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本文對小學生識譜能力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通過在課堂教學中不斷的摸索與實踐,提出在聽賞中學習識譜,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實踐中提升識譜能力,利用節奏訓練和樂器輔助課堂教學來有效提升小學生識譜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育;識譜能力;節奏訓練
小學的音樂教學課不僅要對學生進行美學素養的培養,更要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音樂知識構架和體系,通過教師的教授與熏陶,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與理解能力。而識譜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中較為基礎且易被忽視的一環,也是學生較為薄弱的一環。本文針對大部分小學識譜教學的情況,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征,進行了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尋找識譜教學的有效策略,以提高小學生讀識樂譜的能力。
一、小學音樂識譜能力的重要性
音樂素養的提升離不開良好的識譜能力。樂譜記載了作曲家對音樂的完整構思,它包括了譜表、節拍、調號、臨時升降號等。樂譜是作者對自我音樂創作的記錄,是作者當下抒發情感、表白內心的重要載體,更是作者與演唱者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梁。學生只有讀識了樂譜才能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創作手段、音樂語言的特點,才能更深一步挖掘樂曲中的深刻含義,更好的感受音樂中的美。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同過去相比,現在同年齡層次的學生認知發展水平更高,從幾次課改中也能看出教材中對學生音樂能力的要求也在逐漸提升。隨著社會競爭的不斷激烈,社會對于學生的音樂發展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讀識樂譜的能力作為學習音樂的基石,也應該隨之提升。
二、小學音樂識譜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教師教授的太過淺顯,只停留在表面,沒有跟上音樂教學的要求;其次,大部分學生對音樂學科不重視,對學習樂譜不感興趣(除小部分學樂器或聲樂的孩子),學生的這種意識反饋到教師那里,也會影響教師識譜教學的熱情與動力。教育方式陳舊老套,無法與時俱進。在小學階段,許多學生在學習音樂時以模仿為主,教師也多以跟唱的形式教授,這樣老套的教授方式導致了許多學生只知道如何唱,卻不知道為什么這么唱。教師老套的教授方式還將影響學生識譜學習的興趣, 小學生好奇心強,喜歡新奇有趣的事物,自控力相較成人較弱。識譜學習本有一定難度,倘若教師講授的內容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學生就容易走神。這些都嚴重影響了識譜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三、提升小學生識譜能力的策略
(一)在聽賞中學習識譜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人們往往通過傾聽和欣賞來感知音樂的美,他們在聽的過程中記錄大量的音樂旋律,通過模仿、體驗、強化的方式加以掌握。教師應在日常的音樂教學中加入樂曲聽賞,豐富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通過讓學生欣賞樂曲,先對音樂的節拍以及情感有了初步的感知,然后去感受音樂中的美,最后再通過學生的初步印象去教授樂譜,比直接讓學生識譜來的高效,且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因為先有輸入,才有輸出,所以在聽賞中學習能大大降低識譜學習的難度,它調動了學生的聽覺,對于提升學生的識譜能力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
隨著教學條件的日益完善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多媒體課件已經廣泛的運用于小學音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豐富多媒體課件的顏色以及插入生動有趣的圖案、動畫、視頻片段等元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此外,教師也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圖形譜來降低識譜教學的難度,將多種多樣的圖案和音樂相互結合,繪制成圖譜,有利于讓學生更加清晰快速的掌握讀識樂譜的技巧。如在教學《法國號》中,在制作課件時,我把前三個樂句的圖形譜用短線條來表示,第四個樂句的圖形譜用連線來表示,從直觀上暗示了學生,學生也接受了信息,在演唱前三個樂句時能用輕巧且富有彈性的聲音來演唱,在第四個樂句使用優美連貫的聲音來演唱。
老師在識譜教學中還可以使用柯達伊教學法。該方法最為常用的教學手段是首調唱名法,學生演唱旋律感更強;該方法采用五聲音階手勢進行教學,掌握音高音準更快;運用十分便捷的記譜法進行教學,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難以理解專業樂譜,因此將柯達伊教學法與識譜教學相結合,能夠將抽象難懂的專業樂譜簡化,從而提高學生對樂譜的理解。如,在教《小紅帽》時,5 3 老是唱成5 1,于是我就讓學生用科爾文手勢來學表示音高,學生很快就唱準了。運用科爾文手勢的直觀性、易表現性,來指導學生識讀樂譜,增強學習音樂的信心,對于學生終生學習音樂意義深遠。
(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專業樂譜的學習難度較大,且樂譜對于小學生來說還比較抽象,這將導致學生對樂譜的學習難以提起興趣,但興趣又恰恰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積極探索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小學階段學生的這種特質,安排一些生動有趣的識譜小游戲,將游戲與教學相結合,使枯燥單一的識譜教學變得有趣,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適當使用分樂句師生合作、交換學唱樂句的形式,降低識譜的難度,讓學生輕松學習識譜,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通過分組比拼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加互動,提升學生的興趣。這樣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將課堂變成“活”的課堂。
(四)在實踐中提升識譜能力
新課標指出,音樂創造包含:即興音樂創編活動和音樂創作嘗試與練習兩類學習內容。音樂創作的嘗試與練習就是根據各種音樂材料,通過合理運用來進行的創編活動。老師可以讓學生在音樂創編活動中實踐,當然這需要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識譜能力。三年級的旋律編創練習中,我們初步要求學生編寫四小節即可,節拍范圍為2/4、3/4、4/4。選定節拍后,接下去進行音高填寫,學生填好高音后,從同學們編創的旋律中抽取幾條,板書在黑板上,老師先用琴彈奏,再請同學們模唱,找出不好聽、不好唱的地方加以修改,如此反復,直到大家覺得好聽、滿意為止。許多同學都希望把自己編創的旋律,讓老師彈一彈,大家唱一唱,然后再一起提議改一改,這種訓練多練習幾次,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也提高了學生識譜能力。
推薦閱讀:現代中小學教育刊期安排情況怎么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