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要想提高小學生的基本計算能力,教師應落實好相關計算法則,并做好算理教學工作。為充分掌握不同地區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水平,并客觀評估課程標準達成度,本文對江蘇省小學三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進行了調查并提出了提升小學生運算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計算能力;計算速度;調查測試;基本計算
一、研究方法及樣本選擇
本次以問卷測試的形式展開調查,共進行了三次測試,其中包括一次引導學生進行筆算測試,其余兩次采用口算的形式進行測試,規定每次測試的時間為6分鐘。調查測試取樣:結合江蘇省各地區地理位置及每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取樣地址選擇了江蘇南部、江蘇北部以及江蘇中部,采用隨機的抽取方式,一共抽取了24所農村小學,本次測試參與班級共有48個,參與測試的學生高達1968名。調查測試安排,在本次測試調查中,共進行了三次卷面測試,兩次筆算卷面測試及一次口算測試,每次測試時間為6分鐘,在每輪測試期間,給學生安排了一定的休息時間。調查測試內容:卷一主要是針對口算,具體而言卷中所涉及的計算都屬于20以內的加減乘除計算,有部分是口算拓展的內容,總共有50道測試題;卷二包含的計算屬于100以內的加減乘除計算,總共有38道測試題;卷三主要是口算內容,關于整數的計算,卷中共包含10道測試題。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圖1包含了不同地區不同卷型口算及筆算的平均正確率,也體現出了不同錯誤題數的學生占所測試學生的百分比。
圖1 口算與筆算分卷各地區平均正確率情況(%)
通過對測試結果的分析可以得知,江蘇省境內的小學生計算能力水平較高,計算正確率較高,口算能力滿足甚至高于小學數學教學要求,學生的口算水平達到教學要求。針對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國家教育部明確規定三年級學生計算準確率要求,具體而言,要求三年級學生對于20以內的加減乘除計算準確率要高于95%,對于3位數以內的加減乘除計算準確率要高于90%,其包括兩位數之間的相乘及個位數除2位數或者3位數。本次對三年級學生的測試結果表明,江蘇省境內的三年級學生計算能力水平較高,筆算(加法及減法)的準確率接近國家標準,筆算(加法與除法)的平均正確率達到要求,甚至超出要求,口算平均準確率達到并超過要求。
通過筆算測試結構得知,南部與中部的學生成績較為接近,相比于這兩個地區,北部地區學生筆算正確率較低,大約低至3%左右,然而筆算正確率最高的學校在北部,及筆算正確率排第三名的學校在蘇北地區;學生筆算正確率排第二的學校在蘇南地區;筆算正確率最低的三所學校在蘇北地區,由此可以得知,學生筆算能力與所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沒有直接關系。影響學生計算能力的因素:一般而言,與學生計算能力有關的因素包括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小學教學計算要求是否得到落實;教師的教學方法及思想及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影響到三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小學教學要求與實際落實情況息息相關。通過測試結果可以得知,同一個學校參與測試的學生,其計算能力基本上接近,不同鄉鎮學校學生的平均正確率存在明顯差異。
三、提升小學生運算能力的策略
(一)健全教學方案,設置模塊教學
對于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數學教師應當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并且要加大改革力度,在此基礎上增強學生的運算能力。從教學角度分析,學生學習與教師的教學存在互相促進的關系。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應當健全教學方案,按照有關的板塊模式對數學運算的教學進行設計,使教學內容變得充實。多樣化板塊模式,就是結合重點去進一步劃分教學內容,從而構成教學板塊,每個板塊間存在緊密的聯系。然后再根據教學的實況對板塊內容進行調整設計,針對重點內容部分,教師需要著重講解,激發學生的思維,增強他們的運算能力。
(二)提升學生運算的積極性
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一些學生的專注度較低,特別是面對枯燥的知識,常常出現注意力分散的現象,由此在進行學習時難以運算能力。對于這樣的情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借助教學經驗,引導他們走進教學,以便在開展數學運算時可以把注意力集中起來,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關于學習興趣的培養,在短期學習過程中,學生較為容易投入興趣,不過要想在長期內保持興趣,是需要一定時間的,對于數學教師而言,應當敢于突破傳統教學理念,充分調動學生的熱情,以此增強他們的運算能力。
(三)利用多種解題思路
由于同一個題目會有多種解題思路,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熟練運用多種計算方法,拓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讓學生能夠根據一個類型的題目就想到其他類似的題目,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找出最為便捷的解題思路,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使其不但可以熟練運用合理的計算方法,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運算的正確率。比如教師在講解綜合計算的時候,首先可以引導學生開展口算練習活動,數學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列出比較簡單的數字,讓學生利用口算的方法算出答案,快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把全部精神投入計算的過程中,強化學生對數學的參與意識。其次,對于數學中的綜合運算方式,數學教師可以列出綜合算式,讓學生說出運算的順序,并且讓其依照先乘除再加減的算法,在有括號時,先算括號中的算式,從而強化學生的計算能力。再次,教師在講解比較重要的內容時,比如簡便算法,就可以適當轉變運算的順序,從而讓學生快速算出結果,如算式700-310+25×8,除了正常的算法外,數學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采用比較簡答的運算公式,讓學生依照先乘除再加減的算法,讓其寫出算式,然后再稍加引導,讓學生使用括號列出綜合的算式,從而使學生掌握更加簡單的算法。
四、結語
在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運算能力是重要的課題之一,受到廣大教師的關注。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適當地進行反思與改進,以促使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穩步提升,最終為其數學綜合學科能力增強奠定堅實基礎。
注:本文為江蘇省教育學會“十三五”規劃重點課題“基于算理理解的小學計算教學策略研究”(課題編號:18B4J3SZ4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楊兆霞.探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J].學周刊,2019(31).
[2]梁光梅.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探析[J].教育界,2020(50).
推薦閱讀:《中小學教育》雜志是國家級正規刊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