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后疫情時代經管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及對策研究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經濟學時間:瀏覽:

  摘 要:受經濟下行壓力和新冠肺炎疫情的雙重影響,高校畢業生求職壓力不斷增大,就業形勢更加復雜,尤其經管類專業畢業生受到巨大沖擊,就業工作面臨新的挑戰。本文通過收集整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16—2020屆本科畢業生的基本情況及相關就業數據,分析經管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現狀和趨勢,了解后疫情時代經管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新形勢,明確當前就業工作面臨的問題和難點,最后提出相應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后疫情時代;經管類專業;大學生就業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就業市場對職能類、管理類崗位的需求出現縮減,這對經管類專業畢業生的求職就業產生了直接影響,應屆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形勢更為嚴峻。金融、會計等經管類專業仍是當前高考志愿填報的熱門專業,根據預測,未來高考的熱門專業中有半數還將是經管類專業,經管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不僅是學生和家長關心的問題,而且將成為整個社會關注的重點。因此,了解經管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現狀,發現當前就業工作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以下簡稱經管學院)現有工業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8個本科專業,涵蓋經濟學、管理學兩大門類,畢業生培養質量得到了業界的廣泛認可,能夠較為全面地反映經管類專業畢業生當前的就業情況。本文以經管學院近5年的本科畢業生為研究對象,分析相關就業數據,重點發現后疫情時代的就業特點,并提出相應對策與建議。

  1 經管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1.1 經管類專業近5年本科畢業生就業趨勢

  經管學院本科畢業生人數基本保持穩定,維持在370~390人,男女比維持在0.6左右,近幾年的就業去向呈現出以下幾點趨勢:

  1.1.1 考研比例逐年升高,考研成功率仍處低位

  近年來經管學院畢業生選擇繼續深造的比例不斷增加,選擇考研的人數從2016屆的17.94%增長至2020屆的35.98%,5年內即翻了一番。但從考研錄取情況來看,經管類專業考研成功率一直較低,即使在2020年因疫情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情況下仍未能取得突破,穩定在20~25%,與全校考研成功率(2020年數據為44%)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這也與全國范圍內經管類專業考研熱度高、難度大的現狀相匹配(圖1)。

  1.1.2 就業地域分布失衡,求職周期普遍較長

  通過圖2可以看出,經管學院學生生源較為分散,其中泛長江三角洲區域相對集中,西南、中原地區生源相對較多。但學生的就業分布明顯失衡,超過80%的畢業生選擇在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就業,除了生源因素外,這兩個地區經濟發達、就業資源豐富是重要的因素。此外,經管類專業主要對口職能類、管理類等崗位,這些崗位通常招聘人數較少,主要考察綜合能力,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單位采取職前實習的方式來考察學生的情況,因此招聘流程多、周期長。

  1.1.3 就業選擇范圍廣泛,就職單位集中度較低

  經管學院本科專業數量和畢業生人數均較多,其專業特點使得經管類專業畢業生可以適應不同行業的崗位需求,這也意味著畢業生在求職時的可選擇空間非常大,從2020屆畢業去就業去向來看,經管學院畢業生就業領域極為廣泛,基本涵蓋了制造業、金融業等所有行業。但也因為招聘經管類專業畢業生的企業數量較多,使得畢業生流向極為分散,超過80%的單位僅有1人前往就業,就業人數超過5人的企業僅有兩家,就業集群效應較低。

  1.2 后疫情時代經管類專業畢業生就業新形勢

  新冠疫情的發生對2020屆畢業生的就業造成了直接影響,尤其經管類專業畢業生對口單位受到疫情沖擊較大,學生就業情況對比往年出現新的形勢:

  1.2.1 考研“二戰”愈發普遍

  近年來企業招聘的學歷門檻逐漸提升,“只有讀研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成為學生及家長的普遍觀念,尤其疫情發生后求職壓力的陡增,讓越來越多的畢業生將考研視作唯一出路,部分學生考研失利后依舊不愿意就業,而是選擇考研“二戰”。2020屆考研失利的學生中有半數選擇繼續考研,占畢業生總人數的13%,這意味著即使其他學生全部就業,總就業率也無法達到90%,“二戰”人數的增長讓越來越多的畢業生產生盲從心理,考研“二戰”也將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1.2.2 出國出境遭遇寒冬

  經管學院學生家庭經濟條件優渥的比例相對較高,在國內升學壓力較大的情況下,選擇出國留學深造的畢業生人數較多,一直是全校出國人數最多的學院,出國出境人數占學生總人數的比例超過20%,遠高于全校平均值(最高時未超過12%)。但是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和政治摩擦的雙重影響,學生對境外疫情的擔憂使得申請人數大大減少,且過于集中英聯邦國家,申請難度大大增加,導致經管學院留學深造人數出現腰斬式下滑,且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都將處于歷史低谷。

  1.2.3 考公考編倏然猛增

  新冠疫情發生后,小微企業、民營企業普遍受到較大沖擊,因此畢業生擇業時更愿意選擇一份穩定的工作,公務員、事業單位、大型國企等成為首選。同時,經管學院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且女生比例較高,家庭經濟情況良好,大多數畢業生沒有早早進入職場,家長也普遍傾向于支持乃至要求學生考研、考公,考公考編比例由疫情之前的不足2%暴漲至后疫情時代的超過10%,且公務員“二戰”的比例也在不斷攀升,“慢就業”的趨勢愈加明顯。

  2 經管類專業畢業生就業問題和工作難點

  2.1 資源聚合與就業分散的矛盾

  經管學院歷來重視就業資源的聚合,積極拓展校企合作渠道,推動與企業共建大學生實習實踐基地,舉辦“名企進校園” “鳳回巢校友職場說”等品牌活動,連續多年開展暑期“項目式實習”,已經形成了聯系多、范圍廣的就業資源體系。但與此相矛盾的是,學院8個本科專業之間的專業體系、求職方向均有較大差異,也很少有一家單位招收多名同專業畢業生的情況。同時,經管學院畢業生每年前往240余家單位就業,其中僅有10%的單位相對固定,前往實習實踐基地企業、校友企業的畢業生人數不足15%,學院就業資源與學生就業去向嚴重不匹配,進而為企業資源維系、就業渠道拓展、就業服務指導等工作帶來了巨大壓力。

  2.2 企業需求與學生結構的矛盾

  經管學院學生就業普遍呈現出“就業單位多、行業分布廣、崗位需求少”的特點,除了部分會計事務所等專門企業,大多數就業單位對職能類、管理類等相關崗位的招聘需求較少,部分單位還對性別有所傾向。而在疫情的影響下,多數單位普遍縮減了職能類、管理類崗位的招聘規模,僅有部分單位對營銷類崗位的需求有所增長。與之相矛盾的是,經管學院學生結構與企業招聘需求嚴重錯位,女生比例超過60%,會計、金融等熱門專業女生比例超過80%,而就業市場對女生要求更嚴苛,增加了就業匹配的難度。此外,經管學院學生普遍就業期望較高,大多愿意從事行政、管理等后臺類崗位,從事營銷類等一線崗位的意愿較低,這與企業現實需求不符。

  2.3 升學意愿與升學難度的矛盾

  一方面,近年來,經管學院畢業生中選擇讀研深造的比例持續上漲,考研比例已經超過了35%,同時,經管學院學生普遍高考成績較好,對自身的期待值較高,超過75%的學生報考“985”及“兩財一貿”高校。在全國范圍內,經管類專業因為試題難度相對工科專業較低,也使得會計、工商管理等經管類專業成為考研的熱門專業。然而受限于研究生培養規模,經管類專業考研報錄比平均低于1/40,即使在因疫情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的背景下仍未有增長。另一方面,經管學院歷來是留學深造學生最多的學院,但受到疫情和政治摩擦的雙重打擊,畢業生申請難度不斷加大,留學難讓經管類專業畢業生的升學之路難上加難。

  2.4 培養周期與求職周期的矛盾

  經管學院作為學校首批實施大類培養的學院,學生在大一大二學年以通識教育為主,大三學年才開始接受專業教育,學生開始進行生涯規劃與職業選擇的時間較晚。同時,經管類的就業崗位對綜合素質要求高于專業能力,加之競爭人數多、可替代性強等特點,導致了繁雜的面試過程和較為嚴格的篩選條件,很多單位要求學生先完成三個月的實習后與之簽約。與之相矛盾的是接近半數的畢業生將考研、考公作為首選,而公務員、研究生等考試時間相對較晚,一旦選擇考研、考公均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進行復習準備,他們往往不會加入到找工作大軍中,較晚的職業選擇期和較長的求職周期讓“慢就業”“不就業”的情況愈加凸顯。

  3 經管類專業畢業生工作的對策與建議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大力促進就業,面對新的就業形勢,基層學院需要形成“千方百計保就業,凝心聚力促就業”的共識,強化責任擔當、關注重點群體、拓寬就業渠道、創新工作方式,全力推進后疫情時代畢業生就業工作。

  3.1 強化擔當,加強就業工作的組織領導

  成立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全體院領導、專業負責人、畢業班輔導員共同參與,全面保障畢業生就業工作思想認識到位、宣傳動員到位、信息發布到位、組織執行到位。建立健全就業情況報告制度,每周發布就業情況報告,定期組織就業工作專題研討,討論階段性工作重點和難點,實時了解學生就業進展,在學院范圍內形成上下一心的就業工作氛圍。學院領導帶頭推進就業,與未就業學生開展談心談話,了解學生情況、關心學生發展,為學生就業提供意見建議與具體指導,帶動全體教師共同推動就業工作。

  3.2 關心關愛,做好重點群體的就業幫扶

  強化重點學生幫扶,對所有未就業學生摸清原因、分級分類,為每位學生配備由黨員骨干、就業領隊、求職導師、輔導員及班主任教師共同組成的“1+5”導師團幫扶學生就業。推行“組團招聘”形式,在未就業學生群體中重點打造外貿類、財會類等專門求職團隊,每天實時共享就業信息,每周定期交流求職經驗,營造“共同就業”的氛圍。關注特殊群體就業,面向少數民族學生、體育特長生等群體,開展專場就業交流,積極聯系對口招聘企業,“一生一策”切實解決特殊群體的就業問題。

  3.3 拓寬渠道,謀劃全員育人的就業體系

  主動對接企業資源,通過校企俱樂部、企業開放日等形式促成校企合作平臺建設,在維系長期實習實踐基地溝通的基礎上,積極尋求新的就業增長點,開展經管類專場招聘會。充分挖掘校友資源,建立校友信息庫,推動地區、行業校友會建設,優先推薦畢業生前往校友所在單位求職,依托MBA校友企業優勢資源,積極拓展小微企業就業渠道。積極動員教師資源,邀請“學術大牛”與專業學生對口交流,幫助學生合理規劃職業生涯,為考研學生聯系推薦校外導師資源,針對考研復試、調劑等提供相關建議和指導。

  3.4 創新方式,提升求職就業的指導能力

  建立全程化生涯規劃輔導體系,打造經管特色職業素質訓練營,對照不同階段學生的特點,形成大一職業啟蒙教育、大二生涯規劃教育、大三求職技能教育、大四職前適應教育的生涯規劃輔導體系。推進基于“互聯網+”的就業信息化建設,積極籌辦云端招聘會,開展線上指導服務,利用大數據思維匹配企業招聘信息和學生求職意向,提高學生推薦效率。加強宣傳引導,實現多元化就業,引導畢業生選擇參軍入伍、基層項目等就業形式,加強創新創業教育,鼓勵和支持更多畢業生自主創業,支持畢業生以新就業形態、靈活多樣的方式實現就業。

  參考文獻

  謝飛雁.地方性普通高校經管類畢業生就業狀況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科技促進發展,2021,17(2):383-390.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乌珠穆沁旗| 崇义县| 赣州市| 文山县| 鹤壁市| 安阳市| 德江县| 化隆| 金乡县| 棋牌| 广丰县| 花莲市| 南宁市| 勃利县| 贺州市| 吴桥县| 新田县| 酒泉市| 化隆| 视频| 手机| 天津市| 白银市| 肥城市| 孟村| 崇州市| 泰来县| 南华县| 政和县| 桃江县| 梁河县| 镇康县| 建瓯市| 饶阳县| 桦南县| 夹江县| 长寿区| 临安市| 横峰县| 宾阳县| 开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