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丹麥高校創業教育的校際協同與課程設置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教育技術時間:瀏覽:

  摘 要: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區域統籌與校際合作視野,能夠改變傳統高校創業教育的內向思維,有助于強化跨區域協同創新與高校創業教育本土化模式塑造的內在關聯。文章以“促進北極地區可持續的學生創業”項目為基礎,分析了丹麥高校在推動校際創業教育合作方面的實踐經驗與課程設置,梳理了相關高校在提升學生創業效益、造福北極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新舉措。該項目采用國際公認的豐度循環框架作為推動可持續創業的運作方法,將可持續發展理念作為理論工具納入到3個北極國家的5所高校創業教育項目中。

  關鍵詞:創業教育 北極 丹麥

教育論文發表

  一、“促進北極地區可持續的學生創業”

  項目概述

  創業是經濟增長、就業、創新和生產力的關鍵驅動力。自2017年初以來,3個北極國家的5所高校一直致力于推動“促進北極地區可持續的學生創業”(Promoting Sustainable Student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Arctic)項目。該項目受到北歐部長理事會(Nordic Minister Council)、格陵蘭銀行基金(Bank of Greenland Fund)和藍色星球基金(Knud H?覬jgaards Fund)的資助,以2017-2020年為建設周期,為北極國家校際創業教育合作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合作高校包括丹麥的格陵蘭大學、法羅群島大學、丹麥技術大學,冰島的阿克雷里大學,美國的大西洋學院,這些高校的創業教育課程范圍涵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技術應用等相關學科。

  (一)目標

  “促進北極地區可持續的學生創業”項目回應了如何將高校創業教育融入北極地區可持續發展的現實問題。該項目從人類安全、地球可持續發展的視角出發,旨在激發北極國家大學生的創業潛能,助力北極地區的可持續發展。該項目提供了校際創業教育實踐路徑,提倡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大學課程與企業發展規劃中[1]。該項目通過實施“創業教育計劃”(Educ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Programs)進行能力建設,關注與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密切相關的創業計劃。參與該項目的大學生有望獲得高度專業化技能、創新思維和強大的創業動力,他們致力于本土創業和環境保護,為北極地區的可持續發展作出實質性貢獻。

  該項目融合了社會發展、環境承載、經濟效益三個要素,構建了豐度循環框架(Abundance Cycle Framework)(見圖1),即實現社會發展的可持續生態循環模式,其基本理念是通過綠色經濟發展模式推動人類社會的生態文明建設。在該框架的指引下,項目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培訓北極國家高校教師,使其能夠根據豐度循環框架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進行教學和培訓;二是為北極國家高校學生設計和實施可持續的創業教育課程;三是在北極國家高校中傳播可持續的創業教育的教學和培訓模型。

  (二)推進思路

  丹麥技術大學和大西洋學院作為世界一流大學,都擁有發達的創業教育體系、大量的高水平科研人員,以及多元化和國際化的商界支持,而格陵蘭島大學、法羅群島大學和阿克雷里大學則面臨著小型化社會的挑戰,它們對創業教育的支持能力有限。“促進北極地區可持續的學生創業”項目的推進思路是:將丹麥技術大學和大西洋學院的學術知識及創業教育經驗推廣到法羅群島大學和格陵蘭大學,通過開展一系列的學術交流與師資培訓,鼓勵大學生進行本土化創業實踐[2]。例如,丹麥技術大學一直從事有關氣候、采礦業、漁業、海洋學、電信、環境方面的國際研究,并在北極地區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創新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3]。丹麥技術大學與格陵蘭大學進行大學生創業過程中,提出了一個名為“極地工程學”(Polar Engineering)的計劃,并提供了三條創新創業思路:一是地球觀測技術、測繪和導航,二是北極地區基礎設施的設計和運營,三是北極地區船舶和海岸基礎設施運營。參與該計劃的學生來自格陵蘭島、冰島、美國,極地工程學的知識由此被傳播到了更多北極國家。

  (三)進展狀況

  “促進北極地區可持續的學生創業”項目的順利推行,需要師資培訓和課程設計作為支撐和保障。2017-2018年,“促進北極地區可持續的學生創業”項目根據豐度循環框架和可持續發展目標對北極地區的高校教師進行培訓,使其能夠教授、培訓和培養學生的企業家思維和能力。項目合作高校為全體教師、高年級學生、專業創新改革的推動者和企業孵化器舉辦了集中的研討會[4],重點關注為學生開發和實施可持續的創業教育課程。“促進北極地區可持續的學生創業”項目逐漸獲得參加北極圈大會和北極圈論壇①的利益相關者的支持,即該項目的成員高校,受到各自所在國家政府部門及企業的資助,使該項目從校際層面發展至半官方層面,提升其影響力。

  2019-2020年,該項目的發展及規劃包括如下幾個方面:一是繼續開發、實施并評估至少4門大學創業教育試點課程;二是繼續借助北極圈大會和北極圈論壇等產學融合平臺,向北歐企業推介人才;三是推廣項目經驗至其他北極國家的大學;四是培養數十名能夠將豐度循環框架融入到教學實踐中的優秀教師,以支持遍布西北歐國家的約100多個北極地區創業教育計劃;五是在國際研討會上推介創業教育計劃并推廣創業成果。

  二、丹麥高校參與“北極地區可持續的

  學生創業”項目的實踐

  (一)丹麥技術大學的實踐

  丹麥技術大學將校際聯合人才培養與北極地區可持續發展目標作為其高等教育發展戰略的基礎,該校的教研活動也為北極地區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有力支持。2018年,丹麥技術大學協助格陵蘭大學北極技術中心(Arctic Technology Center)培養了100名北極工程師,他們大多數任職于格陵蘭當地企業。丹麥技術大學天空實驗室(Skylab)是該大學以技術為基礎的創新創業中心。天空實驗室一直專注于學生創新,占地5000平方米,能夠提供跨學科研討會、實驗室、孵化和辦公空間、靈活的合作和活動空間[5]。天空實驗室創業教育始終以合作伙伴為中心,其中校際交流項目就在EuroTech、Nordic Five Tech、EUXCEL等北歐著名企業舉行,這也使得丹麥技術大學天空實驗室成為產—學—研全面融合的世界一流研創中心,也是各國高校創業教育的海外調研目的地②[6]。當前,天空實驗室傾向于三種類型的學生創新:一是為足夠成熟的創業項目提供業務發展、籌款、公司創建、團隊建設、國際化和溝通方面的幫助;二是由天空實驗室參與主持、共同創建和指導跨校創業課程;三是通過案例競賽、黑客馬拉松(Hackathon)等創新項目,促使學生和研究人員進行線上與線下交流。

  推薦閱讀:教育扶貧的論文適合發表哪些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舞钢市| 抚远县| 盱眙县| 昆山市| 牟定县| 汕尾市| 云阳县| 封丘县| 三明市| 常熟市| 韶山市| 调兵山市| 云南省| 塘沽区| 旬阳县| 襄城县| 类乌齐县| 朔州市| 武宁县| 保亭| 黎川县| 旺苍县| 宁明县| 罗源县| 揭东县| 九龙城区| 大安市| 太和县| 繁峙县| 师宗县| 嵩明县| 玉环县| 弥勒县| 綦江县| 佳木斯市| 化隆| 安远县| 揭东县| 榆树市| 阿瓦提县| 泗水县|