七情所傷,致肝失疏泄、脾失運化、心神失常、氣機郁滯、臟腑陰陽失調(diào)。治當疏氣機、解肝郁、安心神、調(diào)脾胃。小柴胡湯是經(jīng)典和解劑。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4],柴胡含柴胡皂苷和生物堿,有鎮(zhèn)靜鎮(zhèn)痛和保肝利膽作用,小量柴胡粗皂苷能使大鼠心率減慢;黃芩含黃芩素、黃芩苷,其煎劑有鎮(zhèn)靜和保肝利膽作用;人參含人參皂苷。
有關惡劣心境的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zhì)學說認為:在中樞5羥色胺功能低下的基礎上,去甲腎上腺素低下出現(xiàn)抑郁[5]。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能阻斷突觸前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攝取起治療作用;而阻斷突觸后Achm、α和β受體與副作用關系密切[5]。多慮平屬于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其對各型抑郁障礙包括惡劣心境有肯定療效,但不良反應多。
醫(yī)學職稱論文投稿期刊推薦:《臨床薈萃》是由河北醫(yī)科大學主辦的大內(nèi)科半月刊雜志,每月5日、20日出版,全國各大郵局辦理發(fā)行。該刊特點:內(nèi)容豐富,信息量大,可讀性強,刊出周期短;貼近臨床,突出實用,數(shù)據(jù)準確,資料可靠。
[參考文獻]
1 Steiner M, Bell B, Browne G, et al. Prevalence of dysthymic disorder in primary care[J]. J Affect Disord, 1999, 54(3): 303308.
2 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第3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8990.
3 張明園主編.精神科量表評定手冊[M]. 長沙: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3. 122127,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