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的重點課程之一,而閱讀又是語文教學的重點所在,通過閱讀教學提高學生文學鑒賞能力、作文寫作水平顯得尤為重要;而信息技術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逐漸成為總體趨勢,且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領域具備較高的推廣價值。因此,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整體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同信息技術融合的深意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手段有助于提高閱讀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其一,將閱讀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融合,可整體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閱讀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有助于豐富閱讀教學的形式,如視頻、音頻、圖片,這些都能給學生帶來多樣化的學習體驗,有助于激發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其二,將信息技術手段運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可以豐富教師的教學資源,通過這些資源促使學生從多方面理解閱讀內容,有助于開展深度學習。
其三,閱讀教學與信息技術相融合,有助于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可以通過網絡自主查閱閱讀資料,從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和自主探究,有助于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其四,閱讀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能夠強化學生審美體驗。教師借助信息技術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促使學生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能夠讓學生感知語言美、意境美,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審美能力。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同信息技術融合的策略
(一)加強教師培訓,打造高效閱讀教學
從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來說,一些教師仍然沒有充分掌握信息技術教學,無法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教學功能,但是也有一些教師過于依賴信息技術,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為了打造高效的語文閱讀課堂教學,首先就要加強教師專業技能的培訓。學校可以每星期開展為期半天的培訓,著重針對信息技術運用這一方面進行強化訓練,指導教師與時俱進,認識到閱讀對小學生語文學習和人生成長的重要價值及意義,力求設計好每一堂閱讀課,利用信息技術創造新穎、有趣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好地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和想象力,促進閱讀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創設情境,豐富學生學習體驗
文本的學習不只是要充分理解字、詞、句、段、篇,還需能夠采取合理的表達方式,應用在合理的場景中。閱讀教學的策略之一便是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從閱讀內容著手,依據學生學習情況,為學生創設容易接受、能夠滿足文本內容的情境,提供知識背景和豐富的素材,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并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問題、解決問題,讓他們在增加學習體驗的同時提高閱讀學習的效率。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中,需要充分凸顯信息技術的作用,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設多姿多彩的學習情境,在吸引學生關注的同時激發其好奇心和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其中。
(三)利用視聽輔助豐富閱讀課堂
視聽輔助是當前語文課堂與信息技術融合的一種常見形式,即在閱讀教學中,利用影像作品輔助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豐富課堂教學形式的同時豐富學生想象空間和生活積累,從而達到學生語文素質的培養。該教學形式不僅適用于課本閱讀知識的教學,還適用于課外選文的教學。針對課內閱讀教學來說,可以先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內容,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呈現影視作品。由此不僅能夠避免直接播放影響學生想象力的發揮,從而凸顯文學意象的開放性、豐富性,還能夠通過影視作品的審美意象,傳達制作者對閱讀內容的理解與詮釋,其中豐富的生命、情感體驗,必然比學生掌握的要深刻得多,可以進一步補充學生閱歷中的不足,引導學生更全面、更理性地理解文章的豐厚底蘊,實現與文本的交融和溝通。
(四)采用多感官參與策略實現深度認知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使用多重感官學習能夠深化大腦印象,能夠讓大量信息在大腦中留下回憶的線索,實現記憶效率的提高。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可以將文本內容的教學特點同信息技術融合,以無聲變有聲、以微觀變宏觀、以抽象變具體、以靜變動,通過動靜結合、圖文并茂的表現形式,為學生呈現虛實結合的學習環境,從而激發學生多重感官,強化感知,加深學生對閱讀內容的多角度認識與多層次理解。
例如,在《田忌賽馬》教學中,可以通過電子課件向學生展示馬匹出場的順序與賽馬的結果,讓學生深刻感知孫臏設計方案的巧妙,讓學生通過生動形象的展示感知轉敗為勝的過程,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將信息技術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不僅能夠讓學生通過感官去觀察,還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思考知識,提高感知效果,讓學習過程更加生動深刻,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充分感知孫臏的足智多謀。
(五)利用翻轉課堂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與傳統課堂相比,翻轉課堂的應用完全顛覆了常規教學結構,實現了課堂模式、師生角色的轉變。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發揮著主體作用,能夠積極參與學習,發展思維,而教師也不會大量占用課堂時間來講解知識。翻轉課堂同混合式學習、合作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具有相似之處,它可以使學習過程更具參與性、主動性、靈活性。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可以轉變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參與度低、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現狀。
三、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要想有效地融合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首先需要正視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不斷予以完善,然后正確認識閱讀教學中信息技術的作用和價值,并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活躍閱讀課堂的氛圍,豐富閱讀教學的資源,創新閱讀教學的形式,實現高質量、高效率的閱讀教學,最終促進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肖慶華.淺談小學語文識字,閱讀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下的教學策略[J].寧夏教育科研,2019(1):3.
[2] 吳尕智吉.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20(18):252.
[3] 王雪松.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實踐研究案例[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9(3):67.
[4] 付軍林.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實踐[J].學周刊,2019(5):114.
推薦閱讀:小學語文立體課堂教學論文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