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縣域經濟是指在縣級行政區劃的地域內統籌安排和優化經濟社會資源而形成的開放的、功能完備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區域經濟。當前,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更是鞏固基層政權,維護社會穩定的關鍵環節。
一、蓬萊市縣域經濟發展基本情況
一是經濟實力明顯提升。2010年全市生產總值完成350.39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為6.4:59.2:34.4,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5.87億元,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96.9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6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75.6億元,實際使用外資9100萬美元,外貿出口5.57億美元,外貿進口3.36億美元。
二是農業經濟穩步發展。深入實施“三百工程”,全面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農業和農村經濟穩步發展。新硬化農村公路51公里,硬化路通村率達到95.2%。修復戰山、平山兩座中型水庫溢洪道,除險加固20座小型水庫,完成34個村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村村通自來水人口普及率達到99.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689元。
三是主導產業快速發展。造船重工、汽車及零部件、葡萄與葡萄酒、旅游四大主導產業快速發展,集群化、規模化、品牌化水平進一步提升。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汽車及零部件企業發展到85家,北奔重汽生產重卡2.27萬輛,全市生產改裝車8000輛、車橋8.4萬根,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0億元。旅游業:全市旅游景區發展到13個,其中,4A級以上景區5個,蓬萊閣景區成為全國首批5A級景區。全年共接待游客43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1億元,蓬萊閣景區門票收入首次突破億元。
四是人民生活穩步提升。在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穩步提高居民收入,積極擴大居民消費,城鄉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穩步提升。家電下鄉產品4.14萬臺,汽車和摩托車下鄉1.21萬輛,發放財政補貼資金2084萬元。2010年,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47.11億元,比年初增加18.64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2311元。
五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的突破,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越來越好。兩條進港鐵路支線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經完成,龍煙鐵路調整方案獲得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兩條疏港公路已報交通運輸部待批,連接沈海、榮烏兩條高速的“高接高”項目列入省“十二五”規劃,煙臺新機場建設全面展開。國道206西線、蓬水路建成通車。膠東調水蓬萊段工程建成完工。
六是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堅持為民辦實事,累計投資9.8億元,實施為民實事工程126件。新增就業再就業1.2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0.77%;農村養老保險參保7.8萬人,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3.6萬人;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每月360元和每年1800元。
二、蓬萊市縣域經濟發展存在主要問題
一是經濟綜合實力仍然不強。在煙臺市范圍內比較,2010年我市GDP實現350億元,排名第四,而排名第一的龍口市GDP達到680億元,為我市的1.9倍;地方財政實力仍然不強,2010年我市財政收入15.9億元,排名第四,而排名第一的龍口市財政收入為36.7億元,為我市的2.3倍。
二是城鎮化水平仍然較低。2010年煙臺市城鎮化水平達到56.5%,龍口市城鎮化水平達到58.8%,而我市僅為42.8%,遠遠低于煙臺市平均水平。我市城區規模相對較小,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城鎮化明顯滯后于工業化,存在功能弱、帶動力不強等突出問題。
三是民生投入仍需加強,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并存, 農村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需要解決的問題較多,城鄉之間發展差距和部分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差距過大,部分低收入群眾生活比較困難,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仍然不少。
三、蓬萊市縣域經濟發展的新思路
搶抓建設藍色經濟區和高端產業聚集區兩大機遇,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努力轉方式,精心調結構,統籌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促進一二三產業協同發展、融合發展,使經濟社會發展逐步走向良性循環、又好又快的科學發展道路。
(一)抓空間布局,打造發展新格局
堅持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加快城鄉融合步伐,努力打造布局合理、區域協調、經濟高效、社會和諧的城鎮化發展新格局。即大辛店和潮水兩個節點,要堅持規劃引領,推進工業向園區集聚、人口向社區集中、配套向城區看齊,增強輻射帶動能力。
(二)抓產業升級,激發發展新動力
1、培強做大工業。依托現有優勢企業、優勢技術和優勢項目,按照“培育龍頭企業、完善產業鏈條、形成產業集群、建設產業基地”的思路,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先導,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動工業經濟整體轉型升級。當前重點抓好華潤風電、微藻養殖、超硬復合材料、諾康藥業、北大高科華泰制藥等項目建設和企業壯大,爭取戰略性新興產業有較大突破。
2、優先發展服務業。以旅游業、商貿餐飲業、房地產業、物流業、新興服務業為發展重點,加快服務業支撐體系建設。圍繞歷史文化游、濱海風光游、葡萄酒文化游、自然生態游等四大板塊,進一步整合資源,完善配套功能,拓寬發展領域。
3、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深入實施“三百工程”,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重點膨脹發展果品、水產、畜牧三大優勢板塊,加大農業綜合開發力度,大力引進和發展農產品深加工項目,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三)抓項目建設和科技創新,構筑發展新支撐
1、有效破解項目建設瓶頸。積極盤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充分利用國家和省“點供”、城鄉土地增減掛鉤等政策,最大限度地保障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的用地需求。加大項目儲備力度,策劃論證一批事關蓬萊長遠發展的重大基礎設施和高端產業項目。
2、著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著眼于搶占未來技術和產品制高點,與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更好地結合起來,力求突破更多重要關鍵技術、獲得更多自主知識產權,造就一批擁有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