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構建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指標評價體系.采用層次分析法,從高校就業率指標、學生就業水平指標、個人崗位勝任能力、滿意度四方面提出具體細化指標,構建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實證結果表明,本文構建的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指標評價體系科學有效.
關鍵詞:就業質量;指標評價體系;層次分析法;高校畢業生
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問題關乎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關乎國家的強國戰略.構建科學的高校畢業生質量指標評價體系,可以全方位把握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許多學者開展了這方面的研究.楊河清、 李佳[1]對北京地區5年的畢業生就業情況進行研究,構建了工作條件、社會保障、勞動關系為一級指標的評價體系.馮慶媛[2]從就業率、薪酬水平、畢業生供需比、社會滿意度和就業結構6個方面,構建了高職院校就業質量評價體系.譚衛偉[3]從就業的對口性、個人與單位的滿意程度、報酬與社會價值實現、職業發展前景、經濟服務能力等方面入手,對就業質量進行了評價.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從高校就業率指標、學生就業水平指標、個人崗位勝任能力、就業滿意度四個方面展開,提出具體細化指標,構建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實證結果表明,本文構建的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指標評價體系科學有效.
1 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主要構成
畢業生就業質量指標評價體系構建的原則:一是要堅持全方位與邏輯性原則,評價體系指標的選取應當覆蓋畢業生就業質量范疇的各個方面,保證評價內容的完整性.二是定性與定量結合的原則,對于同一個指標來說,“量”與“性”分別為指標的兩個方面,兩個方面對立且統一,本文采用模糊評定方式統一處理.三是普適性原則,評價體系應有較為廣泛的適用性.四是主客觀統一原則,著重考慮高校、單位、學生三個主體對于評價指標的客觀反映,以及該指標的實際客觀考察結果.五是可操作性原則,指標能被衡量.
本文從高校就業率指標、學生就業水平指標、個人崗位勝任能力、就業滿意度四個方面構建評價體系,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將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劃分為總目標P,四個一級指標(A,B,C,D),十四個二級指標.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指標評價體系層次見圖1.
1.1 高校就業率A
高校就業率主要從宏觀上對高校畢業生參加工作或者升學的情況進行考察.高校就業率指升學的學生(A1)、就業的學生(A2)、創業的學生(A3)之和與全體應屆畢業生的比率.
1.2 學生就業水平B
學生就業水平是從學生角度考察其參加工作的質量.主要分為:專業對口率B1,指某專業學生參與到對口專業的比率;薪酬水平B2,指當年畢業學生獲得第一份工作所得報酬的總和;社會保障力度B3,指是否與公司簽訂公平的勞動合同,是否能被單位長期雇傭;就業層次B4,指其單位在行業中的知名度、對社會的貢獻程度;就業市場環境熱度B5,指所選專業在當前社會環境、經濟現狀、國內外市場的影響下對人才的需要程度.
1.3 學生崗位勝任能力C
學生崗位勝任能力是指畢業學生參與社會工作對于崗位的認可程度、在崗位上的能力表現以及適應性.公司環境適應度C1,指對于公司文化的認可程度、與同事之間的關系是否融洽以及對公司工作環境的適應程度;崗位勝任情況C2,指對于就業所從事的工作技能熟悉程度以及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的評價;崗位發展空間C3,指其參與的工作崗位及其工作內容對于個人發展的貢獻程度.
1.4 滿意度D
滿意度指畢業生在畢業參加工作后,對工作的滿意度D1,對學校授課內容的滿意度D2,對公司的滿意度D3.
2 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采用層次分析方法構建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指標評價體系.層次分析法是20世紀中期由美國學者Satty提出的一種針對多目標決策和網絡系統理論問題的解決方法,它將多目標決策問題轉化為系統結構問題,通過對總體目標進行拆分分類成為若干指標,并采用量化計算的方法,對同一層的指標進行單排序,從而為總目標的評價提供具有差異化權重作為對總目標的貢獻率或評定依據.[4-7]建模分為以下步驟:
(1)構造判斷矩陣,對每層指標構造層內部判斷矩陣.采用Satty提出的1-9標度法,按照9至1的分數打分.分數代表兩個指標之間的相對比重.
4 結束語
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是高校學生就業工作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體現之一,科學有效的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指標評價體系能對學生就業工作進行科學客觀的評價,是指導就業工作、完善培養計劃、搭建人才培養體系的依據.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從高校就業率指標、學生就業水平指標、個人崗位勝任能力、就業滿意度四個方面展開,提出具體細化指標,構建了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并給出了細化指標和權重,對高校以及畢業生給出靶向建議與可行措施.
參考文獻
[1]楊河清,李佳.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與應用[J].中國人才,2007(15):28-29.
[2]馮慶媛.高職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研究——以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當代職業教育,2010(5):51-54.
[3]譚衛偉.以國家建設需要為導向的大學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J].教育與職業,2011(5):32-33.
[4]鄧雪,李家銘,曾浩健.層次分析法權重計算方法分析及其應用研究[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2,42(7):93-100.
[5]邱文教,趙光,雷威.基于層次分析法的高校探究式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6):138-143.
[6]趙燕.關于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及就業指導工作的幾點思考[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6):139-141.
[7]王宸,李丁龍,劉仁君.基于Lucene的汽車行業畢業生就業APP研究與設計[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19-21.
推薦閱讀:基于蓮文化特色教育的漢字文化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