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小學教育教學也提出了更加多的要求。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閱讀占據著十分主要的地位,更是其中最為關鍵的組成內容,所以,激發小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就變得尤為重要,對學生完全掌握語文、增強綜合能力、拓展知識面等等都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基于此,筆者將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就小學語文如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分析,希望可以為廣大小學語文老師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也能為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閱讀興趣
增強小學生本身的閱讀水平,是小學語文新課標對語文課堂所提出的一個尤為重要的要求。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就需要轉換以往單調無聊的語文閱讀形式,從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開始著手,讓學生形成熱愛閱讀、想要閱讀、勤于閱讀的理念,繼而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眾所周知“興趣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語文閱讀產生興趣,就必定會在閱讀過程中掌握閱讀技巧,從而使自己的聽說讀寫能力有所提升。所以調動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要比閱讀本身更加主要。
一、小學語文閱讀現狀
(一)無法找到適宜的閱讀材料
小學生正處在語文學習的初級階段,對于生字以及成語的掌握程度還并不是很高,只能先開展簡單的閱讀,再逐漸提高閱讀材料的困難程度,并對較長課文做好閱讀研究。但是以如今的情況來看,市場上仍舊缺乏可以讓小學生自主閱讀的素材,大部分閱讀書籍不是十分簡單就是太過于生澀難懂,并不契合小學生對于學習的實際需求。此外,當前大部分閱讀書籍的商業化性質都尤為顯著,在材料的選擇甚至是印刷排版等等方面都并沒有很上心。所以老師需要尋找到適宜的閱讀書籍,切實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二)教學方式尤為老舊
現階段的語文閱讀課堂,始終是由老師引導學生們開展閱讀,讓學生知曉怎樣閱讀課文。大部分老師都會先讓學生們將課文做好通讀,接著再對照老師專用教材,把重難點知識以及文章的主要思想進行講解,老師全程扮演著一位領導者的角色,而學生就只要機械的記錄老師所講的話就可以了,此種授課模式就無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無法調動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更不能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
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策略
(一)上好閱讀課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前提
小學階段學生們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學校進行學習的,而語文課程作為基礎性科目就有著大量的課時以供學生們學習,這也就確保老師有足夠的時間開展語文授課。語文教材當中,所有文章都是從海量的文學作品以及優質書籍中逐漸挑選出來的,能夠說這部分教材內的課文都是進行閱讀的基礎與前提,若是想調動學生對閱讀的積極性,首先就需要讓學生對教材內的課文產生充足的興趣,從而才可以讓學生們想要閱讀。因此,老師在開展閱讀授課時,就應該借助多元化的手段與模式,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比如,在講解部編版“畫楊桃”這一篇課文的時候,此篇文章主要闡述了主人公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的樣子,而引起了學生們笑話的故事。這部分內容和學生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自然而然就會激起學生們的想要探究的欲望,此時,老師就需要為他們展示出自己預先準備好的水果,讓學生們嘗試著自己動手繪制下來。借助此種方式,就可以有效的激起學生想要對課文進行閱讀的欲望,想要知道文章主人公究竟畫出了怎樣的圖像,從而不僅增強了自己的動手能力,還提高了學生們的閱讀水平。
(二)聯系課文內容,開展增量閱讀
對于眾多小學生而言,若是想讓其積極主動的去進行閱讀,是一種十分困難的事情,大部分小學生都是不能辦到且遵守的,若老師可以將閱讀變為一種充滿趣味性的任務來讓學生們達成,那么學生就必定會出現較強的主動性,也能產生十分優質的閱讀效果。針對此種情況,老師就可以聯系文章內容,將課文當做重要基點,開展一定的增量閱讀,輔助學生閱讀和自己年齡相符合的讀物,來擴充學生自身的閱讀量,繼而深化學生對知識的了解與記憶。比如,在講解部編版“少年閏土”這一篇課文的時候,老師就要有目的的聯系課文內容來為小學生創造懸念,使學生對少年閏土此種人物形象形成較強的探究欲望,然后再找準時機把“故鄉”推薦給學生們進行閱讀,如此一來就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們對閱讀的興趣,從而產生優質的學習效果。另外,在講解“猴王出世”這一篇課文的時候,老師也能夠為學生安排一定量的閱讀任務,讓學生在固定的時間去閱讀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記”,并在每一周都以小組方式來進行交流,把閱讀和學習任務結合起來,切實培養學生形成閱讀習慣,增強閱讀能力。
(三)借助多元化活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和其余高中或者是初中階段的學習相對比來說,小學時期的學習是尤為簡單且自由的,這就在某種程度上為語文老師提供了大量的時間與空間去領著學生們參與部分活動,繼而借助多元化的教學活動,來調動學生對閱讀的積極性。首先就可以舉辦語文月活動,就是在每一年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季節,讓學校舉辦一場大型的閱讀活動,像是:圖書博覽會、知識競猜大比拼、故事會、話劇表演、詩詞朗誦、年級讀書會等等。這部分模式多種多樣,充滿著較強趣味性的活動,不止為學生無聊單調的生活注入了較多的生機,還為學生枯燥的學習添加了更多的樂趣,在潛移默化中就會推動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除此之外,還能夠在教室中創建“歡樂閱讀吧”的欄目。這一欄目能夠被劃分成三種部分,首先就是“書籍推薦”,不僅有老師按照學生年齡個性而定期推薦的書籍與文章簡介,還有著學生自己認為十分有趣能夠閱讀的書籍。其次就是“讀書園地”,在這里老師會在固定的時間為學生講解閱讀的技巧以及方式,使學生知道在拿著書籍的時候應該怎樣閱讀。最后就是“閱讀競賽”,老師需要每一周都評選出“閱讀之星”以及“最佳讀物排行榜”。借助這些辦法,就可以讓學生更加快樂的進行閱讀。
結束語:總而言之,若是想培育小學生形成閱讀能力就需要從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開始著手。老師一定要按照學生身體與心理的發展情況,采用有效的手段來輔助學生進行閱讀和學習,讓學生將興趣當做閱讀的動力,在耳濡目染中提升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強.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文本閱讀興趣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0(16):45-46.
[2]孫海茹.探究小學語文如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20,17(02):141.
[3]卜喜歡.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J].才智,2019(19):102.
推薦閱讀:小學語文立體課堂教學論文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