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對于小學生來說,朗讀教學能夠加強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還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基于這一點,加強朗讀教學對學生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不過,在實際開展的過程中卻存在很多的問題,如何采取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加以解決,這是本篇文章將要著重探討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 朗讀教學 現存問題 應對策略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滿足他們心理需求的教學策略才是最為有效的。朗讀教學同樣也不例外。故而,針對當前朗讀教學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教師要抓住原因,并密切結合學生的特點和心理需求,實施針對性的策略,以求推動教學的高效展開,并強化學生的綜合素養。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將密切結合我的教學實踐,就朗讀教學的高效開展給出我的幾點建議。
一、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在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學生的朗讀意識不足,難以自主展開朗讀學習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通常都是展開的灌輸式教學,教師講、學生聽是常見的教學模式。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學生養成了被動學習的習慣,長此以往,學生在朗讀意識上不斷地弱化,難以自發地展開朗讀學習。再加上學生的年齡小,自主性和自控力不足,教師的督促教學始終是外力作用,這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要求。正所謂“主動學習是推動學生進步的關鍵因素”,針對這一點,教師要實施針對策略,促使學生養成朗讀的意識。
(二)朗讀的形式過于單一,難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朗讀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教師在陳舊教學觀念的影響下,始終如一地應用同一種朗讀教學模式,長此以往,學生難免會產生抵觸心理,在內心深處越發厭煩朗讀學習,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教學效率,阻礙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比如,多數教師都是利用早讀時間進行集體朗讀,沒有什么有組織性的教學章程,在朗讀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還可能存在不讀、漏讀、開小差等情況,朗讀的紀律不強,聲音參差不齊,這難免會影響朗讀學習在學生心里的良好印象,造成學生興趣不高、參與度不夠的問題。因此,教師要革新朗讀教學形式,以求在符合學生心理需求的基礎上,實現朗讀教學的高效展開。
(三)學生的朗讀技巧不熟練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很多教師都沒有認識到朗讀教學的重要性,進而忽視了對學生朗讀方式的教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不得要領,這大大打擊了學生朗讀的積極性。要想將一篇文章朗讀出彩,扎實的技能技巧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要求他們自發去掌握和學習是存在一定困難的,且不說學生的自主性弱,缺乏專業的領導,他們理解起來可能也存在一定的偏差,故而,教師要加強重視,合理創設朗讀教學的時間,并教授學生扎實的朗讀技巧,以求學生在正確方法的引領下,展開高效學習。
(四)朗讀教學忽視了情感融入
一篇優秀的朗讀文章,僅僅具備扎實的技能技巧是遠遠不夠的,充沛的感情流露才是最為關鍵的。但在實際開展的過程中,很多教師卻忽視了這一點,僅僅要求學生朗讀流暢即可。這種教學形式不利于學生的情感表達,同樣也難以將觀眾代入其中,效果很差。故而,教師要注重學生情感的融入,實現讀者與觀眾之間的共鳴反應。
二、確保當前朗讀教學高效開展的有效策略
(一)引導學生自主展開朗讀學習,增強朗讀意識
學生的自主意識是推動他們做出這一行為的內在動力。教師要明確這一點,通過規律性的教學來促使學生養成自主朗讀的良好習慣,從而在思想意識上引起重視,對自身行為做出指導,加強朗讀教學的效果。首先,教師在閱讀教學開展之初,就要引導學生注重生字詞的識讀,再進行熟練閱讀,具備了一定的熟練度后,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朗讀學習。這一系列的教學流程是從易到難開展的,符合學生的能力水平。由此,學生會逐漸在朗讀教學中尋求語文學習的信心,自然,在朗讀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投入足夠的耐心和精力,學習效果能夠得到長足的進步。其次,教師要通過事例教學進行道理講解,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朗讀學習的現實意義,從而自發展開朗讀學習,并在這個規律性學習中實現意識的強化,進而規范自身行為,最終推動朗讀教學的順利開展。
(二)豐富教學形式,加強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為了長期維持學生對待朗讀學習的熱情,教師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心理需求,采取多樣的教學形式,以求學生能夠在這個過程中發現朗讀學習的樂趣,從而推動學習興趣的培養。比如,教師可以組織競爭教學,并設置一定的物質獎勵,以此來激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在朗讀競爭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感悟到朗讀的魅力,進而激發學生的強大潛力,推動朗讀教學的順利開展。再比如,教師可以引入多媒體,以動態化的方式來展現朗讀教學,不僅僅只有聲音演示,同樣輔助視頻、圖片來呈現朗讀文章中的意象,更有利于學生對文章情感以及人物活動的準確掌握,進而在朗讀的過程中能夠代入更多的個人理解,學習的深度和廣度都得以實現。
(三)加強實踐應用,確保學生朗讀技巧的熟練掌握
就學生技能技巧的扎實和熟練這個方面,依我之見,主要有以下兩種途徑。一方面,教師要注重引導,在技能技巧的教授上要系統全面,并注重講解難度的嚴格把控,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夠熟練掌握。另一方面,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實踐應用的條件,在大量的練習下,保證學生能夠熟練應用,以求符合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偠灾?,上述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唯有扎實了學生的理論基礎,再輔以實踐訓練,方能促進學生朗讀技能的提升,進而實現語文綜合素養的培養和發展。
(四)注重學生的情感表達,增強朗讀教學的情感融入
教師要通過多種途徑,實現學生的情感融入。首先,教師要帶領學生分析文章的思想感情,這可以從文章的寫作背景,段落句子中加以反映。其次,學生要深入領悟這種思想感情,并學會通過朗讀的形式將它表達出來,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借助專業的視頻教學進行學習,慢慢領悟,最終實現情感的恰當融入。
朗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環,教師要加強重視,并通過多種途徑,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以此來推動學生自發地展開朗讀學習,實現他們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在實際教學的開展過程中,同樣還存在多種問題,教師要密切結合學生特點和教學要求進行針對性解決,確保朗讀教學的高效進行。
參考文獻
[1]黃生才.淺談小學語文朗讀興趣的培養[J].家教世界2019,(14):50-50.
[2]徐少鋒.淺析小學語文教育中情感培養的實踐思考[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5,(11):87-88.
推薦閱讀:成都市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材料及相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