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 課堂教學策略是決定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 在課堂教學中,必須以學生發展為基礎,靈活運用教材,有效實施自主探究學習方法和策略。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主動體驗學習的全過程,引導學生體驗和理解物理。 教師應善于把握課堂中存在的問題,采取靈活的應對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 教學策略 應對策略
教學策略是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教學目標、滿足特定教學情境中學生認知需要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手段。“教學策略”可以理解為教師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導下,為解決特定的課堂教學問題而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教學策略不是一個現成的教條,它是在教師解決課堂教學問題的動態過程中產生的。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本著“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靈活運用教學策略可以更好地處理大量的課堂教學動態信息。
一、以學生發展為本,靈活運用教材
教學活動是師生之間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過程。只有從學生出發,才能有效地促進教學,有利于學生的發展。教材是一些知識的載體,它給我們一個知識的框架和結構形式,但它不是唯一的形式。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運用教材,使教材具有靈活性。在教學過程中,如果逐步實施教材的原有框架,教材對學生的吸引力就會減弱,教學效果就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同時,教材的編排也有不合理或與學生的認知水平不一致。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努力突破教材框架,對教材進行必要的整合,認真進行教學設計,追求新穎性、生活性和變化性,努力使課堂教學系統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生的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一個積極向上、富有吸引力的教學系統。有時教師要學會抓住機會豐富教材內容或改變教材內容,引導學生深入學習。
二、靈活、有效地實施自主探究的學習方略
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是指學生以強烈的愿望和情緒參與學習,從而達到解決問題、掌握相應知識和能力的全過程。自主探究是物理學習的中心環節,它不僅能使中學生體驗到探索的樂趣,獲得自信,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體驗探究性學習活動,使他們成為知識的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
1.培養興趣,提供自主探究的動力
興趣的源泉就藏在你的內心深處,你得挖掘才能找到。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物理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良好的環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當學生遇到問題時,他們可以積極地探索物理規律,興趣是他們學習最直接、最實際的動機,也是知識的源泉。學生的自我探索包括學、思、疑、問四個相互關聯的學習要素。“以思維學習”、“以問題思考”、“以問題提問”是現代教學所倡導的學習方法。
2.建立合作小組,提供自主探究的合作伙伴
根據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學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建構對事物的理解。由于經驗和文化的特殊性,學生對各種物理現象的理解會有所不同。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在各個方面的表現是不同的,正是由于這種差異,使得合作學習更加必要。每個學生都有豐富的內心世界和求知欲。在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必須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建立合作學習機制,營造自由輕松的氛圍,為學生的主動發展創造時間和空間,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圍和條件。
3.在探索中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學習不是簡單的記憶、模仿,而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體驗性學習”正是在新課程理念下,符合學生成長及認知規律的學習方式。如在教學《物體的動能》一課時,我設計了一系列演示:①讓學生分別把一小球從斜面的不同高度滾下,觀察水平軌道上木塊兩次被推的遠近。②讓學生分別把兩個大小不同的小球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滾下,觀察水平軌道上木塊兩次被推的遠近。③讓學生分別把大小不同的小球從斜面的不同高度滾下,觀察水平軌道上木塊兩次被推的遠近,并提問此次現象有無可比性。從以上實驗學生得到體會:①探究物理知識的方法:控制變量法。②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速度、質量。③交通規則中嚴禁車輛超載、超速的道理,從而作到學以致用。
三、抓住課堂中出現的問題,采取靈活的應對策略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小小的失誤,但是只要建立起服務學生,尊重個體,設計適合學生主體發展及興趣需要的課堂教學應對策略,在評價中做到注重過程,淡化結果,給學生帶來最大的成功感,就有助于教師減少教學失誤帶來的影響。我在講《電路的串并聯》一課時,由于是公開課,課前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滿腔熱情地走進課堂。我把事先準備的電教板放在講臺上,提出:誰能把電教板上的兩個燈接亮?同學們開始翻書、討論。幾分鐘后,有個學習成績很好的同學舉手要試試,我很高興。他不負眾望,完成了串聯電路的連接,同學們抱以熱烈的掌聲,可在連接并聯電路時,當合上開關的瞬間,電教板保險盒處冒出了火花,全場的人嚇的噓聲一片,我也嚇了一跳。可我穩了穩神,原來短路了。借此,我給同學們講解了短路、斷路、通路的概念,并以此講到短路的危害。之后對全班同學說:這正是我下步要做得,他提前給我完成了。從而消除了他的緊張感,在一片笑聲中進入了下面的學習。
總之,課堂教學策略是決定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堂教學策略是教師實施教學改革的主要任務。教學策略不同于教學設計,不僅是教學方法,更是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把握和促進教學活動完整性的措施。教師在制定、選擇和運用教學策略時,應著眼并從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入手,兼顧教學目標、任務、內容、學生情況和現有教學資源,采取靈活措施,確保教學有序高效地進行。
[ 參 考 文 獻 ]
[1]朱錫民.物理教學方略探索.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
推薦閱讀:互聯網+在技工學校數控車加工教學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