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論文導讀::學生在學習晶體管開關特性時,雖然知道三極管截止和飽和可以相當于開關的斷開和接通,但在實際做題時容易混淆。為此,可以演示以下實驗,如圖1-2所示,把開關合在A點,燈不亮,把開關合在B點,燈亮,由此引導學生分析三極管是相同的,區別是輸入電壓不同,再經過理論計算,弄清楚該現象出現的原因。學生通過對比試驗的觀察與分析,明白了兩種電路既有區別又可以依據一定的條件相互轉化,從而達到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統一。實驗不僅可以驗證所學知識,還可以導入新課,形成概念,規律,消除疑點和排除混淆
論文關鍵詞:對比,實驗
電子線路是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學科。在電子線路的教學過程中不論是基本概念的建立,重點的突出,難點的突破,還是疑點的消除都可以通過演示實驗來完成,為了充分發揮演示實驗的作用,我們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設計了各種類型的對比性實驗,引導學生通過比較來理解要闡述的問題。
一 導入新課的對比實驗
教師由對比實驗導入新課,不僅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而且有利于向學生顯示新課題的目的性。例如,我們在講"晶體二極管"這一新課題時,先演示兩個引導性的對比實驗。實驗一:在音樂片中正向串接一只晶體二極管,接通電路,學生會聽到一段優美的音樂;實驗二:將此二極管反向接在電路中,結果無音樂聲發出,學生對此不無感到新奇,接著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出現不同的現象?學生的注意力會迅速集中到研究的對象-晶體二極管上。此時教師因勢利導,告訴學生:接入電路的是一只晶體二極管,這就是我們本節課要研究的對象。
二 形成概念的對比性實驗
對于學生難以理解的抽象概念,采用對比性實驗的好處在于:化抽象為具體,變教條為活用;通過邊實驗,邊分析的教學方法進行對比和分析概括出事物的本質特征,進而形成概念,完成認識上的第一次飛躍。如在”濾波“這一概念的教學中設計如下對比實驗:首先在半波整流的輸出端接示波器,接通電源后讓學生觀察半波整流輸出電壓波形,這時學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脈動的直流電壓波形。然后在電路的輸出端并接濾波器,接通電源,再讓學生觀察輸出波形,可以看出波形發生了變化,由此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兩個波形不一樣的原因,從而得出結論。通過上面的對比試驗使”濾波”的概念建立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學生更容易理解。
三 導出規律的對比試驗
教材中有些內容容易造成學生片面的認識,為此我們設計了針對性較強的對比試驗,采用實驗觀察與理論分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認真處理實驗觀察與思維加工的關系,使教學內容變得形象、具體,學生易于接受核心期刊目錄。如在RC積分的微分電路中,我們設計了幾組實驗,采用邊實驗,邊分析,邊對比的做法引導學生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物理論文,分析比較,推導出正確的結論。電容C在接入電路前要進行放電處理。
實驗一:示波器接在R兩端,將開關打在A點,開關閉合的瞬間,發現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突然躍升到一個新的位置后穩定,說明R兩端的電壓發生突變。實驗二:將示波器接在C兩端,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逐漸緩慢上升,然后停在一個穩定位置,說明電容器兩端的電壓不能突變,實驗三:示波器接在C兩端將開關打在B點,開關閉合的瞬間,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是逐漸緩慢下降 最后接近為零,同樣說明電容器兩端的電壓不能突變。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得出如下結論:在RC電路中,電阻兩端的電壓能突變,而電容器兩端的電壓不能突變。
四 消除疑點的對比試驗
三極管共發射極放大電路中,學生對“單相共發射極放大電路具有反向作用”這一特性不理解,疑點較多。為此,我們設計以下演示實驗:用雙蹤示波器分別接在共發射極放大電路的輸入端和輸出端,從示波器上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V0與Vi的相位關系,這樣在實驗提供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再通過理論分析學生就可消除認識上的疑點,對“單相共發射極放大電路具有反向作用”這一理論的理解就更具體,深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