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新一輪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向前邁進,而信息技術的進一步應用與普及也為小學教育教學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全新動力。在助力小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提升的教學實踐中,有微課教學模式加以助力,將更有助于小學生學習需求的滿足,也更可以為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發揮積極作用。為進一步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這篇文章將從微課教學入手展開研究與探索。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微課教學;自主學習;學生培養
習近平同志強調新時期教育教學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而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則是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為進一步滿足中國學生的學習需求與社會的發展需求,教育相關部門對義務教育進行新一輪的研究與探索,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評價目標的基礎上強調了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意義。
一、核心素養指導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發展方向
小學階段是個體學習語言文字的關鍵時期,而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更是小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前提與基礎。因此,如何上好小學語文課,小學語文教學應該以什么為培養方向、培養目標就成為了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認真思考與探索的重要課題,而對于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更是研究與探討的重中之重。結合語文學科特征來看,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積極的語言實踐活動中積累與構建起來的,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語言運用方式及其品質;是學生在語言學習中獲得的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思維方法和思維品質,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體現。具體來說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作為語文學科的核心要素與關鍵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維度:一是語言的構建與運用;二是思維的發展與提升;三是審美鑒賞與創造;四是文化的傳承與理解。而從小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學習規律來看,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要想完成核心素養培養的任務,還應該從語文學習趣味、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師生有效互動入手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
二、微課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積極意義
在培養小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實踐中,廣大教育工作者將更多的研究注意力集中到了微課教學模式上,并提出在課堂教學中、在課后教學實踐中進行微課教學模式以及教學資源的運用。這是由于將微課教學模式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更有助于小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具體來說,將微課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具有如下優勢:一是有助于實現教學形式的靈活性,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目光只會集中在課本上或是集中在黑板上,并不會在第三處停留,久而久之,小學生的聽課興趣就會降低,課堂注意力也會變得不集中,而教學效率自然而然地就會降下來,而將微課教學資源融入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之中,當小學生出現注意力渙散或是聽課狀態進入疲憊期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播放微課視頻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兒童是容易受到好奇心驅使的,因此當教師將能夠滿足學生興趣需求的視頻播放出來,其注意力自然也就能夠得到較好的集中。二是有助于核心素養培養的豐富性,上文中我們提到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既要從語言與思維入手,還要從鑒賞與傳承入手,而要想讓小學生從更多元的角度感知語文的這些魅力,就可以借助微課將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語言文字、優美景象展示出來,讓其以身臨其境的方式體會各種美、感悟各種美、傳遞各種美,進而發現生活之美。三是有助于實現教學內容的多元性,即借助微課視頻,教師可以將更多課外語文資源內容運用到教學之中,甚至可以將優質網課展示在語文課堂上,為學生提供更多元、更豐富的學習內容,而這對于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拓寬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視野來說也是有著積極促進作用的。四是有助于師生關系的良性互動以及為家校共育提供有效平臺。在以往的小學教學實踐中,很多小學生最“怕”的就是語文老師,認為語文老師太過嚴肅、太過嚴格,語文老師總是要學生背誦課文等等,而借助微課視頻開展教學,語文教師將更多生動有趣的語文學習資源提供給學生,供學生在課上或課下進行自主觀看,或是由語文教師提供學習資源,供學生家長在親子時光中圍繞微課視頻展開親子交流,這些都是能夠讓教師與學生、家長與學生產生親密情感的有效途徑。
因此,我們認為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離不開微課,小學生的快樂成長更是需要微課來發揮積極作用。
三、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小學語文微課教學策略探索
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從哪些角度入手來挖掘小學語文微課的價值,才能使小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成為可能呢?才能使小學生真正感受到語文學習所帶來的美好與快樂呢?我們認為從以下角度入手進行小學語文微課的運用更值得嘗試。
(一)微課在教學導入環節中的運用
教學導入環節是最重要的教學環節之一,一般來說當語文教師走進教室的那一刻起,教學導入就已經開始了。教學導入發揮的作用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告訴學生“現在我們要考試上課了”,同時教學導入環節還要發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即讓學生對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在這種興趣的引導下自然而然走進學習之中。除此之外,教學導入環節還可以發揮建立新舊知識聯系,幫助學生鞏固復習舊知識的作用。但無論是教學導入環節需要發揮何種作用,都可以通過微課的運用來完成。例如本節課的學習任務是《注意說話的語氣》,那么在教學導入環節教師如果借助微課將“不禮貌的對話交流視頻”播放出來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再如如果本節課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回顧上次課的教學內容,教師也可以在教學導入環節,通過微課短視頻的方式,用簡單的幾分鐘幫助學生回憶起上節課所學的知識,進而幫助學生循序漸進走進新的語文世界。
(二)微課在課堂氛圍調節中的運用
相對于成人學習而言,兒童在聽課的過程中更容易注意力不集中,也更容易出現疲勞狀態,這時如果教師強迫學生認真聽講,不僅無法達到預期效果,還可能讓學生產生抵觸情緒。而如果教師能夠結合教學經驗,借助微課資源及時調整課堂教學節奏,適當烘托課堂教學氛圍,就可以使小學生們更喜歡上語文課,而喜歡是參與的前提和基礎。例如當教師本節課引導學生學習《傳統節日》,學生們已經記住了這一節課的生詞,對于這首歌謠也反復朗讀了好多遍,這時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開始下降,與教師之間配合度也開始降低。這時教師就可以設置如下問題“誰能告訴老師,這個歌謠里都提到了哪些傳統節日?”當學生一一將這些傳統節日挑出以后,教師再次引導“那大家想不想知道這些有趣的傳統節日都是什么樣的?”說到這里教師就可以通過播放微課視頻的方式,將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乞巧節以及中秋節的慶祝場景、特色習俗等以視頻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孩子們一飽眼福。通過這種方式講授語文課程,不僅可以讓小學生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在興趣激發的同時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高效,同時這種對傳統文化進行拓展的方式來開展教學,還可以使小學生在參與中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理解,而這又是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推薦閱讀:小學語文教學論文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